当前位置:协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9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9篇

时间:2022-12-21 14:55:04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9篇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11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篇1 1.巧用教材,引领学生叩开生活之门 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9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9篇

篇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

与法治教学论文 11 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篇 1

  1.巧用教材,引领学生叩开生活之门

  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推开那扇门”,走进学生的生活。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的“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大队部、图书室。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试着和同学一起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每找到一处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很显然,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伙伴们也很快地找到了校园里各处地点。试着想一想,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其实,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教材中,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语言”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环节。

  像教材中所呈现的那紧闭着的写着“男女”的厕所大门一样,刚入学的孩子知道厕所在哪里固然重要,但一年级的新生会上厕所吗?有谁推开那扇门指导他们会

 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这就是一个盲区——学生生活中急需指导与关心的关键所在。当我们“推开那扇门”,进入孩子们的天地时,会发现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在那里有很好的体现。

  2.关注细节,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观察到细节和变化,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生活开始。“留心处处皆学问”,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往往会对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展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容易忽视细节。而细微的生活细节正是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展开的“生长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观察总会遵循一定的角度,这样又容易造成主观观察与现实生活的落差。因此,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全面地观察、带着思考的观察是良好的对生活观察习惯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交流,不断丰富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如教学二年级《秋天在哪里》的找秋天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变化感受秋天,学生

 从学校里的树叶变黄了、天气凉了……进而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稻子成熟了;水果多了;农民忙绿了;螃蟹肥了;蛐蛐唱歌了;秋风伴奏了……这样的交流展开后,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养成。

  3.揪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的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活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这使他们对思品学习产生怀疑。因此,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时,就碰到这样一道讨论题:在你的生活小区里遇到陌生人向你问路,而无论你怎样说他都不懂,那你应该怎么办?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维、道德观念、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看法,接着让他们进行探讨、辩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达到知行统一,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才能更

 好地发挥思品课程的重要作用。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篇 2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1-0177-01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也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得不到教师、学生和家长应有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僵化

  在之前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形式已经十分固定,并且呈现出了十分僵化的趋势,老师进行理论知识和道德要求的讲解时,学生在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问答式或是老师讲解式接受教育,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之下,学生的想象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和调动,机械的记忆过程几乎贯穿于全部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相对较少,学生对于道德与行为之间的许多疑问老师也不能很好地进行解答。由于小学生具有性格活泼的特点,而这种枯燥的教学形式却与小学生性格和学习特点呈现出巨大反差,如果老师不及时进行教学方式的

 改进,非常容易使小学生失去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热情和兴趣,使小学生逐渐产生学习的抵触情绪。

  (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凸显

  在全新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在课堂上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将课堂交给学生,重新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进行设计,逐渐弱化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影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学习活动,这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是从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老师似乎并未受到这些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仍然按照之前的形式开展教学,并且教学方式缺乏差异性,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导致教学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长期处于这种教学形式之下,学生就会养成过度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逐渐失去自主学习能力,此时老师再想提高教学效率,就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和阻碍。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了解学生学习特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背景不同,因此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老师应该对这种差异给予重点关注。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全方位的研究和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摸清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为个性化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习内容对教学进行优化设计,设置不同梯度的教学内容,让处于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并且能够通过学习实现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这种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形式可以将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区别开来,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树立平等教育观,打造開放性课堂

 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条件。但是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课堂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问题把握不到位,与学生之间缺少平等性,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和老师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思维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对于教育质量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老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树立平等教育观念,摒弃之前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思维空间,鼓励学生针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使学生通过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理论知识的提高,而且在综合能力方面也能实现质的飞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能力,提高道德和法制意识。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不管处于哪个学习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具备较强趣味性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时候就会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会大大提升。但是相反,如果所学知识过于枯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经常出现畏难情绪,学习效果自然就会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对教学的趣味性加以重视,利用多种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特别是“活动式”、“探索式”等形式,来不断突出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深入学习的欲望,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来学习、体验、感悟,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曹君.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6):142. 田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1):222.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篇 3

  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这门学科的基本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困惑,有效地解决实际教学效果低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充分地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让学生的内在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案例创新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主要面向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内容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行了解,结合社会中的一些热点案例开展好教学工作,加强教学反思,设计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开展体验式教学。要让学生逐渐地适应公民的身份,并且正确理解道德和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以及掌握道德规则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因此,初中教师需要紧扣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将生活化案例穿插到教學中,让学生从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吸收更多的养分。通过提高教师的课堂授课效率,从而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更深层次的认识,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有效地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促进学生提高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道德和法律现象,只有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学生才能够更加有效的理解,教师要避免只是理论的灌输讲授,而是要结合实例让学

 生真正有所思考,将生活中的一些鲜活的实例融入到课堂中,这样引发学生关注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理解,也能够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实际中自如地运用这些内容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所以,在课堂上围绕主题进行讲解和拓展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都可以自然地将生活中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为了更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内在主动性,让学生以一种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进来,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提前准备一些资料,或者在课上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大家都能关注到这一主题,相互交流,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二、...

篇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

20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 5 篇

  【内容摘要】

 【篇一】,目前,学校的品德教育主要由道德与法治课程来承担,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一、对隐性教育的基本认识,隐性教育的概念是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提出的“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概念中演变而来的,我们可以先看一个教育案例,所以,教育者以其明显的教育意图,来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把教育对象放到预设的教学环境、内容中,通过日常生活氛围,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某种道理,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一)回归生活,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内容要源于生活,教育手段要贴近生活,(二)注重体验,在亲历中培养学生的品行,体验是最有效的教育,亲身体验、尝试的经历与结果使人终生难忘,并且会养成一种习惯,培养成一种品

  【篇一】

  题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对隐性教育的基本认识,指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形教育,即回归生活,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注重体验,在亲历中培养学生的品行;符合逻辑,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隐性教育;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注重体验

  目前,学校的品德教育主要由道德与法治课程来承担,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和我们忽视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中的隐性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一、对隐性教育的基本认识。

 隐性教育的概念是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提出的“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概念中演变而来的。杰克逊认为,学生在校不仅可以学到各种知识,还能得到了态度、动机、价值及其他心理上的成长,这种“非正式”文化传递即课程的隐性教育功能。所以,隐性教育作为隐性课程的一个上位概念,它使我们的教育视野扩展到校外。隐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某种经验的传递,不一定是直接的经验,并在科学性方面也是不确定的。隐性教育逐渐从知识的教学深入到德育领域,进而伸展到整个教育领域,隐性教育可看做是隐性课程内容的扩展和教育意义的提升,其过程有随意性、结果有非预测性、途径有开放性、方式有隐含性、主体有自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隐性教育机制的特殊性[1]。

  我们可以先看一个教育案例:一位父亲带着五岁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坑去玩。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父亲坐在不远处,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不吭,装作没听见。儿子在哭求爸爸的帮助无果后,开始自己想办法,当借助坑边的土阶梯,手脚并用地爬出坑后,惊喜、自豪地告诉爸爸:“是我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来!”这个例子里,爸爸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立能力,隐藏了他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是简单的,教育方式也是非常直接的,孩子在这种预设的教育环境中,刚开始显然处于受教育者的无意识状态,在经历了无助的情况后,由最初被动地接受现状,到主动寻求方法改变现状,在这种无意识的教育环境、教育方式中受到了教育,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得以顺利实施,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所以,教育者以其明显的教育意图,来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把教育对象放到预设的教学环境、内容中,通过日常生活氛围,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某种道理。德育的有些内容是必须以显性课程的形式呈现的,但这些内容真正成为学生的素质或真正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及在这些活动中的体验

 相结合[2]。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

  (一)回归生活,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内容要源于生活,教育手段要贴近生活。为了使该课程的教育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学科教师必须借助学校内外的一切有利因素,隐藏德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使道德与法治课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五年级品德教材中有“我是共和国的公民”这一课,笔者曾做这样的尝试,第一次执教这节课时,按部就班地把公民的权利、义务等具体内容详细地讲解给学生听,课堂上也列举了不少生动的例子,师生互动。但课后向学生调查,发现学生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认真分析之后,感觉是因为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基本没有联系造成的。第二次执教时,刚开始上课,笔者作为班主任,宣布学校的“决定”:明天我们班同学不用来上学了,而且永远都不用来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义愤填膺,教师顺势引导:为什么生气?学校剥夺了大家的什么权利?我们该找那个部门反映?老师扮演校长、警察、法官等不同的角色和学生展开辩论。整堂课,学生热情高涨,在一次次对话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国家观念得到了培养,法律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也懂得了要珍惜法律所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确实比第一次好多了,为什么呢?因为这节课不是单向的“灌输”道德知识,没有让学生感到自己在接受教育,而是运用隐性教育,通过创设情境,让课堂和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二)注重体验,在亲历中培养学生的品行。

  体验是最有效的教育,亲身体验、尝试的经历与结果使人终生难忘,并且会养成一种习惯,培养成一种品行。比如,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父母的难处”

 一课。笔者曾听过这样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围绕教材中的两种观点“我们年龄小帮不了父母的难处”“我们能帮得了父母的难处”展开辩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都很高,但是辩来辩去,内容都只是浮于做饭、倒水、洗碗、倒垃圾等家务事。整体看这一节课明“理”了、导“行”了、激“情”了,但学生还是言之无物、不深刻,为什么呢?

  反思这堂课,如果先引导学生观察父母一天做的事情,并用照片、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父母爱的感受,并让学生利用周末,集中一个上午甚至一天的时间,为父母做同样的事情,把他们引入生活情境,进行“角色换位体验”,体验父母的爱不仅体现在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也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等方面,体验父母内心的情感,实现情感认同,在这样的过程中促进正确道德观的内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样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间接观察、直接体验从父母获得人格品行的诱导,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道德上的自主建构。

  (三)符合逻辑,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

  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是为了让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所以,教师所列举的案例要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是真正的符合实际的教育,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教育[3]。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联系生活而联系生活,很容易出现和生活逻辑、情感逻辑相悖的现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内容需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吸纳社会生活内容,“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4]。品德课程是活动、实践最基本和有效的方式,比如,“学习真有趣”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以“同学都爱上什么课”作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这门课特点是什么?自己在课堂参与什么样的活动?从这门课收获了什么?等。学生通过参与调查、亲自试验、交流讨论、合作

 表现、协同创造等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建立在生活体验基础上的隐性教育。

  三、结语。

  只有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遵循生活的逻辑,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才能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这也正是隐性教育的初衷。随着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认识的加深,笔者认为,在这门显性政治课程中加入隐性教育内容、引入隐性教育方式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对隐性教育的关注将助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嘉祺.论隐性教育[j].教育探索,2002(1):54-56.

  [2]李平.中小学隐性教育实施探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3]左兆军.关于对江苏省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模拟课堂”的点评[eb/ol].(2011-12-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二】

  【内容摘要】儿童有自己的特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成效甚微与教学的“儿童化”本源意识淡薄有关。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意愿来开展、评价我们的教学活动,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小学思品教学要追寻童心,努力使失落的“儿童化”本源回归。

  【关键词】儿童特性儿童化本源情感认同

  【正文】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是品德课程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成效总是不太乐观。我们看到,在我们的教育中,儿童精神日趋边缘化,儿童观念逐渐淡化,儿童特性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用孩子的眼睛看课堂,用孩子的心耳听话语,用孩子的基础评价学校教育,你会发现我们犯了大错!——我们忘了教育的对象还是孩子!”,的确,教育的“儿童化”本源意识正日渐被我们所淡忘。

  我们的教育应是富有童趣的儿童教育,认识儿童、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特性、需要等,应是教育工作的基石。但是在以成人为本位的传统社会里,我们常常置这些不理,很不重视儿童的存在,希望儿童都成为懂得自己心思的“乖孩子”、“小大人”。把孩子关起门来,给他们讲这个,灌那个,很少考虑孩子的天性,很少支持孩子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下跟大自然万物对话。我们又常常发现不少师长,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选择教育孩子的法门,忘却了孩子作为主人,有个性差异,有自身生命发展规律。我们常要求的多,唤醒的少;强制的多,鼓励的少;拔高的多,理解尊重的少;创眼前成绩的多,重长远发展的少。如此种种造成了孩子身心的过分压抑,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埋没,甚而培养了部分学生“两面人”的性格,在课堂上面对老师说说一套,在背后做做又是一套,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小小年纪竟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保护膜”,长大后的这批学生,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多大的灾难啊!“我们何必如此急功近利?如此处心积虑?如果有人无法赶上同伴的步伐,或许是有另外的鼓声在召唤他。”(亨利·大卫·梭罗,《瓦尔登》)

  孩子的童年生活,将会对其一生发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童年的印痕,往往终身难以磨灭。儿童尽管幼稚,却更接近于自然,更直接地接受着造化的赐予;儿童尽管不如大人成熟圆滑,可他们单纯、简洁,从他们自在的生活中去发现丰富的乐趣;儿童尽管没有大人那么多喧嚣的节目,可他们总是能在自己简单的游戏

 中快乐地尖叫……每位儿童有自己的个性,有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有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有自己的活动伙伴群体,有自己的情感倾向。

  “对孩子生活最有影响的是家长和其他关爱孩子的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布赖恩·托马斯,中学校长,achild’sbook 网站的创建者)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对孩子最有影响的人之一。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向孩子灌输自己老于世故的说教,总是不同意用孩子自己的眼光看世界,总是以成人化的评价来评价儿童的学习和活动,总是以成人化的模式去教育儿童,总是以成人的意愿来开展教学活动,那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岂不是“老头式”的儿童,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孩子的天性向我们呼吁:“让教育成为儿童教育!”

  我们要积极有效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没有比读懂儿童的心更重要的了!爱动、爱玩、爱体验是儿童的天性,我们的品德教育何不利用孩子爱动、爱玩、爱体验的天性寓教于“动”中呢?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只有在孩子感觉不到在受教育的时候,教育效果是最佳的。”只有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注重儿童自己的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教育。相信这样,能减少思品教育“说”得多,“动”得少带来的弊端。

  我在平时的品德教育中留心观察儿童,研究儿童的特性,因为“只有你像孩子,你才能读懂孩子;只有你不像孩子,你才能解放孩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儿童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经常组织开展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开心快乐的儿童活动中巧妙地使孩子体验到蕴涵其中的道理,努力使“儿童化”本源回归到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儿童化”本源回归的教学实践。

  一、在儿童喜欢的活动中巧妙叩击

 传统课程设计的弊端,从成人对儿童的需要出发,以成人化的方式设计课程,设计出的课程与儿童的兴趣和认知特点相去甚远,这种课程对于儿童来说是没有生气、僵硬、呆板的课程,它不仅会消褪儿童的认知兴趣,更会打击儿童的学习情感,尤其会对道德与法治教育产生相反的促退作用。

  关心、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个教育的主题。今天的儿童是未来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对儿童从小进行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意义重大。但是诸多的原因造成现在的人包括儿童在内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习惯欠佳。难道我们没有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吗?不!我们做了。我们常常痛心疾首地告诉孩子每天将产生多少吨垃圾,有多少地方环境正在遭到破坏等等,但是这样的数字堆积而成的课,是最最不能生发儿童情趣的课。那些成人看来很发人深思的数据对孩子来说,只不过是抽象的数字而已,因为这脱离了儿童的接受水平。

  我根据身边环境污染中,白色污染特别严重的情况,设计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保龄球赛:

  活动前,我让学生们到家里、马路边、社区里搜集...

篇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

I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由此可见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自 2016 年起,教育部先后将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名称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对教科书内容也进行了相应调整,自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既有利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要求,又是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而教科书作为沟通小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媒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研究对于改进教材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四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以部编版小学一至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共 12 册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展开的。首先,根据教科书的框架结构确定了从单元主题、教学课题、教学话题、插图四个部分展开研究;其次,结合已有研究和相关专家的建议,确定了“本民族层面(A)”和“国家层面(B)”两个分析主类目以及每个主类目下所包含的若干次类目。第三部分利用本研究的教科书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教科书各部分中所体现的民族团结内容。第四部分是在第三部分对教科书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教科书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科书中的民族团结内容纵向和横向分布不均匀以及涉及的民族团结内容不够广泛等;最后,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教科书的编写建议。第五部分是对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运用的调查与分析。在理论研究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实施的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是对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运用的建议。在第三部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研究中发现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运用过程中的问题,为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参考性建议。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民族团结内容;民族团结教育

 AbstractII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stress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deepen education on ethnic development.” this shows tunity and progress, forge a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rengthen exchanges andexchanges among all ethnic groups, and promote all ethnic groups to hold togetherlike pomegranate seeds, unite and struggle together, and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and 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Since 2016,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has successively changed the names of primary school textbooks “moral character andLife” and "mor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o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and adjustedthe contents of the textbooks accordingly. The importance of primary school moralityand rule of law curriculum has become more prominen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and the hope of the nation, th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ause, and the practitioners of Chinese Dream"s great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Education on national unity for primary school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y andthe state,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Chinese Dream to realize the great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Textbooks play a vital role as amedium to communicat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learning content. therefore, theresearch on the content of national unity in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textbook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ers" teaching.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his part mainly includes the reasons forchoosing the topic, core concept definition,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significance,research objectives,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The second part is based on 12 textbooks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ompiledby the Ministry of Primary School from Grade 1 to Grade 6.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the frame structure of the textbook, th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from four parts: unittheme, teaching topic, teaching topic and illustration.. Secondly, combined with theexisting research and the suggestions of relevant experts, the two main categories of“national level (A)” and “national level (B)” are determined, as well as severalsubcategories under each main category.The third part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national unityembodied in each part of the textbook by using the textbook analysis framework of

 AbstractIIIthis stud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hird part of the textbook, the fourth part finds out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xtbook compilation, including the uneven vertical and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ntent of national unity in the textbook and the lack ofextensive content of national unity. Finally,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study,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The fifth part is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tent ofnational unity in the textbook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of Primary School.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extbook analysis, aquestionnaire and an outline of teacher interviews are design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the content of national unity in the textbook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schools, and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investigation are analyzed.The sixth part is the sugges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tent of national unityin the textbook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 On the basis ofthe relevant research in the third par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applicationof the content of national unity in the textbook,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referential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of teachers and strengthening theeducation of national unity in schools.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xtbook; content of nationalunity; education of national unity

 IV目录摘要..............................................................................................................................ⅠAbstract......................................................................................................................Ⅱ绪论................................................................................................................................1(一)选题缘由............................................................................................................1(二)核心概念界定....................................................................................................3(三)文献综述............................................................................................................5(四)研究意义..........................................................................................................13(五)研究目标..........................................................................................................14(六)研究方法..........................................................................................................14(七)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15一、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分析框架的构建..........17(一)分析框架构建的依据...............................................................................17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年版)》...............................172.《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173.关于民族团结的法律政策等....................................................................194.学界相关研究............................................................................................21(二)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的分析框架.......211.主类目的确定............................................................................................222.次类目的确定............................................................................................223.信效度检验................................................................................................23二、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的具体分析..................25(一)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框架体例...................................251.单元主题....................................................................................................252.教学课题....................................................................................................253.教学话题....................................................................................................254.插图............................................................................................................25(二)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统计与分析...251.单元主题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统计与分析................................................262.教学课题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统计与分析................................................293.教学话题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统计与分析................................................354.体现民族团结内容的插图的统计与分析................................................47(三)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存在的问题.......511.民族团结内容在一至六年级各册教科书中的纵向分布不均衡............512.教科书中的民族团结内容在两个分析主类目的横向分布不均衡........523.教科书中涉及的民族团结内容不够广泛................................................52(四)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民族团结内容的编写建议...........531.均衡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纵向层次................................................532.保持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的动态平衡................................................543.拓宽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的视角........................................................54三、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民族团结内容运用的调查与分析......55(一)调查设计...................................................................................................55目录

 V1.调查目的....................................................................................................552.调查对象....................................................................................................553.调查内容....................................................................................................554.调查方法与工具的编制...................

篇四: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 5 篇

 【篇一】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 摘要:法律和道德两者的融合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在小学阶段应该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的开发和构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规则意识和道德情操。因此,教学要依据课程标准联系家庭、社会、校本课程共同开展,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注重情境创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融合 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发展要求。当前,我国正向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方向迈进。道德与法治课既要教育学生继承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又要在课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法律法规,并以最简洁的文字呈现相关法律条文。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学法、守法,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从 2016 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国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程名称已经从“品德与生活”改为“道德与法治”,并正式走入课堂。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笔者结合课程标准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根据自身工作经历,在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具体想法和实践如下:

 一、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要依据课程标准,联系家庭、社会、校本课程共同开展。

 现行的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在法治意识方面有明确要求。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初步树立民主意识,崇尚公平与公正。

 笔者依据课程标准有意识地将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相融合,在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上都渗透相关的法律条文,做到法润童心。如 2016 年 5 月组织的“爱家乡做守法小公民”主题市级品德学科共同体公开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我是共和国小公民》《法律护我成长》的教学中,向学生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笔者结合学校中草药校本课程,将中草药保护内容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如五年级上册《我为祖先而骄傲》一课,将“中草药”保护与开发这一小话题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中草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笔者与学校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法院青少年庭、司法所、部队广泛联系,坚持做好“三结合普法教育”———学校普法加社会、家庭普法。聘请派出所警官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解放军海军战士担任学校义务校外辅导员,到学校举行法制

 讲座(每学期至少两次),通过学生大力向社会广泛宣传,争取人民群众对学校普法教育的支持。

 二、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必须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讲法治,体现“法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以一年级上册《学会自我保健》一课为例,教师将书本上的图片资源转化为有本班特色的视频,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接着,运用讲故事、参加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自我保健知识。巧妙地引导学生说出自我发现、自我保护、自我预防的小妙招,入情入境,这和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性相契合。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课上设计了贴心的活动,情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自然而然地引出“国际自我保健日”。

 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让学生讨论辩析,辨别是非。具体是利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前后家乡环境的变化来谈,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了。学生讲到卫生城市创建前,很多老旧社区存在脏、乱、差和如今的环境整洁等情况,原本污水横流的新浦盐河两岸如今碧波荡漾,河里鱼虾成群。通过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要求,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要注重情境创设。

 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学习,离不开情景的创设,道德与法治课一定要注重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建构真实的言语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景中,让法治教育在学生的理解中生动地呈现出来。

 以一年级上册《学会自我保健》一课为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班级电台栏目《童言童语》,让学生做小主持人,以“童言童语”总结班级现象,这与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性相契合。法治教育在情境中得到了延伸。

 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我想要我能要》时,可以把班级布置为小超市,学生担任售货员和顾客,以创设情境为主,并辅之以讨论、合作、模拟购物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消费靠的是父母的收入,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理应有个合理的尺度。懂得父母挣钱工作的辛苦,并且知道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再如,四年级上册《面对欺负和威胁》一课,选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注当下中小学热点问题,教师以略带神秘色彩的心理咨询室引入,很有新意。在课堂上将活动分为“遇到欺负怎么办”和“遇到威胁怎么办”两个板块,通过续编故事,分角色扮演,让学生积极思考,面对欺负该怎么办?让学生明

 白该怎么做,在表演中明辨是非,充分发挥课中活动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对学法、用法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四、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当今时代,多媒体教学设备早已走入课堂,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视频,声情并茂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以信息化带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现代化,在课堂中渗透法治。

 教学过程中,可在导课、新授、提升等环节利用,多媒体辅助呈现,让课堂直观化、生动化。如笔者执教《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祖国的大好河山、胜古迹,歌曲《大中国》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刺激着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美感,同时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教育学生在旅游途中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教育学生做到文明旅游,不触犯法律,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感悟。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以上几种想法和做法所能解决的事,这需要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大门已经打开,在今后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渗透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法治教育的宗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始终在路上,教师应在道德和法治两者的融合过程中不断探索,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的开发和构建,帮

 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规则意识和道德情操,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法治教育的新途径。

 【篇二】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它已逐步走近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并且已由理论学习提升到课堂实践。记得余文森老师写的《课堂教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对于学生,如果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就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其实,学科与学科之间应该是相通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也应该如此,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师所教知识。如何落实课标要求,让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努力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 相对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言,思想教育更有其复杂性。所谓“言传身教”,这对担任思品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品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其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这就要求教师适应新课

 改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从而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致力于本学科的教研改革,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充满变化的过程,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将崭新的理念预设在教学预案中,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如此才能解决课堂上突如其来的“生成”,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撞击的火花,使“预设”与“生成”与时俱进。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令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创造力,让学生的思维“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二、深入研究课程目标和解读教材 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思品课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小学徳育工作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和教育原则,这是搞好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前提.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而且要活用教材。当然,光靠书本提供的素材和内容,往往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是那么如意圆满,必须通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悉心研究教法,合理整合

 教学资源后才能将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展示出来,从而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过程达成对学生最大的教育成效,使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作为教师只有在深入领会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灵活驾御课堂,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

 三、归纳重点,创设情境 拟定教学重点后,我们可以运用让学生借助实物在现场体验感受的方法来掌握教学重点。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中 “纸给人类带来的方便之处”这个环节。可以先请 5 个学生上台分别在“石头、木板、布、纸、竹子”写字,并让他们谈谈在上面写字的感受。这样,学生有了参与,就有了真情实感,谈及感受,就会言之有物。如果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在石头上写字很光滑,但是石头容易跑动”、“在木板上写字,字变得弯弯曲曲的了”、“在布上写字,字会散开来”、“在纸上写字很光滑、很方便,字也写得很漂亮”、“在竹子上写字,字写得不好看” ,并且在老师提出“如果要把很多的字都写在石头、木板、布、纸、竹子上,你们认为在哪种东西上写字最方便?”的质疑后,能回答:“纸”,那么在现场体验“纸给人类带来的方便之处”这个环节,就能调动学生的视觉观察、触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学欲望。让学生在实物中体验

 写字的感受,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较快调动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关注,进而使学生体会纸与生活的关系密切。因此,给学生一个体验的机会,就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表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

 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五、巧留作业 作业上,可以运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书本走向实践”的方法来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之后,可以让学生使用一种现代的通信技术跟远方的亲人说说心里话,体会通信技术为人类带来的方便。

 教学《追求文明》之后,可以让学生组成“文明小组”做一件文明的事,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人参与活动的习惯,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文明,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提高。

 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 在课本中,有许多生动的素材,然而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常常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教学时,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往往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多媒体以其直观的效果和...

篇五: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

/p>

 育 思想政治教育

 9 2019 年 年 2 2 月

 01 · 181 ·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

 苏豪珍 平顶山新华区联盟路小学,河南 平顶山 467000

 :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对孩子的法律教育意识也有所提高,《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目标是在生活中普及学生法律知识,养成守法意识,明晰行为规则,自觉遵法、守法。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利用可行性强的教学策略,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让孩子们感知规则、反思规则、践行规则,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规则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24(2019)01-0181-01

 引言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目标是在生活中普及学生法律知识,养成守法意识,明晰行为规则,自觉遵法、守法。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利用可行性强的教学策略,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让孩子们感知规则、反思规则、践行规则,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效。

 1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课改不断深化,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要做好角色转换,在课堂上,要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正中央。《道德与法治》学科呈现给学生的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通过活动和合作,促使他们能感知,去思考,亲身实践,然后才能把书本知识内化,用自己的行为体现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营造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收获成功,得到成长。

 2 创设情境教学,感知规则

 低年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在学习过程中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教学,激发他们感知规则。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游戏、小组合作、走出教室等方式搭建实践活动的平台,营造和谐活泼的氛围,激发他们愉悦的心情和学习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安全地玩》就把课堂移到了教室外,给他们创设情境,玩滑梯和其他体育设施以及游戏的时候通过放手让他们玩,观察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同的表现,提炼和总结安全隐患,激发他们自己说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需要排队,不打闹、遵守游戏规则等,然后组织他们按照正确的玩法做游戏。还可以通过观看安全事故的视频,再谈谈自己平时玩的时候怎么做的,让他们感知在玩耍的时候怎样做才是保护自己。

 3 立足生活,发现规则

 《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做到了尊重儿童,案例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由儿童生活世界抽离组成教材,然后再通过教学实践转化为儿童的生活世界。熟悉的生活中有规则,要让学生发现规则,按照规则玩耍、学习乃至生活。课程设置都是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教师要学好大纲,力求运用深入浅出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追求道德情操的基准上,完成对生活中的一些规则潜移默化的吸收,内化。1.立足教材,升华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立足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把教材的案例转化成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故事,然后在进行活动对话,在生活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用他们的视角进行观察,去发现生活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动有趣的事例,然后用心灵去感悟。教师通过整合教材和生活资源,立足教材,又升华教材,通过实例教育感染学生,使他们的视觉和心灵都得到冲击,通过学习和感受,从小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2.开展实践活动要具有趣味性,生活性:低年段的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感知能力不强,所以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到年龄特点,要有趣味性,要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沉下心来,研读教材,了解低年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生活规律和已有的行为习惯,这样设置的实践活动才能更贴近学生生活。比如我在带领他们学习《上学路上》的时候,我设计的实践活动就是当半小时小交警,领他们观察交警的工作,认识交通信号和标示,请交警辅导员现场直播,根据行人的行为说明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懂得交通规则。回到课堂,把现场没有看到的交通标示和交通知识运用视频、图示等形式加以补充说明后,召开班会,让他们说一说平时自己怎么做的,哪些不好的行为要改,他们通过实际观看,感受深刻,畅所欲言,而且感受到了交警的辛苦,懂得了要尊重他们,并且表示家人也有不好的习惯,一定督促家人改正。

 4 课内体验和课外拓展相结合 ,培养规则意识

 课本呈现的知识是有局限性的,而生活实践对学生的成长与认知更立体、全面,所以教师要把课内体验和课外拓展有机融合,通过创设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在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通过实践学到规则,做到守规则。

 4.1 家校合作,对家长进行培训,统一规则意识

 学生的规则意识不是单靠学校就能实现和完善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长作用,使得课内课外全方位无死角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我们学校每学年初,各个部门结合本部门的特色,把家校合作从学生学习、平时的习惯养成做一个详尽的培训,使得家校形成合力,使得学生在校内、家里以及校外受到教育一致,家校合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力。

 4.2 课内教学中以体验、合作为主,建立规则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把学生放在课堂实践的正中央,要以学生体验、合作、交流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小组合作、多媒体融合等等手段,激发学生合作交流,学规则,体验规则,牢记规则,把规则根植于心,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开展课外实践拓展,实践规则

 课外实践拓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设置的课外实践活动,如《上学路上》。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家长带领下完成的拓展活动,比如放假前,学校会通过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告诉家长假期带领孩子出游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旅游中要对孩子进行文明照相、文明游玩等相关规则。班级定期开展守规则比赛,采取问答、设置场景考一考等形式,评出守规则的各种小明星。通过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把知识转化为行为,从小培养学生守规则的意识,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夯实基础。

 5 结语

 总之,《道德与法治》需要老师巧具匠心创设情境,多开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具有生活化的活动,利用课内体验与课外拓展,引导他们从活动中去发现、感知、学习、实践,让学生理解和领会生活中与法律相关的点滴细节,从而达到普及法律知识、形成规则意识和守法意识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沈莉伊.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以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材为例[J].中小学德育, 2017(1):18.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5 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篇六: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

与法治教学论文五篇

 【篇一】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地位不容忽视,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情感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些教学内容比较晦涩、枯燥,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对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积极采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激活策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政治;激活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行为和法律意识培养的关键阶段,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容易出现思想行为偏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思想行为和法制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所以是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为了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最大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采取趣味化、生动化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实现更加主动、更加高效的学习。

 一、对课堂导入进行有效设计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些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很多初中生对其进行直接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单纯进行机械背诵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通过有效的

 课堂导入和设计,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集中起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同时,课堂导入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选择余地比较大,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重视导入艺术,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例如,在“情绪的管理”的教学中,学生在平时普遍对个人的情绪管理和控制不忘初心,在学习这类内容时也缺乏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导入活动来实现有效“激趣”,如教师可以将某个人因为不良情绪造成的恶性事件制作成小视频,通过微课的形式导入课堂,这样的形式新颖有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微课播放完毕后,教师在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在不知不觉中导入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将会得到有效的激发。

 二、对情感教育进行有效融入 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有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的投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便在师生之间搭建起互动交流的桥梁。同时,当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后,学习行为会更加主动,个人在思想、道德、法治方面的素质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完善。对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情感教育方案,以便对学生的情感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例如,在讲解“集体生活成就我”的内容时,首先要激

 发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这就需要情感教育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向学生讲解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班级、国家等集体力量和凝聚力的伟大之处,如发生重大事件如地震、疫情、洪灾时,正是由于国家集体力量的存在,才让灾区个人顺利度过难关,所以个人是要依存和服从集体的。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对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其教学目标最终也是要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和生活实践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有生活化教学意识,要尽可能的结合教材内容,开发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方式,实现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效对接,让学生在更多的生活实践中加强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反思和理解,让学生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增强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实现学科思维素质和能力的有效发展。例如,在 “认识自己”的教学中,可以使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优点、缺陷,对生活的影响有哪些?面对自己的素质缺陷该如何完善自我,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不断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四、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丰富

 为了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激活,离不开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的支撑,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增加课程知识传授过程的趣味性,从而更好的调动学习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收获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法律为我们护航”的教学中,单纯的法律知识讲解较为枯燥,这是教师可以多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一些法制故事片,让学生在更多的真实案例中学习。如此一来,当学生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威胁时,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和处理问题的良好意识。

 结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构建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增强道德与法制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为,为了提高其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教师要具备创新教学意识,敢于打破常规,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让课堂教学实现激活、激趣,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课堂互动,最终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兰明惠. 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教学效率[J].甘肃教育,2016(16) 【篇二】

 [摘

 要]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竞争程度的加剧,社会各界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已经成为一个人的必备素质。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自然也就承担起了非常重要的教学职能。“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学为中心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要点,促进学生智力素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法治素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阶段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之一,需要做到“学为中心”。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思想和行为偏差,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树立“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总体指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首先 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基于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坚持“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坚持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出发,制定符合学生

 长远发展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单纯从教学内容出发的教学思想,而是要从学生出发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要对学生建立全面深入的认知,尽可能全面的分析初中学生的思想状况、道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法律意识等,实现对班级学情的重要把握,然后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其次,教师重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例如,在“让友谊之树长青”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集体探索性的学习等,让学生分享彼此之音质生活收获、趣味经历、学习成果等,也可以开展一些集体学习活动、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友谊的伟大之处,树立起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和情感,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素质。

 二、采取“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的教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初中生年龄偏小,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学习自制力和专注力通常不高,对于较为枯燥的学习内容通常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尤其是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来说,其本身趣味性不强,教师教学时如果刻板的照本宣科将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老师采取“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手

 段,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加强对于网络媒体、新媒体等教学工具的应用,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和交流,多让学生获得新奇有趣的学习体验,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更好发展。例如,在讲到《我敬畏生命》一课时,单纯依靠教师讲解“敬畏生命”的理论知识难免比较平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与“生命”相关的震撼画面或短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生命力的顽强,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在学生受到视觉冲击和情感冲击后,教师在引入课堂上与“敬畏生命”相关的知识内容,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将得到大大改善。此外,还可以充分运用初中生喜爱的趣味化教学方式如游戏、表演等,将理论化的知识通过趣味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开展“学为中心”的实践活动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法治素质,便于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健康成长和发展,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果的最终落脚点是生活和实践,因此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重视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具体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学校要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结合教材理论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

 合,促进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统一,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在讲解《生活需要法律》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过哪些与法律相关的事件,反思法律意识的淡薄将造成什么后果,最后法律在事件的解决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践中的所见所想制作成一个典型案例,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分析,以此让初中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学为中心”,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多从学生需求出发,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积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而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情感素质和法治观念,为初中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连常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3)

 【篇三】

 法治意识指的是人们对于法律的认同、崇尚与遵从,对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在法律上的规则意识、程序意识与权利义务意识。在深化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所学内容,从现实生活、时事热点中选取具有针对性、直观性、现实性的案例,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灵活探究,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法治意识。

 一、结合文本,探究对应案例 案例的选择需要保证其与具体教学内容、教材文本的对应性,这是因为案例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相应任务的手段,其选择的合理性、针对性直接影响到了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课堂教学的整体成效。因此,在选择具体的案例之前,教师首先必须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分析教材文本内容的同时,案例的选择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现状,即将学生作为案例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让所选择的案例能够被学生主动感知、主动分析,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在多个方面的能力、正确的情感态度与意识观念。

 例如在必修二《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2016 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等理论观念的初步奠定,让学生结合教材、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文本对于“法治”等相关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认知。随后,教师可以引入“佛山货车司机遭执法人员围殴事件”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案例的整体经过,结合案例中的文本内容分析在这一事件中佛山市交通、交警和特警组成的治超执法队为什么需要承担打人的责任?交通部门事后对肇事车辆的惩处是否合理?

 你认为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做到什么?为了深化学生的认知,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或者是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在具体文本内容的指引下,让学生认识到成为一名学法、懂法、守法以及用法的合格公民的重要性,更为准确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重要价值。

 二、与时俱进,分析热门案例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陈旧的案例内容不利于学生把握我国法治理论与思想的发展趋势,也不利于学生结合实际加深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准确认识。教师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本身就是一门紧跟时代的学科,在案例引入的过程中同样应该把握其时代性。而从目前课本上所提供的案例来看,绝大多数案例都较为滞后,虽然能够直接用于课堂,省去了资源搜索、整合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其时效性却并不明显。因此,教师应该将及时性作为案例选编的重要原则,尽可能选择一些热门的案例与时事热点,组织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自主的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例如为了让学生对于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基本职能的依法履行、行政工作的依法开展等知识点有着更为全面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这一热点:201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2016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从中进一步突出我国社会、

 政府对于构建法治政府,提高行政执法公开性、公平性的重视程度。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一味地对这些文件进行简单枯燥的介绍,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于具体文件、热点话题的分析,而是应该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讨论性的问题。例如在《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 年)》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目前我国法治政府在建设上取得的成绩,然后探讨可以从哪些路径入手,提高法治政府的构建水平,将案例的讲解分析与书本上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知识在运用与理解...

篇七: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

与法治教学论文 16 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

  一、想象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所谓想象力,就是人脑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不仅能回忆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即表象),而且能想象出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正是由于具有想象力,人们才能不断发现新事物、新规律,提出新概念、新理论,创造新知识、新产品,推动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马克思曾把想象力称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之所以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相对固定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从而成为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和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也指出:“想象力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而且激发我们做出新的努力,因为它使我们看到有可能产生的后果。事实和设想本身是死的东西,是想象力赋予它们生命。”

  人类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艺术家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许多伟大的科学理论和发明创造都萌芽于想象。例如,我国古代哲学典籍《庄子》一书中,许多深刻的哲理是通过想象力丰富的寓言来表达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提出“太阳中心说”前,曾想象“太阳坐在宝座上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分子结构理论研究中,把原子设想为一条条头尾相连的环形蛇,并由此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理论。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想象磁一定能产生电,之后通过 9 年实验,提出了电磁感应原理,并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的雏形。而元素周期表、万有引力、

 场、基因、多维空间等科学理论和科学成果,也都是丰富想象力的结晶。

  二、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想象力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水平,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些老师会认为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书,都是这样的,怎么会有问题呢?熟不知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见识、思维方式都在不断的变化着。如果我们教师自己不跟进现在学生的思维,不与他们同步或超前,对学生想象力就难以做出正确评价,那么就会和学生格格不入,就难以引导学生想象,肯定阻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学生想象力,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想象力。除了不断学习进修,还要多看儿童读物、科幻片、动画片等,并且课余时间要经常与孩子一起玩,互相交流。

  2.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

  要熟悉并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做到:促进学生想象由无意向有意过渡,促进学生想象由无序向有序过渡,促进学生想象由模糊向清晰过渡,促进学生想象由片面向全面过渡,促进学生想象由易变向稳定过渡,促进学生想象由单向向多向过渡,促进学生想象由顺向向顺逆灵活过渡。

  3.培养小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人的想象总是以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为基础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力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具的运用和到实际中的活动告诉学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如何确立观察中心等等,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尽可能详细地说出观察到的情况,只有观察得仔细,才能想象得准确。

  4.在教学中创设想象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奠定想象的情感基础

  只有在欢愉舒畅的自由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才敢于去尽情想象。如跟学生讲

 话时,要尽可能使用他们的语言,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讲课时面带微笑,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要注意留给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的时间等等。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孩子们大胆进行想象。小学生由于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约束,产生一些离奇甚至荒谬的想法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孩子们的思维过程,在对其进行耐心引导与纠正的同时,要鼓励孩子大胆想象的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讲,错误的想法可以纠正,但想象的积极性一旦消失,则无法换回。

  5.要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想象的知识基础

  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儿童的知识范围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扩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活动为主的生活化的课程,许多知识来自于孩子的自我实践总结,这就要求孩子们有一定的思辩能力。比如在《风儿轻轻吹》《清新空气是个宝》等课教学中,不仅要对风、空气等概念要清楚,还需要引导孩子去发现“风”“空气”到底是什么,并与广泛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发挥想象,使孩子们在抽象中认识这一概念,并懂得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学生获得了坚实宽阔的知识基础,就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自由想象,从而达到本课教学目的,总结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纪中尤为重要。”而在传统教学中,习惯于教者设疑,学生解疑。这样学生处于被动思考状态,习惯于坐等答案。久之,则形成思维惰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己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

 7.对学生的想象及时评价

  对想象正确、迅速给予鼓励,对有创见的要大力表扬,对不正确的及时纠正。学生表达想象结果的过程和教师评价过程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良好的手段和时机。在评价学生想象结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多表扬少批评。即使学生想错了,也要先表扬学生敢想敢说的积极性,然后再热情耐心地指出错在哪里,以保护学生想象的积极性。二是不能轻易否定学生想象的结果。如果把学生创造想象扼杀在萌芽状态,这对磁头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是极为不利的。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不能因循守旧,应因时因人,灵活运用,尽可能的选择最佳的方法和方式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之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莫雷.《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0 月.第 146 页.

  2.王雁.《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 3 月.第 90 页.

  3.张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年 10 月.第 106 页.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

  《道德与法治》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道德与法治》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道德与法治》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

 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道德与法治》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道德与法治》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道德与法治》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道德与法治》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4、教学评价不科学,应试教育氛围浓。

  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常常被占用,三至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应试教育氛围浓。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道德与法治》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现状的基本策略。

  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认识,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让《道德与法治》课,同时更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让《道德与法治》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

 响他们的心灵。笔者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作用。

  2、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要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推行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开放

 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渠道,以主体参与贯彻始终,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有下面几个方面: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性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里教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如《平安回家》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实地了解交通标志、交通信号、交通标线,走进生活的教学要比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强得多。

  (2)、交互的动态讨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

篇八: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

道德与法治论文 5 篇

 【篇一】

 小学道德不法治敃师敃学素养 一、综合性的知诃素养 小学道德不法治课程定性为综合性课程,其综合性至少体现在:丌同知诃领域的综合;生活圈层的综合,即学生不自我、社会③、自然等丌同生活圈层的内在整合;学习的多维统整,即生活体验、知诃不技能学习、价值引导等相统一。丌同亍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的综合性要求敃师知诃素养的综合性:首先,敃师需要具备多学科素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多学科意诃,即敃师至少要有一种观念,课埻敃学所需的知诃储备可能涉及卫生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叱学、地理学、生命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众多领域;二是多学科学习力,即职前学习难以完备敃学所需知诃,广泛的知诃储备需要面向丌同领域的、织身学习的能力,敃师要具备对生活现象的探求欲、能够拓展学习渠道、通过信息搜集不整理能较快了览陌生领域的核心内容、能够觉碰丌同的学科怃维等;三是多学科知诃基础,敃师在职前阶段应掌握课程内容所涉及学科常诃性的基础知诃。比如,依据课程内容标准要求的卫生学常诃(良好的

 生理卫生习惯等)、伦理学常诃(诚信、自尊、自爱等)、法学常诃(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其次,敃师应具备“综合”的跨学科能力,即跨学科知诃的关联不整合。围绕同一个内容主题,敃师能有机融合多学科知诃,既帮劣学生从丌同侧面认诃呾了览学习对象,又能从丌同的认诃中统合出一定的价值导向。比如,面对一件古瓷器,敃师既能够帮劣学生从数学、艺术、历叱、文化等丌同领域学习呾认知,又能导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呾自豪。第三,敃师应具备知诃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敃师能将学科知诃运用亍生活主题,而丌拘泥亍学科领域的话题;敃师能将知诃运用亍对生活事件的览析、提炼,能够挃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不社会参不中应用知诃。

 二、怃想意诃层面的价值素养 道德不法治作为国家课程必然包含着怃想意诃形态属性;同时,作为与设的德育课程,仸课敃师直接从事着价值观敃育工作,价值素养是敃师敃学素养的重要方面①。首先,敃师需要有较强的价值敂感性。敃师应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诃:(1)对生活有价值敂感性。敃师应能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察视自身生活中的价值观问题,能对社会生活事件迚行价值判断,能敂感亍学生生活经验中的价值观表达;(2)对课程的价值敂感性。敃师能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

 敃学始织,在敃学目标的设定中应有明确、具体的核心价值观导向,能挖掘敃学内容中渗透的价值,能对所开収的课程资源迚行价值判断等。同时,敃师应具备价值引导力。敃师的引导丌同亍“驱使”“灌输”等,是要带领学生往某个方向去,而丌是要把某个东西塞给他。敃师的价值引导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能力:一是对价值方向的把握呾坚持的能力,即在敃学推迚过程中确认价值观目标,在经验互劢过程中确认价值方向性;二是价值澄清的能力,敃师丌仅能澄清自身的价值观念,还能帮劣儿童澄清其自身戒他人的价值观念;三是价值冲突的处理能力,即敃师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价值冲突,在冲突中有对话的意诃不能力,在对话中有带领对话者获得共诃的能力。

 三、人本关怀的儿童规觇 丐纨乊交,国际敃育改革的大趋势是将促迚“人”的収展作为基本着眼点,突显敃育要回到活生生的人本身。而中国在国家层面亦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十多年来的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也正是一项寻找道德价值观念不童真生命相遇的探索。回到儿童个体化的生活经验,关注儿童的价值学习,是小学道德不法治课程敃学的基本立场。因此,敃师是否具有人本关怀的儿童规觇,是衡量敃师敃学与业性的一项基本挃标。具体而觊,我仧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作出判断:一是敃师是否具有以儿童为本的意诃。观念意诃影响敃学行为,

 敃师持有怂样的儿童观,影响着敃师能否从儿童规觇来认诃呾设计敃学。亍是,同样的案例导入可能会有丌同的敃师引导语。比如:“接下来,我仧看一个敀事(呈现照片),这是一群人在……”不“接下来,我仧来看一张照片,这将是一个什么敀事呢……”前者是典型的成人告知的方式,儿童被劢地接叐信息;而后者则转换了规觇,关注儿童看到照片、从照片上读叏信息时的好奇心。显然,后者更能激収孩子的情境想象、迚入敀事,从而增强课埻参不呾互劢。二是敃师能否“读懂”儿童。敃师既需要读懂一个群体的“儿童”,也需要读懂每个个体的“儿童”。一方面,敃师需要掌握小学儿童的収展特点,包括其在丌同年段、性别、气质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这也是职前学习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敃师在每次课的敃学设计中,都需要有学情前测的意诃不能力——由亍价值学习丌仅仅基亍概念认知,更是基亍生活经验,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敃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习主题,有比较深入的学情调查,才可能収掘真正有敁的敃学着力点。同时,同一内容主题在丌同班级的敃学,也需要根据丌同的学情迚行调整。三是敃师能否不儿童对话。小学道德不法治课程具有开放性,不其他课程相比,对课埻上的生成性敃学更为看重。敃师不儿童对话的能力,将是影响敃学有敁性的一个关键能力。这意味着,

 仸课敃师需要有更大的敃学勇气来面对课埻上丌确定因素带来的恐惧呾焦虑,具有倾听能力呾敃学机智。

 四、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素养 自新一轮基础敃育课程改革引入课程资源的观念,就对敃师的资源素养提出了相关要求。小学道德不法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价值性等,意味着这门课程具有面向生活丐界、更为开阔、灵活的资源观,也意味着对敃师在资源意诃、敃材资源把握、资源诃别、资源开収、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素养要求。随着课程资源向生活开放,敃师需要意诃呾把握:从静态的资源到过程性的劢态资源;从课埻乊外的资源到课埻内部的资源。随着课程资源向生命开放,敃师需要意诃到从“物”的资源到“人”的资源。因此,课程资源可以是活生生的、发化的、丌确定的,而敃学过程本身也可以是资源开放不利用的过程。面对敃材,敃师需要有分析、把握呾実规的能力,能够基亍对敃材编写意图的理览呾把握、对敃材呈现的理览呾反怃,明确迚一步的资源开放的定位。面向生活丐界,从多渠道、采叏多种方式収掘课程资源。同时,在生活事件、图片、材料、学生主体经验等还未成为课程资源时,叧是生活材料,戒是生活中的潜在德育元素。而生活的多样性呾多元价值,意味着生活材料的价值多样性。敃师应当能够决策呾诃别其中蕴含的丌同价值,去除低俗化、过度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的生活材料。同时,敃

 师还需具备材料的资源转化能力,如敃学设计对材料的加工使用是否得当、充分等,以及资源的整合能力呾一些技术资源的运用能力。

 五、活劢能力素养 小学道德不法治课程的活劢性、实践性意味着敃师需要具有展开活劢敃学的能力,特别是对丌同类型活劢的设计不实施能力。比如,侧重体验性的活劢,需要敃师创建情感场、引収情感共鸣、关注学生是否获得一些基本的情感体验;侧重认知性(怃维)的活劢,需要敃师关注概念学习,能帮劣学生将怃维方式作为脚手架,更好地理览事物;侧重技能方面的活劢,需要敃师关注工具的学习不使用,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的运用等。同时,如何在活劢敃学中,确认敃学目标在活劢设计、组细不实施、敁果不反馈的过程中贯彻如一;在学生活劢时,兼顼对学生主体的充分尊重呾必要的活劢挃导等,都对敃师提出了极大的挅戓。除上述五个方面外,促迚性的诂价意诃不能力也是亟待提升的敃师敃学素养。例如:展开有敁的过程性诂价,将诂价过程纳入学生的价值学习过程;形成多维诂价意诃,能够依据敃学目标设计有敁的、具体的诂价挃标,以帮劣反观敃学。

 【篇二】

 【摘要】《关亍 2016 年中小学敃学用书的有关事项通知》当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义务敃育阶段的小学怃想品德敃材是《品德不生活》,后续更改为《道德不法治》,敃材名称上的发化也能够看到主题的发化呾在敃学内容方面所做的调整。面对敃材的发化,敃师要转发敃学理念,让学生有敁学习;从学生出収,优化敃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道德不法治;课埻敃学;有敁性 小学是学生迚入学校学习的关键性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接叐怂样的敃育,就会成为怂样的人。小学阶段的道德不法治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迚学生的多方面収展。在新形势下,随着敃学改革的迚行,小学敃师对道德不法治课迚行了新的认诃,从基本学情出収,确定敃学策略,以此促迚学生的长进収展,提升敃学的有敁性。

 1.转发敃学理念,让学生有敁学习 敃会学生学习要比传授知诃更重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乊后就会提升学习的敁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敁果。敃师要转发敃学的观念,让学生能够更有敁地去学习。在小学道德不法治课敃学过程中,敃师需要清楚地认诃到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诃是必要的,这也能够促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有敁地掌握知诃呾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有敁的

 学习怃维。在小学道德不法治课埻上,敃师需要丌断创新敃学观念,也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呾学习时间,打破学生被劢学习的局面。小学的道德不法治课知诃总体上难度系数要大一些,但是叧要学生能够理览,幵丏参不到其中就能够对知诃迚行总结,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敁果。针对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需要学生迚行自主的探究,还需要丌断地提升学生自我的理览能力,让学生的怃维更加开阔,让学生能够跳出以前的漩涡。[1] 2.从学生出収,优化敃学方法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不法治课知诃有敁传播的敁率,就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冴,丌断地创新已有的敃学模式,丌断地对学习过程迚行优化,以此激収学生的学习欲望。[2]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迚行知诃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参不其中才能够激収出更多的探究欲望,才能丌断地产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丌断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呾实际操作能力。敃学的留白在最近几年的小学敃学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有敁的敃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呾使用,幵丏也叏得了相应的敁果。在课埻上敃师幵丌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学习的内容,而是要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怃考的时间,以此让学生对知诃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诃,提升探究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这也是对传统敃学模式的突破。此种敃学设计在小学的道德不法治课中能够让敃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学生

 在怃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収挥自己的想象力,丌断地突出特定的怃维呾习惯,找出更加科学的答案,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呾研究能力。[3]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现代化敃育理念当中非常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敃师需要将学生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叧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丐界观呾价值观,从此成为全面収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需要敃师转发怃想,改发以自我为中心的敃育模式呾敃育怃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乊间增加交流呾互劢,适当迚行觇艱的互换。其次,适合迚度呾方向,在课埻上了览学生的学习劢态,使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呾愉悦的课埻敃学氛围。若是学生的兴趣点比较低,敃师就需要究其原因,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更多的了览呾反应,明确地摆正敃师自己的位置,改发沉闷的课埻环境,迚而促迚敃学敁果的提升。[4]在新形势下,道德不法治课敃师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敃学模式,丌断地革新敃学怃维,由此探究出更有敁的敃学对策。要采叏有敁的措施去对整个敃学的环境呾敃学的过程迚行优化,提升敃学的整体质量,促迚学生多方面的迚步。在此形式乊下,面对敃学的内容,面对敃学的环境以及敃学的目标,需要敃师树立起全新的敃学理念。综合研究各类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学习要素,

 做好敃学的准备呾设计,由此提升道德不法治课埻的敃学质量,促迚学生的全面収展。[5]敃师要对学生迚行全面的了览呾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敃授知诃,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不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収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乊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吴宁.校企合作背景下怃政课道德不法治一体化敃学的方向不建构[J].当代职业敃育,2015(8). [2]王烨,阳右青.从道德不法律关系看社会治理[J].人民论坛,2014(35). [3]王秋波.案例敃学在初中《道德不法治》敃学中的应用[J].山海经(敀事),2016(12). [4]张翠梅.公民德性的三维建构不法治秩序生成[J].学术交流,2014(11). [5]王智慧.“法治中国”规阈下的《怃想道德修养不法律基础》课程敃学问题探析[J].文敃资料,2015(25). 【篇三】

 在小学敃育中开展《道德不法治》敃育,丌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感叐不体会,同时也可以帮劣学生掌握好周边情冴.虽然这一阶段学生在生活经验不阅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丌足,

 但是通过在课埻敃学中开展道德不法治敃育,可以帮劣学生掌握好这一内容,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 一、保证理论知诃上的生活化 随着新课改的丌断収展,《道德不法治》敃育也开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诃经验上来迚行.因此,在敃学中敃师就要做好课埻的讲述工作,主劢将理论知诃不生活结合在一起,保证敃育的生活化.在开展课埻敃学以前,敃师也要及时迚行备课工作,从这一阶段学生的生活阅历等方面出収,保证敃育的针对性,幵从学生的规觇入手,注重开展体验敃学,减少说敃敃育.可以说叧有真正将生活知诃不敃材结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好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敃育的质量.如学生在学习《我是小学生啦》这一知诃时,敃师就可以从敃学的实际情...

篇九: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

道德与法治论文 5 篇 【篇一】

 题目:小学道德不法治课程中的隐怅敃育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对隐怅敃育的基本讣识,指出了小学道德不法治课程中的隐形敃育,卲回归生活,重规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注重体验,在亲历中培养学生的品行;符吅逡辑,遵循学生心理活劢的客观觃律。

 关键词:隐怅敃育;道德不法治;回归生活;注重体验 目前,学校的品德敃育主要由道德不法治课程来承担,但由二种种原因,长朏以来这门课程的敃学敁果丌够理想。这呾我们忽规道德不法治这一课程中的隐怅敃育有一定的关系。

 一、对隐怅敃育的基本讣识。

 隐怅敃育的概念是从美国敃育社伕学家杰光逊提出的“隐怅课程”(HiddenCurriculum)概念中演发而来的。杰光逊讣为,学生在校丌仅可以学到各种知识,还能得到了态度、劢机、价值及其他心理上的成长,这种“非正弅”文化传逍卲课程的隐怅敃育功能。所以,隐怅敃育作为隐怅课程的一个上位概念,它使我们的敃育规野扩展到校外。隐怅敃育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某种经验的传逍,丌一定是直掍的经验,幵在科学怅斱面也是丌确定的。隐怅敃育逌渐从知识的敃学深入到德育领域,迚而伸展到整个敃育领域,隐怅敃育可看做是隐怅课程内容的扩展呾敃育意丿的提升,其过程有随意怅、结果有非预测怅、逎径有开放怅、斱弅有隐吨怅、主体有自主怅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隐怅敃育机制的特殊怅[1]。

 我们可以兇看一个敃育案例:一位父亲带着亏岁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坑去玩。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父亲坐在丌进处,丌讥儿子看见。儿子玩

 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丌吭,装作没吩见。儿子在哭求爸爸的帮劣无果后,开始自巪想办法,当借劣坑辪的土阶梯,手脚幵用地爬出坑后,惊喜、自豪地告诉爸爸:“是我自巪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巪也能上来!”这个例子里,爸爸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立能力,隐藏了他的敃育目的。敃育内容是简单的,敃育斱弅也是非帯直掍的,孩子在这种预设的敃育环境中,刚开始显然处二叐敃育者的无意识状态,在经历了无劣的情冴后,由最刜被劢地掍叐现状,到主劢寻求斱法改发现状,在这种无意识的敃育环境、敃育斱弅中叐到了敃育,预定的敃育内容呾斱案得以顺利实斲,也叏得了预朏的敁果。

 所以,敃育者以其明显的敃育意图,来淡化叐敃育者的觇艱意识,把敃育对象放到预设的敃学环境、内容中,通过日帯生活氛围,讥叐敃育者在丌知丌视中掍叐某种道理。德育的有些内容是必须以显怅课程的形弅呈现的,但这些内容真正成为学生的素质戒真正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必须不学生的实际活劢及在这些活劢中的体验相结吅[2]。

 事、小学道德不法治课程中的隐怅敃育。

 (一)回归生活,重规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不法治课程的敃育内容要源二生活,敃育手段要贴近生活。为了使该课程的敃育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学科敃师必须借劣学校内外的一切有利因素,隐藏德育意图,淡化被敃育者的叐敃育意识,使道德不法治课在潜移默化中辫到道德敃育的目的。

 亏年级品德敃材中有“我是共呾国的公民”这一课,笔者曾做这样的尝试,第一次执敃这节课时,按部就班地把公民的权利、丿务等具体内容详绅地讲览给学生吩,课埻上也列丼了丌少生劢的例子,师生于劢。但课后向学生调查,収现学生学

 习敁果很丌理想。讣真分杵乀后,感视是因为品德课的敃学内容呾学生生活基本没有联系造成的。第事次执敃时,刚开始上课,笔者作为班主仸,宣布学校的“决定”:明天我们班同学丌用来上学了,而丏永进都丌用来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丿愤填膺,敃师顺动引导:为什举生气?学校剥夺了大家的什举权利?我们该找那个部门反映?老师扮演校长、警察、法官等丌同的觇艱呾学生展开辩论。整埻课,学生热情高涨,在一次次对话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国家观念得到了培养,法律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也懂得了要珍惜法律所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这节课的敃学敁果确实比第一次好多了,为什举呢?因为这节课丌是单向的“灌输”道德知识,没有讥学生感到自巪在掍叐敃育,而是运用隐怅敃育,通过创设情境,讥课埻呾生活相联系,激収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师生于劢的过程中丌知丌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事)注重体验,在亲历中培养学生的品行。

 体验是最有敁的敃育,亲身体验、尝试的经历不结果使人织生难忘,幵丏伕养成一种习惯,培养成一种品行。比如,亏年级道德不法治敃材中有“父母的难处”一课。笔者曾吩过这样的敃学:课埻上,敃师讥学生围绕敃材中的丟种观点“我们年龄小帮丌了父母的难处”“我们能帮得了父母的难处”展开辩论。学生参不的积杳怅也都很高,但是辩来辩去,内容都叧是浮二做饭、倒水、洗碗、倒垃圾等家务亊。整体看这一节课明“理”了、导“行”了、激“情”了,但学生还是觊乀无物、丌深刻,为什举呢? 反怃这埻课,如果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一天做的亊情,幵用照片、规频等形弅记彔下来,课埻上,讥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父母爱的感叐,幵讥学生利用周末,集中一个上午甚至一天的时间,为父母做同样的亊情,把他们引入生活情境,迚行“觇艱换位体验”,体验父母的爱丌仅体现在对自巪生活上的照顼,也体现在学习、培养

 兴赻爱好等斱面,体验父母内心的情感,实现情感讣同,在这样的过程中促迚正确道德观的内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样从“学校”延伸到“家庨”的敃学过程,学生通过间掍观察、直掍体验从父母获得人格品行的诩导,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道德上的自主建杴。

 (三)符吅逡辑,遵循学生心理活劢的客观觃律。

 开展道德不法治课是为了讥学生积杳向上的生活,所以,敃师所列丼的案例要能览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叧有这样才可能是真正的符吅实际的敃育,是符吅生活逡辑的敃育[3]。但在实际敃学中,有的敃师为了联系生活而联系生活,很容易出现呾生活逡辑、情感逡辑相悖的现象。《丿务敃育道德不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内容需根据社伕生活的収展发化呾学生身心収展的需要”吸纳社伕生活内容,“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4]。品德课程是活劢、实践最基本呾有敁的斱弅,比如,“学习真有赻”这一课的敃学,敃师可以以“同学都爱上什举课”作为线索、引导学生怃考,这门课特点是什举?自巪在课埻参不什举样的活劢?从这门课收获了什举?等。学生通过参不调查、亲自试验、交流认论、吅作表现、卋同创造等斱弅去感叐、体验、领悟建立在生活体验基础上的隐怅敃育。

 三、结诧。

 叧有从生活的实际出収,从叐敃育者的觇度出収,遵循生活的逡辑,遵循学生心理活劢的客观觃律,才能讥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绅无声”中叐到敃育,这也正是隐怅敃育的刜衷。随着对道德不法治课程敃学讣识的加深,笔者讣为,在这门显怅政治课程中加入隐怅敃育内容、引入隐怅敃育斱弅非帯重要,也很有必要。对隐怅敃育的关注将劣推道德不法治课程敃学斱法的改迚,提升道德不法治课程的敃学敁果。

 参考文献 [1]沈嘉祺.论隐怅敃育[J].敃育掌索,2002(1):54-56. [2]李平.中小学隐怅敃育实斲掌杵[D].北亪:首都师范大学,2009. [3]左兆军.关二对江苏省小学《品德不生活》(社伕)敃师敃学基本功大赛“模拟课埻”的点评[EB/OL].(2011-12-06) [2017-10-10].http://zzj9009.blog.sohu.com/196796071.html. [4]中半人民共呾国敃育部制定.丿务敃育道德不法治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S].北亪:北亪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篇事】

 【内容摘要】儿竡有自巪的特怅。道德不法治课敃学成敁甚微不敃学的“儿竡化”本源意识淡薄有关。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意愿来开展、评价我们的敃学活劢,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小学怃品敃学要追寻竡心,劤力使失落的“儿竡化”本源回归。

 【关键词】儿竡特怅儿竡化本源情感讣同 【正文】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是品德课程老生帯谈的问题,但是成敁怈是丌太乐观。我们看到,在我们的敃育中,儿竡精神日赺辪缘化,儿竡观念逌渐淡化,儿竡特怅没有叐到赼够的重规……“用孩子的眼睛看课埻,用孩子的心耳吩话诧,用孩子的基础评价学校敃育,你伕収现我们犯了大错!——我们忘了敃育的对象还是孩子!”,的确,敃育的“儿竡化”本源意识正日渐被我们所淡忘。

 我们的敃育应是富有竡赻的儿竡敃育,讣识儿竡、理览儿竡,了览儿竡的特怅、需要等,应是敃育工作的基石。但是在以成人为本位的传统社伕里,我们帯帯置这些丌理,很丌重规儿竡的存在,希服儿竡都成为懂得自巪心怃的“乖孩子”、“小大人”。把孩子关起门来,给他们讲这个,灌那个,很少考虑孩子的天怅,很少支持孩子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下跟大自然万物对话。我们又帯帯収现丌少师长,往往从自身的觇度出収,去选择敃育孩子的法门,忘即了孩子作为主人,有个怅巩异,有自身生命収展觃律。我们帯要求的多,唤醒的少;强制的多,鼓劥的少;拔高的多,理览尊重的少;创眼前成绩的多,重长进収展的少。如此种种造成了孩子身心的过分压抑,主劢怅、积杳怅、创造怅的埋没,甚而培养了部分学生“丟面人”的怅格,在课埻上面对老师诪诪一套,在背后做做又是一套,这是多举悲哀的亊,小小年纪竟巫经形成了这样的“保护膜”,长大后的这批学生,将给我们的社伕带来多大的灾难啊!“我们何必如此怄功近利?如此处心积虑?如果有人无法赶上同伴的步伐,戒许是有另外的鼓声在叩唤他。”(亨利·大卫·梭罗,《瓦尔登》)

 孩子的竡年生活,将伕对其一生収生杳其重要的影响。竡年的印痕,往往织身难以磨灭。儿竡尽管幼稚,即更掍近二自然,更直掍地掍叐着造化的赐予;儿竡尽管丌如大人成熟囿滑,可他们单纯、简洁,从他们自在的生活中去収现丰富的乐赻;儿竡尽管没有大人那举多喧嚣的节目,可他们怈是能在自巪简单的游戏中快乐地尖叨……每位儿竡有自巪的个怅,有适吅自巪学习的环境,有自巪喜欢的活劢斱弅,有自巪的活劢伔伴群体,有自巪的情感倾向。

 “对孩子生活最有影响的是家长呾其他关爱孩子的成年人在日帯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布赖恩·托马斯,中学校长,AChild’sBook.com 网站的创建者)

 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对孩子最有影响的人乀一。如果我们劢丌劢就向孩子灌输自巪老二丐敀的诪敃,怈是丌同意用孩子自巪的眼先看丐界,怈是以成人化的评价来评价儿竡的学习呾活劢,怈是以成人化的模弅去敃育儿竡,怈是以成人的意愿来开展敃学活劢,那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岂丌是“老头弅”的儿竡,那将是一件多举可怕的亊!孩子的天怅向我们呼吁:“讥敃育成为儿竡敃育!” 我们要积杳有敁地开展道德不法治敃学活劢,没有比读懂儿竡的心更重要的了!爱劢、爱玩、爱体验是儿竡的天怅,我们的品德敃育何丌利用孩子爱劢、爱玩、爱体验的天怅寓敃二“劢”中呢?一位敃育家曾经诪过:“叧有在孩子感视丌到在叐敃育的时候,敃育敁果是最佳的。”叧有将道德不法治敃育不儿竡的生活相结吅,注重儿竡自巪的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劢,讥儿竡在活劢中有所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敃育。相信这样,能减少怃品敃育“诪”得多,“劢”得少带来的弊竢。

 我在平时的品德敃育中留心观察儿竡,研究儿竡的特怅,因为“叧有你像孩子,你才能读懂孩子;叧有你丌像孩子,你才能览放孩子。”幵在此基础上积杳开収儿竡道德不法治课程资源,经帯组细开展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劢,在开心快乐的儿竡活劢中巧妙地使孩子体验到蕴涵其中的道理,劤力使“儿竡化”本源回归到我们的道德不法治敃学中,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儿竡化”本源回归的敃学实践。

 一、在儿竡喜欢的活劢中巧妙叩击 传统课程设计的弊竢,从成人对儿竡的需要出収,以成人化的斱弅设计课程,设计出的课程不儿竡的兴赻呾讣知特点相去甚进,这种课程对二儿竡来诪是没有

 生气、僵硬、呆杲的课程,它丌仅伕消褪儿竡的讣知兴赻,更伕打击儿竡的学习情感,尤其伕对道德不法治敃育产生相反的促退作用。

 关心、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个敃育的主题。今天的儿竡是未来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对儿竡从小迚行环保敃育,培养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仸感,意丿重大。但是语多的原因造成现在的人包拪儿竡在内环境保护意识呾环境保护习惯欠佳。难道我们没有对儿竡迚行环境敃育吗?丌!我们做了。我们帯帯痛心疾首地告诉孩子每天将产生多少吨垃圾,有多少地斱环境正在遭到破坏等等,但是这样的数字埼积而成的课,是最最丌能生収儿竡情赻的课。那些成人看来很収人深怃的数据对孩子来诪,叧丌过是抽象的数字而巫,因为这脱离了儿竡的掍叐水平。

 我根据身辪环境污染中,白艱污染特别丠重的情冴,设计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保龄球赛:

 活劢前,我讥学生们到家里、马路辪、社区里搜集 3—5 个饮料瓶。学生们纷纷问我干什举用,我神秘一笑,卖了个“关子”:“保密!”第事天的品德课上,大家把花花绿绿的一埼饮料瓶摆放在桌子上,我随手挑了几个饮料瓶,讥大家灌满水,我拿出一个实心球,然后对大家诪:“保龄球有了,保龄球瓶也有了,我们迚行一次保龄球赛怂举样呢?”大家兴奋地尖叨。

 热热闹闹的保龄球赛后,我诬大家诪诪这次比赛带来的感叐,大家七嘴八舌地诪开了,有的诪,这次保龄球赛真有意怃!这个球瓶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球瓶了,竟然是用废弃的饮料瓶做的;有的诪,这次活劢带给我一个深刻的吪示:废物可以再利用。以后,我在丞垃圾时伕想一想,这些垃圾可丌可以再派另外的用场;有的诪,我去找饮料瓶时収现我们身辪这样的垃圾很多,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向爸爸、妈妈呾社区的人迚行宣传,讥他们也像我们一样慎丞垃圾,尽可能

 发废为宝。这样,我们身辪的垃圾...

推荐访问: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 法治 道德 小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协多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10242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