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县工作方案4篇依法治县工作方案 XXX县县22022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分工方案1.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研讨实践活动。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依法治县工作方案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依法治县工作方案
XX 县 县 2 2022 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分工方案 1.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研讨实践活动。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依法治县办、县委党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健全常态化机制。充分发挥党校、党群服务中心、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平台作用,常态化抓好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责任单位:县委依法治县办统筹协调,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委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委国安办、县司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委依法治县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4.综合运用传统方式和新媒体新技术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 5. 持续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坚定不移推进依规治党。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全面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单位:县委办公室 6.举办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系列活动。
责任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7.建立健全人大常委会遵守和执行宪法情况年度工作报告机制。
责任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8.出台法治 XX 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推进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法治建设改革创新亮点项目。
责任单位:县委依法治县办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9. 加强县级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建设。制定新时代 XX 法治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责任单位:县委依法治县办统筹协调 10. 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基层法治机构建设。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信访局、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1.细化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推进县、镇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全覆盖;推动述、考、评、督、责各环节一体贯通。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依法治县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12. 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考评,加大法治建设在政绩(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完善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晋升、调整职务职级相挂钩的工作机制。开展重大法治事项督察。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依法治县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
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县委依法治县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14. 出台实施我县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出台我县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教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全力做好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责任单位:县委依法治县办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6.根据省、市的部署,开展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全面(专项)督察。
责任单位:县委依法治县办、县司法局 17.贯彻落实国家和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建立健全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县、镇政府实现制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全覆盖。
责任单位:县委办公室、县司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8. 健全落实合法性审查程序相关配套制度,强化合法性审查刚。
性约束。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积极作用。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19.出台关于推进乡镇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指导性案例征集评选,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队伍规范化建设。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20.推进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推进实现各类清单事项、编码、要素标准全县统一。
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县司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开展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动态发布,完善公共领域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价格收费行为。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发展和改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2. 深化“粤系列”平台建设和使用,提高行政权力事项的信息化办理水平。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水平提升。
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3. 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减免权责清单制度、涉企“综合查一次”清单制度。开展非现场执法应用。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4.加快实现“两平台”应用全覆盖。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5.建设全县统一的行政执法综合数据主题库,推进数据有序共享。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6.深入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应急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
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县司法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 XX 分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7.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推进基层行政执法体制综合改革,强化编制、人员、经费、技术配套保障,推广镇街综合执法规范化试点经验,强化服装和标志管理。
责任单位:县委依法治县办、县司法局、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28.进一步贯彻实施新行政处罚法。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9.抓好县镇两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0.按部署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升行动,分阶段分步骤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领域突出问题。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1. 制定关于强化行政复议监督的指导意见,建立行政复议倒逼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基本形成公正权威、统一高效的行政复议工作体制。出台全面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的措施,提升基层行政复议能力。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32.强化执法司法政治责任,细化执法司法办案责任,严格执法司法监管责任,健全执法司法责任落实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进行。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3.健全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行使诉讼权利保障机制。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4.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健全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35.根据国家部署,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6.贯彻落实监察法实施条例,促进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深入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
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7. 加快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细化审判组织、审判人员职责清单。
责任单位:县法院
38.加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
责任单位:县检察院 39.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成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行行政诉讼简案快审核速裁工作机制。
责任单位:县法院 40.加强互联网司法和“智慧法院”的使用,推进并规范在线诉讼。
责任单位:县法院 41. 完善审查逮捕规定,健全非羁押强制措施运行机制。健全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推动降低审前羁押率。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检察院、县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2.探索开展涉案企业合规工作,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向纵深开展。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检察院、县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3.完善刑罚执行制度,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44.完善律师行业评级评价体系,规范法律咨询公司管理。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45.深化公证体制改革,规范行业发展。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46.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构建“需求—研判 —反馈—供给”普法新模式。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7.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责任单位:县委依法治县办 48. 加强互联网法律普法。强化校园普法主阵地建设,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实施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责任单位:县委网信办、县司法局、县教育局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9. 根据省、市的部署,出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配套关联制度。加强未成年人司法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融合运用“四大检察”职能,规范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
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关工委、县妇联、团县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50. 贯彻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采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加强对生物特征等个人敏感信息的保护。健全个人信息安全事件投诉、举报、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单位:县委网信办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1.出台实施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语音、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法律服务生态圈。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52.加快整合律师、公证、调解、仲裁、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53.贯彻落实我县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 54.深化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和治理实践创新项目建设。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5. 加快推进全县基本形成统 一规范、处置高效的综合网格工作格局。推进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6.健全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化解机制,深化溯源治理,强化类型化纠纷源头治理,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化解。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7.完善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制度机制,依法打击“黄赌毒拐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有效遏制新型网络犯罪高发态势,建立完善
失踪人员查找机制,持续推进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刀具问题专项治理,严防重症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8.巩固和深化我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研究出台推进全面从严治警常态化的实施意见。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9.组织开展政法系统政治督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统筹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60.贯彻落实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规划,制定新时代 XX 法治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加大重大人才工程对法治人才支持力度,完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依法治县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61. 加 快发展律师、公证、调解等法律服务队伍。加强对律师队伍的政治引领,强化教育、管理和服务。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三个创新”写作提纲
1. “三个创新”持续做好定点帮扶工作
创新帮扶机制,持续凝聚工作合力。
创新帮扶形式,持续增强内生动力。
创新打造品牌,持续服务人才培养。
2. 以“三个创新”凝聚人心促提升
增强创新品牌效应。
突出创新思想引领。
着力创新服务核心。
3. 坚持“三个创新”搭建代表发挥作用的“三个平台”
创新载体,搭建代表发挥作用的活动平台
创新内容,搭建代表发挥作用的制度平台
创新方法,搭建代表发挥作用的监督平台
4. 立足“三个创新” 加强队伍建设
抓载体 创新文化建设方法
抓基础 创新组织建设模式
抓特色 创新司法品牌效应
5. “三个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创新推行“标准+补充”规范模式。
二是创新探索“5 步增收法”和“6 条增收路径”。
三是创新规划“三个一”工作方案。
篇二:依法治县工作方案
法局 2022 年度上半年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稳步推进 1.高站位坚持政治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学习活动,组织全县干部参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网络专题班。推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 2022 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和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多个主体班次。2.高水平谋划法治建设。草拟全面依法治县年度工作要点并征求意见,推动召开县委依法治县办公室会议,研究谋划法治建设领域相关事宜,谋划开展 2021 年度专题述法评议工作,积极发挥县委依法治县办公室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参谋助手、统筹协调、督促落实作用。
3.高标准落实法治责任。推动将推进法治建设情况作为各乡镇、县直机关领导班子及成员2021 年度考核内容。推动将“法治建设”纳入乡镇和县直机关绩效考核指标,并提高分值。推动落实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做到“决策先学法、行政必依法、凡晋必考法、年终必述法”,实现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时刻在线。根据省、市部署要求,开展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印发《*县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全面梳理本部门牵头制定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兑现和合同协议履行存量问题清单,建立法律责任清单、兑现履约清单等,逐步形成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长效工作机制。
4.高质量推进督察整改。扎实推进中央依法治国办对*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及时草拟《*县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方案》及指引清单细则,面向全县各单位征求意见。根据各单位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县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全县各地各单位对照反馈意见举一反三,逐条整改,逐一销号。组织召开**县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进会,对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进行推进部署。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亮点纷呈 1.做精普法宣传。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落实普法责任制。出台《2022年*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县2022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单位普法责任清单》,细化明确全县各单位普法职责,构建多部门联动普法、实现齐抓共管的法治宣传网络。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全面落实“法律六进”要求,利用春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动员全县普法力量,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法律法规作为普法重点内容,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活动 70 余场次。因时因地打造“普法小院”“普法小摊”“大鼓书普法”“板凳普法队”等普法品牌,围绕群众所思所惑的法律问题开展精准普法,以农家庭院、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为普法场所,既接地气又有人气,受到省市肯定,并被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在“**司法行政在线”微信公众号开辟普法专栏,并创作了“**说法”“**说快板”等形式的普法音频节目,搭建线上普法平台,拓宽普法宣传的传播面,引导和促进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2.做大普法队伍。继续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指导督促各乡镇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普法骨干、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处事能力,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预防和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促进“三治融合”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全县共培养法律明白人 4883 人。在各单位推荐的基础上,从各乡镇、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中聘请 33 名专业人士组建县“八五”普法志愿者队伍,全方位、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活动。
3.做优法治文化。按照因地制宜、资源整合、简易适用的要求,结合美丽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动法治文化共建共享,打造合事点、普法小院、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普法阵地,并定期依托各普法阵地开展法治宣传或法治文化活动,利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讲述与群众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常识,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结合乡村春晚、“送戏下乡”等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创作、展演、观看法治文化作品,将法治融入文艺,送进万户千家。今天上半年,共征集、创作了 34 部法治微视频。
4.做实法治创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积极申报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部署开展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到目前为止,全县 1 个国家级、12 个省级、48 个市级、154 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立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落实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各项制度,基层组织更加健全完善,基层民主更加规范,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
1.法治建设整体合力有待加强。在统筹协调推进法治建设上还有差距,司法、执法、守法普法协调一体推进的进程较慢,难以形成合力。
2.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待加强。现在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大多规模小、载体少、分布散,设施较陈旧,宣传模式较为单一,内容更新不及时,甚至还存在内容过时实效的情况,难以发挥其作用。
3.普法队伍专业性有欠缺。基层普法队伍法律专业性不强,思想认识并未完全到位,整体素质良莠不齐,有些普法者没有经过系统、全面、深入的法律培训或学习。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紧抓“关键少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等能力,让法治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
二是提升法治建设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县委依法治县办统筹协调职能,从工作实际出发,打破“部门壁垒”,推动司法、执法、守法普法协调一体推进,形成法治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是落实落细各项普法任务。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和“十四五”规划的实施,紧密配合当前重点工作,大力开展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好江淮普法行、宪法宣传周等专题普法宣传活动。
持续做好“互联网+法治宣传”工作,通过微博、微信、报刊、网站媒体,扩大法治宣传影响力,不断推进普法工作更上新台阶。
四是指导各乡镇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结合本地民俗、地域文化等特色,对现有阵地进行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提高创建质量。
五是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举办全县“法律明白人”培训班。以村(社区)两委干部、农村法律明白人为普法队伍主力,多渠道、多形式有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打通农村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篇三:依法治县工作方案
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2021 —5 2025 年)为在新发展阶段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和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巴中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 年)》精神,结合通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党委政府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到2025 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法治化营商环境达到一流水平,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为助推全县乡村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区三地、红色通江”和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坚持党的领导,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 1.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要拓展学习宣传的广度深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县“八五”普法、“法律七进”“双百”和“基层行”活动的重要内容。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网上宣讲,切实增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 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党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时研究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每年专题听取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解决制约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3. 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谋划和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主要领导要定期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全面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评议。
4.。
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以单项示范创建为突破,积极争创全国、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总结法治政府建设的经验做法并进行推广,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提升。
5. 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督察考核。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督察。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县目标绩效考评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强化结果应用,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突出的,要及时约谈和责令整改。
6. 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年度报告制度。各级政府及县政府部门要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年度报告制度,每年 3 月 1 日前要完成报告报送;每年 4 月 1 日前,通过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除外),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7. 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把法治教育纳入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每年应当举办两期以上法治专题讲座,县政府承担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负责人任期内至少接受 1 次法治专题培训。分行业分领域组织开展执法能力培训。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
8.。
抓好法治政府队伍建设。加强行政执法、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行政裁决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队伍建设,提升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水平。
9. 强化法治 政府建设研究和宣传。加强法治政府理论研究,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上
开设法治政府建设专栏,大力宣传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营造法治政府建设浓厚氛围。
(二)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0.。
优化政府职能。按照部署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机制,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
11. 强化权责 清单管理。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调整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同一事项的规范统一,并建立公开、动态调整、考核评估、衔接规范等配套机制。
12.。
精简规范行政许可。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规范开展行政许可目录动态清理调整工作,公布调整事项清单,防止以备案、登记、行政确认、征求意见等方式变相设置行政许可事项。
13. 推进“ 证照分离”。
改革。全面推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将更多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改革。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流程,逐步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14.。
全面落实告知承诺制。实行证明事项清单管理,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新设证明事项必须有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依据。
15. 加强“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根据不同领域特点和风险程度确定监管内容、方式和频次,提高监管精准化水平。
16.。
创新信用监管模式。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制度,编制并定期更新失信惩戒措施清单,建立健全信用修复、异议申诉机制。逐步实现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部门信用信息系统数据共享,不断加强市场主体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和结果应用,强化“信用+监管”场景应用。
17. 深入推进“ 最多跑一次”。
改革。分级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提供更多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
18. 有序推进政务通办。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等制度,扎实开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优化整合提升政务大厅“一站式”
功能,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
19. 加强老年人政务服务。聚焦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优化服务事项办理流程,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政务服务。
20.。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及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1.。
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22.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巴中市“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制定和落实《通江县“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司法行政机关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统筹协调推进机制。推进“智慧法律服务”,积极构建以“县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工作站为基础,村(社区)工作室为基点”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建立健全法律服务领域质量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失信惩戒机制、满意度测评机制。发展壮大公共
法律服务队伍,推进法律援助、公证、仲裁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机制,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 23.。
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支持和服务好省、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的意见收集工作,实现基层群众广泛参与,让直接反映和体现民情、民意、民智、民心的意见建议“原汁原味”的反馈。
24.。
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主体清单,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实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实行制定机关对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制度。
25.。
提升合法性审核质量。政府规范性文件的起草部门负责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必要性和材料的完备性、规范性,对制定主体、权限、程序和内容等方面从严把关,防止重形式、轻内容、走过场。进一步健全完善合法性审核机制,切实提升审核工作质效。
26.。
加强备案审查监管。严格执行《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备案审核工作,依托四川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全面推行备案审查信息化管理,实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建立
备案审查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努力实现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 100%。
(四)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机制,有效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27.。
强化依法决策意识。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严格落实《巴中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巴中市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试行)》等,切实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
28. 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程序。严格落实《四川省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作出重大决策前,应当听取合法性审查机构的意见,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会议讨论和作出决定。
29.。
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应当与利害关系人进行充分沟通,并征求社会公众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意见。
30.。
加强决策事项目录化案卷化管理。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决策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制度,决策过程中的各类文件资料、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及其它重要资料全部收集整理,归入重大事项决策案卷。
31.。
健全行政决策落实机制。县政府办和县目标绩效评估中心应当根据决策内容和政府安排部署,对决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工作进行跟踪检查、督办,并及时向政府报告监督检查情况。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
32.。
推动决策后评估工作。实行决策后评估制度,决策机关依法组织开展决策后评估工作,提出继续执行、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改决策等建议。决策后评估结果作为调整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五)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3. 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行政执法队伍,持续深化市场监管、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应急管理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作执法工作机制,实现线索互通、信息共享、案件会商、执法联动。理顺主管部门与执法机构关系,注重将人员力量向执法岗位和基层一线倾斜,进一步推动执法力量下沉。
34.。
推动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整合现有站所执法力量和资源,做实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逐步在基层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35. 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对生态环境、耕地保护、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重点行政执法领
域开展专项整治,切实纠正行政执法中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建立“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畅通违法行为投诉举报渠道,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巡查,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违法风险。
36.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 三项制度”。
。全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现县、乡全覆盖。开展县、乡两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充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专家库,通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行政执法专项检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方式,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37.。
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监督证管理制度,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动态管理。加强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完善行政执法特邀监督员制度和执法评议考核制度。
38.。
加强行政执法保障工作。将行政执法经费作为公用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保障行政执法人员经费,改善一线执法条件,合理安排办案场所、执法装备、执法车辆、科技建设方面的投入,对侦破大要案和处置突发事件等经费实行专项报批、重点保障。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为行政执法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39.。
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执法行为的裁量范围、种类、幅度等并对外公布。严格落实告知制度,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提出听证申请等权利。
40.。
推进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运用好四川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实现对行政执法人员资格信息动态管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文书和行政执法流程标准,适用全省行政执法用语标准、行政执法案件编号规则、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标准。
41.。
有效落实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进信息共享机制化、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规范化。加强“两法衔接”平台的应用管理,增强“两法衔接”工作实效,案件主动移送率达 100%。
42. ...
篇四:依法治县工作方案
22 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八五”普法的关键一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贯彻落实,聚焦服务大局和群众期盼,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以高质量普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建设新阶段“XX” 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全面引领全民普法工作实现新发展 1.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全民普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推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员教育体系、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教育体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校重点课程。举办领导干部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组织参加 XX 干部教育在线平台开设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专题”。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纳入综合绩效考核等考核评价内容。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程、进头脑。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权威读本的学习宣传工作。
3.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解读,开展“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通过媒体报道、评议言论、理论文章、学习读本、短视频等形式,运用各类融媒体手段和平台,发挥好各类基层普法阵地、宣讲队伍作用,结合“宪法宣传周”、“江淮普法行”、“公益普法月月行”等活动载体,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进景区(景点),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二、突出普法重点内容,着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4.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开展“喜迎二十大,普法在行动—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聚焦服务全县改革发展大局,深入学习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共同富裕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 “双招双引”、“四千工程”等重大战略、重大任务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5.突出宣传宪法,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推动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配合做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好 2022 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积极参加全市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
6.突出宣传民法典,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在全县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组织开展“典亮村居 振兴乡村”,“典亮校园 护航成长”,“典亮企业 助力发展”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
7.深入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推动全社会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开展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8.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以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协调,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党内法规集中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国家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既模范遵守宪法法律,更严格遵守党章党规。
三、持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9.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积极参加省市试点示范工作,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着力加强教育引
导、推动实践养成、完善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10.健全并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抓住“关键少数”,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持续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宪法法律知识测试,认真落实好宪法宣誓制度,引导国家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
11.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进一步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引导青少年从小培养尊法守法的良好意识。组织开展全县青少年法治宣传月活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宣传。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加强法治教育师资培养。组织开展“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等活动。
四、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夯实法治 XX、平安 XX 建设根基 12.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按照司法部、省司法厅统一部署,开展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申报工作。组织开展省、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组织参加省、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普法骨干培训班。
13.贯彻落实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开展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
工作,建设模范守法家庭,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
14.全面贯彻落实县委依法治县委《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完善和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因地制宜推广村民评理说事点、社区“法律之家”等做法。统筹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平台,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三下乡”等为活动载体,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深化“依法治校”、“依法治企”、“依法治网”等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五、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着力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5.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工作举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动把法治元素融入 XX 县重大文化建设、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组织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展播活动。
16.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江淮普法行”、“三下乡”等活动,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17.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争创省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命名,推动乡镇建设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联合县文旅体局等部门,以省市民主法治示范村为依托,探索打造具有 XX 地域特色、蕴含红色文化基因的法治文化体验线路。
18.建立健全融“网、端、微、屏”为一体全县新媒体普法集群和矩阵,发挥政府门户网站、XX 普法微信等平台作用,形成
多级互动传播。
六、加强组织保障,统筹做好法治社会、普法依法治理基础工作 19.统筹推进我县法治社会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着力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落实对法治社会建设的督促机制,组织开展《法治社会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实践运用,以群众满意度来检验法治社会建设工作成效。
20.召开县委依法治县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全体会议,研究部署全县普法依法治理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构的作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根据部署推行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
21.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健全以案普法长效机制。做好报送法治宣传教育典型案例的工作,进一步提高报送案例质量。组织参加省、市法宣办和司法所人员培训班;积极申报省市“八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
22.充分运用社会力量普法。用好 “八五”普法讲师团和民法典普法讲师团,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支持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开展普法志愿服务。统筹指导各乡镇各单位加强和规范公益性普法组织建设。
23.针对推进全民守法和普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