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协多文秘网>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 > 社会工作推进方案3篇

社会工作推进方案3篇

时间:2022-12-04 11:45:05 来源:网友投稿

社会工作推进方案3篇社会工作推进方案 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3篇 案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推进方案3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工作推进方案3篇

篇一:社会工作推进方案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3 篇

  案 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扛起首位责任、彰显省会担当,积极探索创新、奋力争创一流,努力在推进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走前列、作示范,5 月 25 日,我市印发《南昌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大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我市将充分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作用,通过强力实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大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以实效为导向,统筹推进我市市域社会治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治理布局进一步优化、治理方式进一步创新、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在争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中彰显省会担当。

  党建引领工程

 我市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市域社会治理力量动员新格局。

  街道管理扩权赋能。落实街道党工委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任免征得同意权、区域内规划参与权、公共事务综合管理权、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建立健全相适应的考评体系和财政体制,健全街道统一指挥协调工作机制和行政执法案件协调协作机制,推动街道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资源,2020年完成 20%的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使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领导社会治理的坚强阵地。

  “红色驿站”增点扩面。2020 年完成建设 150 个左右集党建宣传、服务群众、学习教育于一体面向市民开放的综合性平台,实现“红色驿站”遍洪城。

  “红色物业”试点示范。推进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五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打造一批“红色物业”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破解社区物业服务和社区治理难题。

  文明提升工程

 我市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揽,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厚植市域社会治理的道德底蕴。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依托 1907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筹建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选树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进典型,实现示范引领,激活内生动力,扩大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影响力和覆盖面。

  开展倡树社会文明新风尚活动。大力推动落实《南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约束不文明行为。开展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祭扫、文明养犬等系列文明主题活动,强化市民文明意识,丰富城市文明内涵,倡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深化“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活动。开展“为最美‘三风’点赞”主题实践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惠民演出”系列活动、“‘三风’+志愿服务常态化”活动、“树青年典型、做青春榜样”活动、“兴家风、淳民

 风、正社风”南昌市榜样人物推荐活动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在全市形成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良好氛围。

  法治环境优化工程

 我市将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营造优质的法治环境。

  深入推进依法执政。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法治建设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以及高质量发展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述职评议,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党内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严格前置审核程序,推动备案审查全覆盖。

  健全完善地方立法。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推动重点领域立法,出台《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南昌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南昌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推进政府行政立法建设,通过立法调研,每年出台 1 至 2 件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决策咨询论证作用,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率达 100%。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织开展执法监督检查,继续做好“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强行政应诉工作,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持续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快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

  着力提升公正司法。持续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司法权力监督体系,严格落实入额领导干部办案责任,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严格司法责任追究。加强“四大公开”平台建设和应用,推进阳光司法。加大产权

 司法保护力度,持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工作。继续完善专业化金融审判模式,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积极稳妥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完善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机制。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实施信用修复,深化信用信息应用。强化劳动保障信用体系建设,推行劳动保障重大违法公布制度,加强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失信专项治理,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继续开展“精准法律援助质效年”活动,努力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加大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力度,确保2020 年全市各行政村每 10 户至少培养 1 名“法律明白人”骨干,并且做到有农村“法律明白人”的户数占农户总户数的 50%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扩面,推进“智慧普法”。推动法治文化阵地的升级改造,加大法治主题公园的建设方度,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

  便民服务工程

 我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便民服务项目建设,促进公共服务普遍化、均等化、便捷化、精准化,让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果实实在在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推进邻里中心建设。坚持补短板和优功能相结合,持续推进“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全面配套教育、医疗、助老、商业、文体 5 类服务形态及若干衍生业态,打造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在试点建成 42 个“1+5+X”社区邻里中心基础上,2020 年建成不少于 150 个邻里中心,逐步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

  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全市统一的“公安政务服务云”平台,重构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刷脸办等公安政务服务体系,推进公共

 服务事项凭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一证通办”。深化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完善 12348 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持续推进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法律服务。开展“六多合一”集成审批改革和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全市 90%以上的村(社区)可直接办理或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不低于 90%。

  推进政法基础建设。完善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试点工作,推动全市政法部门刑事案件线上流转,促进案件数据在政法部门之间互通共享和集成应用。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司法等建设。加大“两所一庭两中心”等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全市 153 个基层派出所达标创建工作。2020 年底前,完成火车南站、梦时代、滕王阁、徐坊、赣铁九龙府、西客站 6 个一级警务站建设任务。

  平安建设精品工程

 我市将聚焦解决市域社会治理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扩大平安建设覆盖范围,丰富形式载体,积小安为大安,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础。

  推进平安小区建设。在巩固已建成 565 个智慧平安小区的基础上,力争 2020 年底前实现全覆盖。推进智能人脸识别、智能监控、联动处置、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四大模块”建设,着力实现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与大数据平台关联率 100%,小区治安秩序良好,居民安全感指数不断提升。

  推进平安校区建设。完成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雪亮工程”结构化探头改造建设,推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花朵护卫工程”,提升学校、派出所、综治中心预警联动、高效处置能力,防范校园欺凌等恶性事件发生。

 推进平安景区建设。围绕“平安景区”创建目标,积极打造无发案、无事故、秩序好、游客满意的平安景区。聚焦交通秩序、安全防范、应急引导、便民服务等关键环节,打造若干示范点。

  推进平安交通建设。启动平安交通攻坚行动,大力开展道路危化品运输、水路危化品运输、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安全巡查,建立健全公交、地铁等重点场所安全防范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加强对道路交通秩序及“五车”整治。

  智防提升工程

 我市将围绕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的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整合数据资源,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实战水平。

  推进“雪亮工程”巩固提升。加大天网、地网工程建设力度,达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要求。及时完成到期天网一类探头的升级改造工作,深入推进乡村“雪亮工程”自然村加密覆盖工作。大力开展联网共享建设,推进 60000 路社会视频资源接入工作,实现重点场所、重点区域的视频及车辆数据联网接入。深入推进智能应用建设,借助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现代技术,加强“雪亮工程”的多维感知能力建设。

  建设“昌通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深化“昌通码”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实现窗口业务“码上办”。通过“昌通码”精准管控流动人口、出租房、网约房、重点车辆、重点单位等,实现社会治理要素“码上管”。拓展服务供给,力争 2020 年底开通“码上游”“码上学”“码上行”等相关业务,打造“一码通城、事事畅通”的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平台,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

 推进南昌市数据共享和开放一体化平台建设。聚焦社会治理要素数据化、治理数据标准化,对全市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梳理、分类编目,发布《南昌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打破数据壁垒,到 2020 年底,构建全市统一的政务资源数据中心及共享基础数据库,实现社会治理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建设“城市大脑”,实现“一网感知全市、一键指挥联动、一号智享服务”。

  风险防范工程

 我市将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确保市域社会面大局平稳。

  全方位维护政治安全。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建立反奸防谍责任体系,健全研判预警工作机制。深化反恐怖斗争,完善反恐侦查打击合成作战模式,建立市级重点目标联席会议制度,规范重点目标涉稳风险评告,推动反恐怖重点目标、公共场所防范能力建设,组建反恐预案库和专家库。深化反邪教斗争,推进“火眼防邪”工程,组建市级“反邪教警示教育宣讲团”,实施百名教育转化能手培养计划,开展第五届“百镇千村”警示教育活动,最大限度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领域风险。

  全覆盖排查化解涉稳矛盾。建立全市社会稳定矛盾问题信息库,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持续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固化重大敏感时期情报会商、安全稳定风险协调防范专班运行、涉稳突出问题分类归口处理等工作机制。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公共安全生产责任。

  全方面坚持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十百千万”行动部署,全面加强线索核查、复核力度,确保现有涉黑涉恶举报线索清仓见底;加快涉黑涉恶案件起诉审判进度,确保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超过 90%;深入开展“百日追逃”专项行动,2020 年 9 月底前目标逃犯全部到案;深化“打财断

 血”“打伞破网”工作。持续推进“一案一整改”工作,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各类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维度加强网络安全。完善互联网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加强政法网军、网络文明志愿者等队伍建设,健全网民监督举报机制,建设有关部门依法监督、多主体协同参与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深化网安警务室等建设,加强网络监督,推进实名登记。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深入打击整治网络贩枪、网络黄赌毒、网络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网络套路贷等网络犯罪,依法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利益链条。

  行业治理工程

 针对行业乱象、乱点问题以及监管漏洞,我市将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健全落实市场准入、规范管理、重点监控等长效机制,健全行业调解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市域行业监管能力。

  深入开展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全力推进社会治安、工程建设、农业农村、水力资源、交通运输、教育、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市场流通、金融放贷、基层建设、民政民生、信息网络等 15 个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健全打击防范黑恶犯罪长效机制,确保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乱点乱象总体得到根治,监督管理防范措施跟进配套,长效常治机制成型入轨。

  全面推动行业调解平台建设。建立“工会+法院”联合调解机制,组织工会“三师”(劳动关系协调师、法律援助律师、健康工程师)开展诉前、诉中调解,参与诉后释法答疑、信访维稳等工作,2020 年底前建成 10 个县区级以上“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健全调解工作体系,2020 年底前完成“智慧调...

篇二:社会工作推进方案

( 街道) ) 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区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民政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在全区 XX 个镇(街道)及经济开发区、绿色建造产业园全面推进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工站)建设。现就我区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21 年 8 月,全区 XX 个镇(街道)及经济开发区、绿色建造产业园全部建立社工站,社工组织入驻运行。逐步打造集民政各项业务、专业社工于一体的新型基层民政综合平台,培育扶持一批基层民政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带动实施一批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加快民政专业化进程,使基层民政服务内容更加丰富、资源更加多元、水平更加专业、能力全面提升,探索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社会工作服务品牌。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民为本。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理念,着力补齐短板提升基层民政经办能力,优化便民利民服务,将各项民生保障政策落到实处,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坚持探索创新。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畅通社工组织参与民政领域职能转型升级渠道,加强本土专业社工组织发展,提升基层民政工作社会化、专业化、本土化水平,创新民政服务工作体制。

 (三)坚持统筹兼顾。立足镇(街道)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稳妥有序推进社工站建设,以社会救助经办服务项目为基础,适时将养老服务、留守儿童关爱困境儿童保障、社区治理及其他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进行融合,逐步拓展社工站的服务内容,全面提升镇(街道)民政服务能力。

 (四)坚持规范管理。在项目建设中,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规范操作,建立对购买服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督管理制度,主动接受纪检监察、财务审计和社会舆论监督,确保服务质量和成效。

 (五)坚持部门协同。社工站项目由区民政局牵头负责,各镇(街道)参与配合,统筹推进站点建设、政府采购、服务管理监督评估等事项。

 三、职责分工 (一)区民政局职责。加强对政府购买民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绩效评估,统筹安排全区镇(街道)社工站服务服务项目实施,督促、指导承接主体严格履行合同义务,按时保质完成相应的服务招标;支持、引导承接主

 体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优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镇(街道)职责。镇(街道)负责提供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办公和服务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和服务设施,加强对社工站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管,定期向区民政局反馈项目执行情况。不得将不属于镇(街道)民政职能范围以及应当由镇(街道)政府工作人员直接提供的保密事项、行政行为、管理以及服务事项移交给社工办理。

 (三)承接组织职责。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基本情况、专业资质、年度财务报告、社会服务经验等相关信息。按照要求向镇(街道)社工站派驻符合要求的社工,加强组织内部管理和能力培训,建立合理的薪酬保障体系,保证社工队伍的的稳定和发展性。依法依规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定期向民政部门报告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并接受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建设标准 (一)建设范围 全区 XX 个镇(街道)及经济开发区、绿色建造产业园均建立 1 个社工站,由镇(街道)及经济开发区、绿色建造产业园提供工作场所和必要的办公设施,区民政局统一组织购买社工机构服务。

 (二)硬件设施

 1.场地选址。社工站场地选址应充分结合镇(街道)民政工作办公服务位置,坚持便于协调管理、就近服务民政的原则。

 2.场地面积。社工服务站可利用室内场地面积在 40 平方米左右,配备消防安全、无障碍等设施,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温馨舒适,符合公共场所安全及卫生等相关规定。区民政局根据各镇(街道)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合理规划。

 3.功能设置。社工服务站原则上必须有独立的办公、接待、个案辅导、小组工作(培训)等功能场所。如镇(街道)存在办公用房紧缺或无法提供独立社工站服务场地的,可将接待、个案辅导、小组工作(培训)等服务功能与现有的便民服务大厅、会议室、儿童关爱中心等共享共用。

 4.设施配备。社工服务站要配备必须的办公设施和设备,包括单独的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空调、通讯网络、办公文具以及开展个案辅导(或心理咨询)、小组工作(培训)等所需服务设施。

 5.统一标准。全区镇(街道)社工服务站严格按照“五个统一”标准,即 LOGO 标识统一、门牌悬挂统一、功能格局统一、墙体版面统一、社工服装统一,开展标准化建设。

 (三)制度建设 1.场地管理制度。制定场地(含各功能室)使用与管理制度,对场地的使用、管理(含安全与卫生管理)、维护等

 进行规范,明确各方权责。

 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包括岗位责任、薪酬、考勤、绩效考核和人才培养等内容的管理机制,确保权责明确,工作标准和内容清晰,薪酬结构合理,考勤管理规范、绩效考核科学,人才培训系统完善。

 3.服务质量内控制度。建立动态的调研、需求评估与服务项目策划机制;建立服务项目过程管理机制、内部成效测评及总结机制;制定规范化操作流程,依据程序有序开展服务。

 (四)人员配备 社工站社工由承接服务的社工组织按照项目要求面向社会公开进行招聘,并签订聘用合同。

 1.组织架构。由镇(街道)民政工作负责人兼任站长,负责对社工服务站的日常管理和统筹安排 2.专业社工。镇(街道)社工服务站的社工由承接服务的社工组织负责招聘、录用、安排和调换。

 3.配备额度。每个镇(街道)社工站根据民政服务事项,并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配备专职社工。

 4.聘用条件。社工站社工岗位资格条件为: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 35 周岁以下,政治素质好、热爱民政事业、身体健康、无违法犯罪和不良信用记录,对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社会工作及其相关专业毕业人

 员优先录用,同等条件下镇(街道)本地户籍人员、民政对象、低收入户及其家庭成员优先录用。

 5.工作职责。协助镇(街道)民政工作人员开展基层民政相关业务工作;按照项目要求开展相应的社会工作服务。

 (五)运行管理 社工站实行“双重管理”,即:社工站站长由所在镇(街道)民政负责人兼任,加强对驻点社工的日常考核、业务指导以及服务过程中的协调管理等;承接服务的社工组织负责驻点社工的招录聘用、能力提升、专业督导等。区民政局负责绩效考核、督查评估等。

 五、服务内容 社工站服务内容前期暂以社会救助经办服务项目需求为主。其他民政领域其他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根据项目要求开展服务事项。

 (一)社会救助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指协助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经办过程中的对象排查、家庭调查、政策宣传、绩效评价等工作,对社会救助对象开展照料护理、康复训练、社会融入、能力提升、资源链接等服务。

 (二)社区建设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指协助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培育志愿服务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基层“三社联动”机制,推进

 “三社联动”融合发展。

 (三)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指协助开展对留守(空巢)、独居、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和巡访,排查和统计老年人基本情况,精准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

 (四)儿童关爱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指配合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庭随访和对象核查,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庭开展监护法制宣传、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隔代教育能力建设等。

 (五)其他民政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指开展社会事务等领域社会工作,为民政服务对象提供情绪疏导、精神抚慰、资源链接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服务。

 六、组织实施 (一)制定服务计划。承接服务社工组织,需制定社工站项目年度实施计划,计划应包含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预算、项目内容和禁毒、服务质量和树立标准、绩效评估等内容。

 (二)落实购买经费。社工站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由区民政局按照相关政策文件具体测算和安排,从区福彩公益金中列支;其他项目运行经费按照对应要求执行,从相应渠道列支。凡是涉及到镇(街道)基层民政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项目均纳入社工站管理范畴。

 (三)实施政府采购。社工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由区民政局统一组织实施。镇(街道)在区民政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同步推进政府购买基层民政服务。承接服务的主体为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成立的社会工作类社会组织。

 1.具体购买方式:区民政局按照政府购买服务采购规定,组织招投标工作,确定承接服务机构并签订服务协议。协议签订后报市民政局备案。

 2.服务协议签订:区民政局为服务购买方,承接机构为服务提供方。协议应明确服务内容、目标任务、服务要求、绩效评估违约责任以及各方权利和义务;明确因政策性原因造成经费短缺不能按期拨付的,承接机构不得擅自终止服务;明确因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力,可变更或解除服务协议。为确保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服务协议原则上以 3 年为一个周期,周期内一年一签。年度评估合格后续签,评估不合格的终止合同,另行招标从新确定承接机构。

 3.经费拨付方式:项目服务经费拨付原则上分三次拨付,即合同签订后拨付 40%,中期评估合格后拨付 30%,项目结项评估合格后拨付 30%。

 (四)开展驻站服务。承接服务的社工组织在签订协议后的 1 个月内将驻站社工安排到镇(街道),并组织社工开展服务。承接机构按时向区民政局提交工作报告。

 (五)组织绩效评估。社工站项目采取全程跟踪评估的

 方法进行考核评估。

 1.评估方法:每月进行一次月考核,三个月进行一次中期评估,半年后进行一次结项评估,同时不定期进行督查。月考核由镇(街道)进行考核评分并上报区民政局;中期评估由承接服务社工组织向区民政局递交工作报告,经镇(街道)填写评估意见后报区民政局,区民政局组织人员进行评估;末期评估由区民政局在镇(街道)评估意见的基础上,邀请专家或第三方进行评估,同时抽取一定数量的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最终按照镇(街道)40%、第三方评估40%、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 20%进行综合评分。

 2.绩效运用:加强考核评估结果的运用,建立社工组织准入、清退机制。在项目服务中,承接服务社工组织连续两次月考核高于 80 分低于 90 分的,或中期、末期评估高于 80分低于 90 分的,限期督促整改;如未能在限定时间整改到位或低于 80 分(含 80 分)的,立即清退并依法解除合同,三年内不得承接同类服务项目。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民政局成立社工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整合民政系统各类资源,全面协调财政、镇(街道)党委政府,实施“六个统一”,即:统一资金管理、统一资源调配、统一项目编排、统一政府采购、统一服务监督、统一绩效评估,确保社工站

 建设取得实效。

 (二)培育社工机构。各镇(街道)要进一步推进社工人才队伍发展,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一批具有较强项目管理和自治自律能力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其参与社工站的建设。

 (三)落实经费保障。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社工站建设、购买服务等所需经费由区民政局测算,从本级福彩公益金中统筹安排。

 (四)保障社工待遇。承接服务的社工机构要严格按照项目资金使用规定,做好派驻社工的薪酬保障工作,及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积极争取服务项目提高社工待遇。各镇(街道)要做好派驻社工的后勤保障工作,解决好其工作期间的就餐、居住等生活问题,同时可将派驻社工纳入本镇(街道)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确保社工队伍的稳定。

 (五)严格绩效考核。针对社工服务站项目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对购买项目的服务质量和资金使用等绩效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选择承接服务组织的重要依据。建立清退制度和应急预案,对在服务过程中考核绩效差的社工机构要及时终止合同予以清退,对存在违反合同、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社工机构要从严处理,不但要按照规定终止合同,同时还要将其纳入购买民政服务项目黑名单,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参与民政系统内所有服务项目的购买。

 (六)加强舆论宣传。各镇(街道)要加强对社工站建设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及村(居)宣传栏等媒体阵地,广泛宣传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意义,做好政策解读,加强正面引导,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

篇三:社会工作推进方案

3 篇 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推进更高 水平平安建设,根据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措施》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 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考察时关 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 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重 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聚焦追赶超越目 标,践行“五个扎实”,落实“五项要求”,以改革创新的 思路,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市域社会治理 现代化,着力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精准精细精致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决特色、区域特

 点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全力捍卫政治安全,着力维护社会安定,有力保障人民安宁,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平安和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不断增强全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组织领导。县镇党委、政府要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和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承担分管范围内的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工作任务及分工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健全完善党委领导社会治 理体制机制,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有关重大问题,把社会风险防控贯穿规划、决策、执行、监督各领域各环节, 推动社会治理融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政统揽、部门协同。注重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从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入手,从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着力,打造多部门密切联系群众、亲情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

 3、坚持实事求是、创新引领。根据本地区经济状况、 人 口规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深化平安建设的实际需求,顺应社会治理发展趋势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因地制宜整合现有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打造既充分发挥作用又具有尚村镇特色的工作平台。

 四、改革的重点内容

 (一)诊断社会问题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前提。

 相比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我们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这些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究其根源,部 分在于我们在社会治理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中缺乏对现实 社会问题的准确研判,为进一步巩固现有优势、补齐短板、 提升增量、盘活存量、实现转型升级。

 1、扩大服装加工群体规模。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 这一黄金机遇期,充分发挥尚村交通便利、市场辐射力强、 交易品种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大等优势,对接京津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加快建设裘皮服装服饰加工园区,把尚村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裘皮服装加工制作中心和批发零售中心。

 2、 优化养殖、改良品种。通过“科技+龙头企业+养殖

 户”的方式,引进国际优良品种,进一步改进养殖技术,提高皮毛品质,增加养殖收入。同时,大力推行国际标准化养殖、规范化取皮屠宰,正确引导养殖场、养殖户的对动物致死、取皮、胴体利用行为。目前,华斯公司正在积极运作,引进丹麦优种貂种事宜,宝来金康公司正在从事 动物胴体中提取紿醇的研发。

 3、 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功能,统筹市场功能分区、治安和物业管理;进一步完善毛皮产业信息中心功能,及时发布最新皮毛资讯;对接中国皮革协会和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编制并发布毛皮价格指数,引导企业、养殖户规避风险,增加收入;加大城管中队执法力度,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增强尚村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1、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党组织建设,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尚村镇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切实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积极推进基层社区建设,培育和扶持人民调解、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完善村民自治,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

 治良性互动。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增强服务能力。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加强道路、给排水、环境卫生、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尚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达到小城市标准,为尚村镇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城建设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 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加大对尚村镇科技、教育、文化、卫 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和健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 障工作平台,支持尚村镇社会保障机构、人力资源市场、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制 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探索城乡养老 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办法。

 改进服务方式。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 心,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注重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采取政府采购、合同外包、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市场化。进一步落实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健全服务代理网络,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

 (三)深化农村社会治理“四个覆盖”:把继续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四个覆盖”,擦亮“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县” 品牌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载体和 制度化平台,秉持“互联网+社会治理”的创新理念,实现 “四个覆盖”和“四级服务平台”的高效对接和有机融合, 推进“四个覆盖”农村社会治理的紧密型、服务型、主动型、多元化、常态化“三型两化”建设,全面创新“党组织、民主组织、经合组织、群众性平安组织”四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机制,为省市乃至全国农村社会治理探新路、做典范。

 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要建立服务型党组织,优化基层党 组织设置,吸纳农村各类能人,建立健全党建网格化服务制度,全县服务型党组织达到 100%;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村民自治平台,遵循“三议一行一 监督”的村级民主运行新机制,做实村代会、村监会,完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加强村民监督组织化专业化建设,民主组织相关人员要积极参与村服务中心和平台工作;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全覆盖要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济协会进行资源整合,提质降量,大力发展具有电商特色的合作组织,带动全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民网下生产、网上销售;群众性平安自治组织全覆盖要充分发挥“3+1”综治维稳组织的作用,依托综治中心和四级服务平台,研究探 索站区组队收集社情民意的工作机制,抓好信访排查和矛 盾纠纷调处。

 到 2017 年底,“四个覆盖”农村社会治理的 紧密型、服务型、主动型、多元化、常态化“三型两化” 目标初步实现,努力打造“互联网+农村社会治理”的升级 版;到 2020 年底,全面实现“三型两化”目标,“互联网+ 农村社会治理”的升级版全面实现,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更 加科学严密,农村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

 关于落实好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表态发言 社会市域治理是新时期实现**县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牢牢把握,就可以起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镇地理位置特殊,是县城所在地,下辖有 x 个行政村,其中 x 个城中村,x 个城外村,可以说是“市域”到“乡村”的承转之地,是落实社会市域治理工作的攻坚之地。**镇会高度重视,带头做好此项工作。

 一是思想高度重视。将社会市域治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政治任务,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门研究,压实责任、齐抓共管。推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确保社会治理的常态化良性发展,为“三创四建”工作保驾护航。

 二是强化信访稳定。每周一邀请律师到**镇综治调解大厅为群众答疑解惑,每周进行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每日由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到信访大厅接访,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吸附、解决在当地,将传统的矛盾“中转站”变为问题“终点站”。同时充分发挥“三位一体”调解模式的优势,把党支部、党员先锋队的作用发挥到村级公益事业兴办、村级重大事件决策等工作中,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矛盾,争取全镇无访村数目达到 x%以上。

 三是强化综合服务。改变传统乡镇“一把抓”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好**镇综合服务中心作用,将上级下放的审批

 职能、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公开到位,执行落实到位,让城乡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同步健全公共服务评价机制,切实将评价的“表决器”交到城乡群众手中,倒逼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让优质资源、优质服务从城区“高地”流向农村“洼地”。

 四是强化管理引导。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治理网格,利用好乡镇综合执法队的执法力量加强统一管控,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严厉打击,形成肃正之风;利用好线上线下双通道进一步加强对上级政策、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逐渐实现城乡跟风随俗向守规守法的民风转化。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个人学习 发言 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通过认真自学我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谈几点感受,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

 优势,首要的就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得到了最为深刻的证明。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党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各级党组织必须加强和完善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基点,以解决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为着力点,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形成共建共制共享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平安中国建设水平。

 一是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作为首位工程。构建党绝对领导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机制,深化反恐怖反分裂反邪教斗争,铲除影响政治安全的土壤。二是把加强校园周边安全

 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坚持依法严打方针,打、防、管、控、建并举,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校园周边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开展专项斗争为牵引,着力治乱点、补短板、除隐患。三是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作为控制性工程。坚持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有效化解历史遗留积累存在的问题,着力管控新形势下出现的增量问题,坚决遏制变量问题。四是把保障校内安全作为底线性工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长效机制,织密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内安全网,从最突出的问题防起,推动校内安全治理模式,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转型,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创建社会治理体制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等政治优势,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推荐访问:社会工作推进方案 社会工作 推进 方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协多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10242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