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协多文秘网>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 > 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7篇

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7篇

时间:2022-12-21 09:15:04 来源:网友投稿

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7篇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平定县人民政府12021年年212月 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

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7篇

篇一: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平定县人民政府1 2021 年 年 2 12 月

 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1 -目 录第一章 锚定“转型出雏形” 绘制美丽平定发展新蓝图………1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就………………………………………1第二节 “十四五”发展环境………………………………………9第三节 指导思想…………………………………………………11第四节 发展定位…………………………………………………13第五节 发展目标…………………………………………………14第二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全面催生发展新动能……………19第一节 完善区域创新生态………………………………………19第二节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20第三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22第四节 完善创新支持体系………………………………………24第五节 厚植一流创新文化………………………………………26第三章 实施转型发展战略 构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新格局…26第一节 打造全国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基地………………………27第二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8第三节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30第四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33第四章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35第一节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35第二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36第三节 健全城乡融合体制………………………………………38

 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2 -第五章 实施农业“特”“优”战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39第一节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40第二节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42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45第四节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47第五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48第六章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城…………50第一节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50第二节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52第三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53第四节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55第七章 实施文旅兴县战略 实现文化旅游繁荣发展…………56第一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57第二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59第三节 实施全域旅游战略………………………………………60第四节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62第五节 健全文化旅游产业体系…………………………………64第八章 聚焦高质量转型发展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66第一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66第二节 深化能源革命改革………………………………………67第三节 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68第九章 聚焦融入新发展格局 打造阳泉向东开放先行区……70第一节 打造阳泉向东开放先行区………………………………70第二节 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71

 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3 -第三节 增强消费主引擎作用……………………………………74第四节 提高开放水平…………………………………………75第十章 聚焦民生短板弱项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78第一节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79第二节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79第三节 提高教育发展水平………………………………………80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82第五节 提升全民健康水平………………………………………83第六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86第十一章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聚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87第一节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87第二节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89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89第四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91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92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92第二节 夯实项目支撑……………………………………………93第三节 建立监测机制……………………………………………94第四节 完善考评体系……………………………………………94

 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1 -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 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平定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0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我县未来五年转型出雏形的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展望 2035 年远景目标,是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引导市场主体的行动指南。第一章 锚定“转型出雏形”绘制美丽平定发展新蓝图“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我县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人人谋转型、百业蹚新路”的发展思路,全力创建“三县两基地”,实现“三化三提升”建设目标,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第一节 “ 十三五 ” 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

 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2 -情严重冲击,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市委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要求,砥砺前行、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县经济增长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 84.7 亿元增长到 114.7 亿元,年均增速为6.25%。累计实施重点项目 310 个,完成投资 400 多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 4.83 亿元增长到 5.1 亿元,年均增长 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 26.7 亿元增长到 31.75 亿元,年均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 32.78 亿元增长到 53.1 亿元,年均增长 10.1%。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 1599 万美元增长到 3089万美元,年均增长 14.08%。粮食生产稳定增长,2020 年粮食总产量突破一亿公斤。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趋向集群化、链条化、绿色化发展。“十三五”末,煤炭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39.5%,比“十二五”末下降 20.4 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26.6%,比“十二五”末增加 15 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1.4%,比“十二五”末增加 8.55 个百分点,阳中新材气凝胶、益智透水砖、星火恒源氧化钙等一批具有转型带动作用的工业项目落地投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

 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3 -重为 28.5%,比“十二五”末增加 15.6 个百分点。新材料产业链延伸发展,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风光储能互补工程有序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港开工建设、蒙牛双业融合物流园被省发改委授予省级现代化服务业集聚区,为打造晋东商贸物流引领区奠定坚实基础。康养休闲、文化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城乡融合稳步推进。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新建路、北大街、自强路、嘉美路等道路相继建成。义平路游园景观集群、宪法广场、双拥公园等游园投入使用。供热、燃气、污水、自来水等各类基础设施管网改造173 公里。县城燃气覆盖率达到 98%,县城供热覆盖率达到 92%,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 90%,县域空间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县城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率从 40%提高到 46%。集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完成“七道七治”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等重大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交通、水利、电力以及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国家 5A 级标准。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推开,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905 家,家庭农场 91 家,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村。“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数量达到 83 个。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污染问题,先后完成了前社、中社、鹊山等 7 个村的生活污水管网

 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4 -建设工程,四家煤矿矿井水扩容提标改造工程,10 家社会加油站防渗池、油罐改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显著减少,总量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64.5%。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实现全覆盖。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了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累计营林造林 14.18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27.1%。完成水土流失治理 23.6 万亩。严控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依法依规取缔违法“散乱污”企业。建设中国传统村落 34 个、省级美丽乡村 15 个。实施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工程,“煤改气”“煤改电”“煤改醇”共完成 89906 户,均超额完成任务。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持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切实抓好推进、服务、争取、储备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实施各类转型项目 305 个,阳中新材气凝胶、贝特瑞高端人造石墨、星火恒源活性氧化钙、中能建投 100 兆瓦风电等一大批工业新项目、好项目建成投产。娘子关全域旅游开发建设、国道 307、207 线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平定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大楼、第二中学校新建教学楼、宿舍楼等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竣工。开发区承载能力持续提升,2020 年开发区综合排名全省第 27 名。开发区特色产业集聚区获得省发改委评审通过,列入全省第二批特色产业集聚区。要素保障力度不断加大。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推进,“承诺制+标准地”改革效果明显,全县建成标准厂房 18.82 万平米、打造平台 5000 亩,一批重点项目做到“拿地即可开工”,一批项目实现“拎包入住”。

 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5 -改革创新全面深化。

 。充分发挥开发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 “削峰填谷”、“三化三制”、“管运分离”以及“承诺制+标准地”等改革成效明显,优质生产要素进一步聚集。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新突破,26 家县属国有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革,“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全面完成。县乡医疗改革扎实推进,实现了行政、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大力培育创新生态,全县经上级认定的众创空间达到 6 个,其中国家级 1 个,省级 2个,市级 3 个。现有创业孵化基地 2 个,创业园 1 个。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共 5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1 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走在全省前列,“3+N”协同双创模式受到高度评价,被列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 6 个示范基地之首。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近万平米的新政务大厅投入使用,政务服务信息化、“一站式”比率等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全力推动“容缺受理”等一批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效。党政机构改革、财税金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取得新成效。民生事业不断进步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八成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民生支出,五年来办成了 21 件重大惠民实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5.65%和 7.46%。脱平攻坚决战完胜,全县 11532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42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扶贫系统数据质量在全省 45 个非贫困县中位居前列。低保、医保、养老、救助等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标准持续提高,“互联网+社保”服务平台运行良好,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互联网 APP 认证全覆盖。城镇新增就业超过 2 万

 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6 -人,1.68 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城镇失业率控制在 4.2%以下。住房保障体系...

篇二: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势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思路

  一、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性

 县是一级最基本和最完善的行政区域,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经济总量看, 整个国家的GD P 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由县和县以下的经济活动创造的, 绝大多数的人口也是居住在县和县以下地域之内, 因此, 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关系到地方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 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或者好的发展思路, 才能从总体和长远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发展次序和相应的政府措施。

 1 . 区域竞争的要求。

 目前, 全国有2 0 5 2 (2 0 0 1 年底)

 个县级行政单位, 每个县都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而面临的市场、 资金、资源等又是有限的, 特别是随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整合, 县与县之间的经济竞争必然会加强, 这就要求各个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 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竞争战略。

 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确定发展战略, 形成特色经济,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 长远发展的要求。

 目前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规划, 主导或者优势产业的确定没能抓住自己的特色, 要么简单地模仿其他县的发展, 要么闭门造车, 没能将县域

 经济的发展, 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大市场中, 寻找发展机遇。

 基本是一届领导一个发展思路, 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3 . 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县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 比如, 前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对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的发展, 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只有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 发展战略, 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排除或避免各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扰动。

  4 . 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将由全能政府角色中退出来, 凡是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政府就不参与; 凡是企业能办的事, 政府就不干预; 凡是中介机构能办的事, 政府就不包揽。

 政府的工作应该主要是从战略层面进行科学规划, 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指导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

 因此,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应该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规划基础上, 重点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引导和扶持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程序

 县尽管是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 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 人口和就业问题、 城市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

 因此,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必须建立在系统性、 综合性、 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理念基础上, 设计规划程序

 和规划蓝图。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一是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现状; 二是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的编制; 四是监控和跟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 并且及时调整有关内容。

  1 . 现状分析阶段。

 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 要系统和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与趋势、 实力与潜力、 优势与劣势、 挑战与机遇等各方面, 为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详细提纲和具体内容做好准备。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

 本县在全国或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判断;

  (2 )

 本县的人口、 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3 )

 本县发展的优劣势、 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及潜力剖析;

  (4 )

 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实力评估;

  (5 )

 本县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

  (6 )

 本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 . 目标确定阶段。

 在对本县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基础上, 立足于“现实” 和“未来” , 按照动态和发展的观点, 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等。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 其准确或者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

 因此, 战略目标的

 确定要广泛征求内外专家、 公众以及地方各级官员的意见, 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 可以提出多种方案, 供规划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选择和决策。

  3 . 具体内容编制阶段。

 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构建适合本县经济长远发展目标的产业结构体系, 做好各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专题论证, 并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思路。

 最终完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总报告、 各行业发展战略分报告、 县域重大问题专题论证报告等。

  4 . 监控和调整阶段。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是实现所规划的战略目标。

 因此, 要使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必须要求总体战略部门、 各行业制订出相应的战略实施方案, 把战略的基本思路、内容和主要指标体系分解成年度计划或5 年计划, 并确保各方面年度计划和规划相协调。

 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 当地实施部门、专家和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反馈规划存在的问题, 并能够及时调整和解决问题, 以保证发展战略在动态中提高和完善。

  三、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的内容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编制内容涉及多方面, 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战略定位、 战略优势、 机遇与挑战、 战略指导思想、 战略原则、 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 战略产业、 战略布局、 战略方向、战略措施、 战略决策等。

  1 . 县域经济发展定位。

 定位是准确确定该县在全国、 省、 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 发挥的作用、 承担的功能等。

 县域经济发展

 定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有层次性, 由大而小层层定位;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 不拘泥于当地的资源情况, 即跳出本县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要进行分类定位, 即经济性质定位、 社会功能定位、 科技文化定位、 发展阶段定位等; 四是要准确、 精炼、 全面、 通俗。

  如笔者对河北省黄骅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1 )

 东北亚乃至世界知名的能源输出大港; (2 )

 中国东部地区节水型临海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基地; (3 )

 立足河北, 依托京津, 服务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4 )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两环” 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

  2 .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 经济基础优势、 科教优势、 交通优势、 人才优势等进行全新审视, 分析哪些是绝对优势、 哪些是比较优势、 哪些具有巨大潜在优势、 哪些优势正在丧失或者已经变成了劣势(如表1 )。

 战略优势分析要以动态的、 相对的观点来分析, 在明确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清楚制约因素。

  3 . 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分析一个县发展的机遇, 要立足于该县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背景, 从国家或大的区域政策、 产业政策、 投融资政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等各个方面来发现和把握机遇, 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 机遇越大, 挑战也越大。

 分析挑战重点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 以

 及可能对本县发展带来的压力, 如环境问题、 三农问题、 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等等。

 如我国的许多县城还处在半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的边缘, 这应该说是一种压力和挑战, 但同时也说明,这些县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 仍有较大的可塑性。

  4 .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思想。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制订县域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遵循的宏观原则, 战略指导思想是制订战略规划必须遵循的各项宏观方针政策等。

 如我们可以把某县的战略指导思想按照下列思路来确定:

 即“以对外开放为动力,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以特色经济为依托, 以县城为发展中心, 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

  5 .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经济发展目标, 包括经济总量、 经济增长目标、 经济结构目标、 经济运行质量目标等; 二是社会发展目标, 包括基础设施发展目标、 人口发展目标、 科技教育发展目标、 生活质量目标、 社会保障目标等; 三是资源环境发展目标, 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等。

 按照时间尺度, 每一项具体战略目标又可分为近期目标、 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6 . 支柱产业的选择与特色经济的培育。

 支柱产业是指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主导作用的产业, 一般具有技术水平高、 规模大、 创汇能力和竞争力强、 产业关联度大等特征。

 支柱产业的选择一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支柱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

 而且还要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支柱产业的选择要避免与其他县域产业出现同构现象, 要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 构筑起分工明确和联系密切的特色产业群。

  如笔者针对河北京唐港特征, 提出了京唐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

 一是打造临港工贸型产业结构。

 充分发挥港口优势, 制定各项优惠政策, 积极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 重点培植石油化工、机械、 建材、 海洋生物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发展的偏重型加工业; 通过河北省唐山市北方中心渔港的建设, 带动旅游、 商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打造临港工贸型的产业结构, 实现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构建外向型经济格局。

 充分利用加入WT O 后将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 扩大对外贸易的契机, 积极发挥京唐港腹地广阔的优势, 采取有效的招商方式,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嫁接, 推进海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程。

 三是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港口。

 通过完善港口功能, 提高港口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增强港口的辐射功能, 把京唐港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港口, 真正实现“以港促区” 的基本思路。

  7 .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进行集中投入, 集中建设,以点带面, 全面推进。

 如有的县制订了“工业强县” 战略, 而有的县则制订了“旅游富县” 战略, 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产业化、 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经济

 民营化等“四化” 战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加以落实。

 笔者针对黄骅港开发区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

 即港口牵动战略、 大项目拉动战略、 物流中心促动战略、 外向型带动战略。

  8 .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模式。

 战略布局是将战略产业和战略重点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 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配置, 通过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区域竞争力。

 战略布局要根据县的发展布局现状, 结合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 确定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和增长轴线或经济区, 形成点、 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发展结构体系。

  空间发展模式可分为:

 按照空间组合格局可分为据点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 按照县域主导优势又可分为资源开发模式、 区位发展模式、 市场发展模式以及相互间的组合模式,一般根据每个县的发展阶段、 经济特征、 资源情况、 区位优势等选择和确定不同的开发模式。

  9 . 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政策保障是县域经济发展目标、战略产业和战略重点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涉及法律、 经济、行政、 社会等方面的措施和手段。(1 )

 法律手段。

 通过立法程序, 使县域发展规划具有法定效力, 即通过立法形式来实施县域发展规划。

 应及时将县域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 并及时制定相关实施条例, 并且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将县域发展规划纳入法制轨道。(2 )

 经济手段。

 即指运用一系列经济手段, 来组织、 调节和影响县域经济活动, 促进县域发展

 规划的实施, 包括运用政府投入、 设立基金、 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奖励与罚款等经济杠杆、 价值工具、 经济责任制与经济合同等方式。(3 )

 行政手段。

 即指依靠行政组织, 运用行政方式来实施县域发展规划, 依靠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威, 采用行政命令与指令、 规定和下达任务指标等方式, 按照行政系统、 行政层次、 行政区划来促进县域发展规划的实施。(4 )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实施规划的关键, 除在编制阶段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外,通过媒体等大众传播手段广泛向公众宣传, 使公众熟悉规划意图, 将其实施变为公众自觉行动。

篇三: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省全南县总体规划(2008-2030)

 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专题报告

 江西省全南县人民政府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8 年 8 月

  正文 目录 第一章 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简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1. 1 关于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1. 2 如何解读本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第二章 全南县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2. 1 全南县经济发展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2. 2 优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2. 3 劣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2. 3 机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2. 4 挑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第三章 经济发展规律及经验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3. 1 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第四章 近期经济发展的战略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4. 1 全南经济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4. 2 近中期及远期战略目标的统筹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4. 3 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4. 4 主导资本与其他资本的协调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4. 5 支柱产业的发展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4. 6 辅助产业的发展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4. 6 产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第五章 远期经济发展战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5. 1 产业结构调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5. 2 发展循环经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第一章 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简介 1. 1 关于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编制经济战略规划的意义在今天已经广泛为人所认可。

 各种经济组织, 以及各级政府, 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在纷繁复杂的经济发展历程中, 认识自我与把握未来的重要性。

 这是一种很切实的需要, 因为只有当人们感觉到自己能正确理解自身所处的时空维度以及对未来的变化具有掌控能力的时候, 才能对当下和未来充满信心。

 但这不是一件轻易可以实现的事, 至少有几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我们是什么”,“我们将是什么”,“我们该是什么”, 即我们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 如果我们不改变, 那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我们做出改变, 那什么样的目标是合理有意义的, 怎么做才能实现。

 战略规划的目的,即是要尝试回答这几个基本问题。

 但是一定要意识到的是, 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是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笈, 不可能做到一次修炼就让人明白所有的问题。

 战略性的思考是一种本源性的思考, 如同哲学对于自然科学的意义。

 也许这一阶段的思考无法解决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但跨越这一阶段的思考将同样让下一阶段的筹划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同时, 人类将“战略” 这个军事词汇应用到经济发展领域主要也是在二战以后, 人类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预测还无法像对自然科学的认识那样精准, 并且环境与形势的变化在瞬息间完成。

 所以对经济战略规划的认识, 应该建立在以下几个基本前提之下:

 1.

 战略规划是一份系统的行动指导框架。

 经济战略规划的研究制定目标不是为经济社会描绘“终极蓝图”, 而是使当前的决策具有未来性, 使战略规划成为行动指导的框架。

 我们对于未来的预测不可能得出极精准量化的数据,甚至是一个范围。

 但是发展的动力要求立刻行动, 而现在的行动一定会对未来产生影响。

 规划的目的即在于平衡这一矛盾。

 将我们现在的状态, 将我们所拥有的基础(在本规划中, 我们称其为“资本”, 这是一个贯穿全文的基本概念), 同时将我们对未来的期望, 进行一次充分缜密的思考, 并将其纳入一个完整合理的系统之中。

 这样保证在未来的政府决策中, 我们的问题都能在一个系统化的框架中思考。

 思考这一政策对于其他因素的作用, 思考这一政策对全局关系的影响, 思考这一政策对于目标达成的意义。

 2.

 战略规划是一个动态推进的过程 战略规划必然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程, 因为国际国内的政治与经济形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进步始终是难以预测的。

 不断根据新的形势修订战略规划, 变更目标, 重新拟定政策是正确实施与推进战略规划的必然举措。

 这就要求政府建立长期推进战略规划的机制, 并有可靠有效的情报咨询机构, 时刻了 解国际国内的局势变化, 适时评估战略规划的执行成果并制定新的行动指南。

 本次战略规划的编制即希望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为全南长期的规划推进提供一个依据和参考。

 1. 2 如何解读本规划 在本规划中, 始终贯穿其中的两个基本观点就是“六资本” 的发展观和“四阶段” 的发展论。

 同时我们以组织框架的形式完整地展现了战略规划的思路结构, 是一个至上而下完整的思考过程, 但在行文顺序上依然有所不同, 需要读者注意。

 “六资本”(资源资本、 环境资本等)

 是以全社会为对象进行分析的基本点要素。

 我们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 针对全南的具体情况, 进行相应的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策略分析。“六资本” 的视角一定是全社会范围的, 而不特别针对某一企业或某一组织。

 例如我们对人力资本的分析, 则注重于分析全社会各企业普遍人力资本素质问题, 并考虑综合的人力资本积累策略。“四阶段” 则是以全社会为对象进行分析的基本线要素。

 这一理论包括了对当前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

 并且结合了“六资本” 的观点进行统一的分析。

 下页的框架是对整个战略规划的思考过程, 展现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前后进程, 同样也是我们建议全南县政府在未来重新制定战略规划时的一个参考逻辑。

 框架内的要素都会在下文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但论述的顺序不一定按照框架至上而下的顺序展开, 而是更加注重辅助读者对本文的理解。

 所以我们会首先分析全南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章), 并对本次规划所依靠的理论基础进行阐释, 并适当运用该理论解释已有的发展经验(第三章)。

 而后在近期的规划中对理论基础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近中和远期的战略目标, 并注重两期目标的统筹与协调。

 在此基础上, 制定全南的产业体系(主导、 支柱与辅助产业), 并包括相关发展策略和支持体系(第四章)。

 最后是对远期的战略规划的相应解释(第五章)。

  希望本次战略规划的编制对于全南县的进行科学理性的经济发展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也希望奋战在全南各条经济战线的先进人士对本规划提出评批与指正。

 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框架

 全南县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 在赣南三县中形成独特的经济吸引力 在赣粤边境地区形成一定的经济号召力 尽早完成资本的基本积累 要素推动阶段 环境资本 金融资本技术资本资源资本 人力资本可流动可再生资本不可流动不可再生资本 区位资本资本的原始积累必然是全方面的, 但也必然以若干种资本积累为先导。环境资本开发潜力 金融资本开发潜力技术资本开发潜力区位资本开发潜力资源资本开发潜力 东莞 模式 港台海外资本 环境污染 低廉劳动力 温州 模式 民间资本 环境污染资本 低廉劳力资本 优质人力资源 先进技术 中关村 模式 已有成功经验 全南的实证分析 矿产资源 林产资源 旅游资源 城市品质 交通条件土地价值人力资本开发潜力产业发展策略 资本积累策略 经济发展定位近期定位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可循环发展 (循环经济) 投资推动阶段 资源型资本是全南完成工业化基本积累的重要基础, 在未来十年来应该得到各方面的全力支持。远期定位 产业发展体系 在逐步加快工业化原始积累的过程中, 要同时酝酿社会的产业转型。

 为下个十年的发展奠定基础。(产业升级)

 本地资金外来资金已有技术比较优势高端人力低端人力发展支持体系

 第二章 全南县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2. 1 全南县经济发展概述 全南建县于 1905 年, 发展历程较短, 2007 年末人口总计 187636 人, 其中非农人口 55958人。

 地区生产总值 18. 3305 亿元, 财政收入 2. 1447 亿元, 人均 GDP10385 元。

 全南县的工农业发展基础都较为薄弱, 还没有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工农业体系。

 矿产加工是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也大力发展出一批制衣制鞋、 机械电子等加工业制造业。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2. 2 优势 全南位于赣州南部, 临近广东, 有较优越的地理位置。

 以钨、 稀土为代表的矿产资源以及以杉、 松为代表的林产资源都较为丰富, 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环境优美, 劳动力及土地成本较低, 具有一定的招商引资吸引力。

 2. 3 劣势 县域经济总量小, 发展水平不高, 产业基础不扎实, 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强, 各个产业难以实现共同发展, 缺少大的产业和项目支撑, 工业类型单一, 科技含量较低。

 全南县地形复杂,境内山地多, 城镇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县内没有国道、 高速公路、 铁路等穿过, 交通联系不便, 对经济发展起步等有一定的阻碍。

 市政基础设施以及综合配套条件不完善。

 2. 3 机遇 珠三角地区由于发展空间的限制已经开始向中国内地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梯度转移, 全南县具备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条件。

 赣州拟定在全南建设的萤石矿赣州区域加工基地。

 国家初步勘定待建的大广(大庆到广州)

 高速公路将从县内经过。

 这些都将为全南的发展带来机遇。

 2. 4 挑战 资源产业科研实力较低, 导致产业的升级与转型难度大。

 制造业的主导产业不明确, 引入机会型产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交通、 能源等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 物流方式单一。

 各项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的资金渠道, 资金来源比较单一。

 快速发展经济的目标同生态保护间的矛盾也是发展的挑战。

 第三章 经济发展规律及经验研究 3. 1 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依据。

 我们在充分全面认识全南的经济发展现状条件的基础上, 更要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中理解经济发展的要义, 理解经济发展所要经历的各个阶段, 理解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和重点, 以此制定适应于本地区所处历史阶段的合理策略。

 在本专题中, 我们以“资本” 为视角描述经济发展的作用因素, 并以“四阶段” 理论解释经济发展的一般历程及特征。

 3. 1. 1 资本视角的经济发展观 应该看到, 二战以后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 在以工业化为主要经济发展动力的世界各国家和地区, 经济发展的特色和成就多种多样, 纷繁复杂。

 但资本, 包括一切可以投入再生产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本, 可以看成是几乎所有市场经济地区主要的发展动力。观测各种类型资本在市场中聚集与流向的变化, 以及资本积累和增长的规律, 是在宏观层面理解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方式。

 今天的社会观念的进步以及人类对社会发展的期待使得我们对于资本定义的外沿有了很大的变化。

 如果我们把一切在经济发展中可以产生新价值的投入和其他所需付出的代价理解为资本...

篇四: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主要目标 力争到 2025 年,全省县域经济总量、产业层次、财政实力均有较大提升,各县(市)竞相发展,实现弱县赶超,强县跨越,县域总体实力整体跃升。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实现 500 亿元、200 亿元、100 亿元以上的县(市)分别达到 20%、65%、9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产业“压舱石”成色更足,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高,商贸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点,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87%以上。财政收入稳健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 亿元以上的县(市)达 87%以上,地方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 75%左右。市场主体增量提质,推动市场主体多元发展,“四上”企业数量稳步增长。财政自给率逐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能力得到提升。

 二、重点工作 (一)聚焦主导产业。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围绕产业基础,梳理确定最具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聚力突破。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国家级现代化示范园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一批主业突出的现代产业园、科技园、特色小镇、产业强镇、“一村一品”重点村。强化品牌提升,鼓

 励打造精品品牌。支持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集约型企业向县域疏解,引导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向县域有序梯度转移。依靠科技赋能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二)突出主体培育。把特色做成规模、使规模成为主导、让主导变成集群。持续推进《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22〕2 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计划(2022-2025 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22〕2 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开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22〕3 号)文件精神在县域落实落地,让市场主体倍增工程、“金芙蓉”跃升行动助力县域经济,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招商签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引进培育“四上”企业,重点发展制造产业和乡村产业等主导产业,对首次落户湖南县域的三类 500 强企业实施招商项目奖励。实施优质民营企业梯度成长培育计划和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提档升级。

 (三)加快园区发展。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聚,纵向拉长产业链条、横向壮大产业规模,发展做大园区带动型县域经济。大力推进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县级培育一批百亿级产业、一批

 十亿级企业,建设一批亿元级项目。创新产业园区管理模式,完善并用好用活“五好”园区考评指标体系。鼓励支持在经济强镇设立产业集聚区,从规划、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共建“飞地经济”。

 (四)促进城乡融合。加速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农业和制造业共性服务需求,支持农业大县聚焦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提升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水平。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纽带的发展格局。

 (五)引导要素集聚。优化财税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省以下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办法,对县域经济发展成效较好且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有力的县,加大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倾斜力度。创新县域金融服务产品,支持城镇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项目。鼓励工商资本到县域投资兴业、创业。加大科技副县长、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选派支持力度。完善人才合作模式,实行每个县(市)至少与一个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支持“人才飞地”,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定期选拔优秀干部到县(市)工业园区、企业挂职或任职。优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分配,切实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和县域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等合理用地需求。

 三、工作路径 (一)成立 一套班子。成立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的省委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农村厅,具体承担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等工作职责。成员单位由省直相关部门组成。各市(州)、县(市)也要建立相应的推进机制。

 (二)出台一个文件。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对各级各部门落实《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湘政办发〔2020〕61 号)等重点政策措施开展“回头看”和“后评估”,有针对性的实化细化举措。

 (三)制定一个考评办法。建立全省县域经济考评体系和办法,考核指标兼顾各地不同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和功能定位的差异,实施分类考核、科学考核,既考核总量更考核增量。对获得表彰激励的先进县(市)给予 1000万元奖励,奖励资金由省财政专门安排,全部用于激励地方政府发展县域经济。

 (四)发布一张排行榜。根据年度考评结果,每年对 86个县(市)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一次排名,通过召开新闻发布

 会,在湖南日报等权威媒体公布。对获得表彰激励的先进县(市)在每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通报表彰。

 (五)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每年选择一个县域经济发展进步较快、成效明显的市州或县(市),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领导点评等形式,推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推动一县一策。督促指导县(市)按照“一县一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找准自身优势定位,明确主攻方向,制定“一县一策”发展方案,并报省委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通过“一县一策”做强做优“一县一业”,努力打造一批综合经济强县、农产品加工大县、绿色食品基地县、生态经济示范县和外向开放活力县。

 (七)吸引一批人才返乡创业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大力开展“湖南是个好地方,就业不用去远方”宣传推介活动。支持各类专业人才、返乡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社会乡贤回乡创业就业,在创业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土地电力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县域“双创”返乡人员稳步增长,每年增长 15 万人,年均增幅 10%左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州)党委、政府要切实落实统筹协调责任,加强对所辖县(市)经济发展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县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主体责任,真正把县域经济作

 为主攻方向和“第一要务”。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细化政策措施,加强工作衔接,强化协同,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二)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推进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解决群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着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和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严肃查处损害县域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以好作风好环境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浓厚发展氛围。各级各部门要打好立体宣传攻坚战,通过报纸上“刊”,电视上“播”,网络上“载”,微信上“传”,集镇上“挂”等方式,不断丰富宣传手段,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要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政策宣讲会,加强政策解读,确保政策直达各类市场主体,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各主流媒体要将县域经济纳入重点宣传范围,每年组织一次专题系列报道,总结推介一批经验做法和典型范例,形成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比学超赶”、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四)提振干部作风。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允许试错,鼓励探索,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附件 2

 湖南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发挥县域经济考核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评范围 全省 86 个县(含县级市,以下均简称县)列入考核评价范围,实行分类考核评价,分类名单如下:

 一类县(33 个)。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醴陵市、邵东市、湘乡市、汨罗市、湘潭县、桂阳县、资兴市、湘阴县、岳阳县、永兴县、攸县、澧县、平江县、华容县、汉寿县、祁阳市、沅江市、桃源县、涟源市、桃江县、临湘市、常宁市、耒阳市、隆回县、衡阳县、冷水江市、石门县、衡南县、宁远县、韶山市。

 二类县(38 个)。道县、衡东县、南县、祁东县、嘉禾县、东安县、双峰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宜章县、衡山县、津市市、茶陵县、洞口县、临武县、新邵县、吉首市、蓝山县、安乡县、武冈市、临澧县、洪江市、中方县、慈利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会同县、辰溪县、新宁县、新田县、安仁县、芷江侗族自治县、炎陵县、双牌县、凤凰县、桂东县、江永县、花垣县、汝城县、新晃侗族自治县。

 重点帮扶县(15 个)。新化县、沅陵县、安化县、邵阳县、溆浦县、龙山县、麻阳苗族自治县、绥宁县、永顺县、泸溪县、保靖县、桑植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古丈县。

 二、考评原则 (一)坚持科学导向、突出重点。引导各县树立高质量发展导向,更加突出绿色创新发展理念,更加突出产业优先发展路径和重点。

 (二)坚持综合考评、公平公正。充分考虑各县发展基础和产业方向,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客观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成效。

 。

 (三)坚持促进发展、强化激励。发挥县域特色和优势,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构建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县域经济新格局。

 三、考评办法 (一)指标体系。将各县当期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税收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5 项指标的总量和增幅作为考评指标。设置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

 水平的否定项。综合考虑脱贫县经济发展实际,对 47 个脱贫县增加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防止农村规模性返贫 2 个否定项。

 (二)指标分值。满分设定为 100 分,地区生产总值的满分分值为 20 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满分分值为 20 分、地方税收收入的满分分值为 20 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满分分值为 30 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满分分值为10 分。指标总量和增幅分值所占比重原则上确定为 4:6。

 (三)指标采集和审核。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 2 项指标的总量和增幅由省统计局审核;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的总量和增幅由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审核;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税收收入等 2 项指标的总量和增幅由省财政厅和省税务局审核;脱贫县的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防止农村规模性返贫等 2 项指标由省乡村振兴局审核。审核认定的指标数据报省委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指标计算和排序。采取无量纲化的方法进行计算,即以指标最大差值(指标最大值减去最小值)为基准值,用县域该项指标的目标值减去该项指标的最小值与基准值相比,得出该项指标的无量纲化值,再将得出的指标无量纲化值乘以指标权重,得出该项指标得分。最后将各项指标所得

 分数累加得出各县考评总分数,并按分数高低进行排序。由省委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统计局负责。

 (五)扣分事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由省委政法委负责,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由省应急管理厅负责,党风廉政建设由省纪委监委负责,单项最高扣分不超过 1 分。

 (六)通报表扬加分项。由各县政府申报,省委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核定。加分总额不超过 4 分。

 四、考评奖励 对年度县域经济考核先进县,由省委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下发表彰激励决定,并给予每个先进县人民政府1000万元激励,激励资金由省财政专门安排,全部用于激励地方政府发展县域经济。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省委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评工作的牵头抓总和组织实施。省委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具体实施,并根据考评排序结果,提出表彰激励意见,报省委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下发表彰激励的决定。考评结果由省委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省委组织部备案。

 (二)建立机制。省委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建立考评联席工作机制,每年召开一到两次考评联席工

 作会议,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县域经济考评工作的要求;沟通、通报有关情况;总结上年度考评工作;研究完善考评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法。

 (三)保证时限。县域经济考核评价每年一次,次年 5月底前公布考评结果并兑现奖金。特殊情况按照考评工作实际情况确定考评工作起止时间。

 (四)严肃纪律。在考核评价指标数据提供、填报及审核过程中,发现弄虚作假、伪造数据、骗取荣誉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奖励资格,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本办法由省委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篇五: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1 -东阿县人民政府文件东政发〔2021〕21 号东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东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东阿县人民政府2021 年 5 月 24 日(此件公开发布)

 - 2 -东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五年,是山东省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聊城市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的关键五年,更是东阿县全面建设“阿胶名城、生态强县、康养东阿”,努力实现在全市“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目标任务的重要五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全县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高水平推进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东阿建设,根据《中共东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东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东阿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 3 -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思路,聚焦高质量建设“阿胶名城、生态强县、康养东阿”,发挥“健康养生独有的产业”优势和“人文生态并存的环境”优势,聚焦产业升级、环境提升、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任务,激发内力、借助外力、凝聚合力,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打造实力、活力、生态、平安、幸福五个东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完成,站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20 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 147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3.6:47.2:39.2,第三产业占比较 2015年提高 12.8 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 13.15 亿元,年均增长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28.3 亿元,年均增长 3.9%。累计实施投资过千万的重点项目 261 个,争取省级、市级重点建设项目 64 个。新增进出口权企业 19 家、境外投资企业 3 家,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 45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1868 万美元,境外投资 1870 万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5210 元和15624 元,年均增长 7.1%、8.4%。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

 。六大产业集群加速成长,阿胶产业集群成为省级产业集群,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大力实施智能化技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阿胶及其衍生品生产智慧工厂获山东省首批智能制造

 - 4 -试点示范项目,胶类中药全流程协调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阿胶糕绿色关键技术开发与系统集成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重点项目。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东阿县纳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20 年全县接待游客 176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10.4 亿元。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4 家、省级以上平台 9 家、单项冠军企业 3 家、瞪羚企业 2 家、隐形冠军企业 1家、质量标杆企业 2 家。有效发明专利从 115 件增长至 250 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 2.82 件达到 6.41 件,有效商标拥有量从 1200 余件达到 6533 件。乡村振兴 扎实推进 。制定了《东阿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 5个工作方案》,提出了东阿县乡村振兴“12345”工作思路。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发展,获批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品”认证个数达到 183 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0 个,成功创建全国标准化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9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986 家、家庭农场 163 家。东阿阿胶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六产示范企业、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东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认定。实施“平清种增改”“双洁”“美丽果蔬园”创建等行动,村居环境大幅改善。513 个经济独立核算村组,均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通过市级检查验收。

 - 5 -改革开放成果丰硕。

 。承担国家级、省级试点 116 项,公安“党建+”、退役军人“建档立卡”等模式在全国、全省推广。取消县级行政权力事项 143 项,公布“一次办好”事项 1173 项,梳理高频一链办理事项 106 项。推出企业开办“4012”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两小时”开办。经济开发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管委会+公司+行业协会”运营模式。坚持“双招双引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理念,全县累计招商引资项目 83 个,实现到位资金 183 亿元,华润医药、鲁商、鲁望、红桃开等世界 500 强、中国百强、行业最强企业落户东阿。拥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7 人,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1300 余名,40 余位院士和“千人计划”专家服务东阿。三大攻坚战 成效显著。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决战任务,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1.74 亿元,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45 个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完成退出。把防控化解金融风险作为全县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共有金融机构 37 家,其中银行类机构 10 家、保险类机构 23 家、证券类机构 2 家、地方金融组织 2 家,政府债务、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总体可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 5 年双下降。深入实施“四减四增”、扬尘治理、工业企业提标升级等专项行动,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 连续 3 年列全市第 1 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城市建成区面积由 22.5 平方公里扩大到 25.5 平方公里。

 - 6 -累计实施重点城建项目 12 个,建设了子建路、建设路、济水街、南湖街等 11 条城市道路,新增排水管网 34.09 公里、绿地面积12.26 公顷、地下管廊 1.74 公里。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 34 个,节能改造老旧小区 35 个。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公安+城管”警城联勤执法。完成农村改厕 48567 户,建设农村公厕 71 处。完成“户户通”硬化村庄 220 个,建设农村公路约 900公里。青兰高速东阿段、高东高速建成通车,聊泰铁路、东阿至东平黄河大桥加快建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十三五”以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2 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8%以内。教育事业取得新的突破,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大班额”问题彻底解决,“全面改薄”圆满完成,南湖行知学校成功申报“教育+互联网”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获批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获授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深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在全市率先建成县级疾控机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县人民医院成为国家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国医院质量(医疗)管理卓越奖。平安东阿、法治东阿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山东省食品安全县、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山东省双拥模范县。国防动员、社会科学、档案史志、对外事务、地震气象、工会、民族宗教、

 - 7 -对口帮扶、妇女儿童、残疾人、革命老区等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回眸“十三五”,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中央和省市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东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破解了许多积累多年的矛盾问题,干成了许多增进百姓福祉的好事实事。实践再次证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领航掌舵,有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县人民的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加快开创新时代东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第二节 国际国内环境呈现新趋势新变化“十四五”时期,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深刻变化既带来严峻挑战,也蕴含重大机遇。总体上,东阿县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大作为。从国际看,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加速深度演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风险超过以往,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减弱,负面影响扩大。从国内看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国家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变,着力挖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以

 - 8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出台落实,支持沿黄地区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东阿县经济社会发展迎来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从省市看,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山东省委省政府聚焦“全面开创、走在前列”核心目标,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全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务实高效的政务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聊城市以“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为目标,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相继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等国家、省发展战略,将极大改善东阿县的发展条件,不断拓宽东阿的发展空间。从东阿县看 ,东阿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转型升级、加速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种积极要素加速集聚,具备了实现由小到大、由大到强转变的有利条件。一是区域战略赋予重大机遇。东阿县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聊茌东都市区等国家省市战略叠加区,借助区域战略发展平台,可以在更广范围集聚利用要素资源,为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政策红利。二是区位交通优势更加明显。济南至东阿高速、聊泰铁路、东阿到平阴黄河大桥、黑龙江路东延至马集

 - 9 -段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建设,东阿作为融入济南桥头堡、省会后花园的交通区位优势凸显。三是产业基础更加雄厚。随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制造业强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实施,东阿县阿胶及阿胶+、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等六大产业集群已经初步成型,为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四是发展支撑不断夯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开发区体制机制率先进行了改革“瘦身”,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发向上、求变求强,干事创业热情高涨,为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同时,东阿县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新旧动能接续不畅,新旧动能转换正处于“空笼期”,“四新”经济规模偏小、比重较低,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新动能尚未形成有效支撑。二是创新能力支撑不足,创新投入产出比不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平台建设滞后,缺乏高新技术成果创新的源头。三是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土地、能耗、水资源等要素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环境容量和能耗空间已达“天花板”。四是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与群众期待尚有差距,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医疗应急物资储备等领域短板,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提升。对此,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提升斗争本领,

 - 10 -强化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第三节 总体要求“ 十四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思路,聚焦全面建设“阿胶名城、生态强县、康养东阿”,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做强做优做大现代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国家级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

篇六: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县 2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2 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要继续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要立足泾阳发展实际,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做强实体经济等政策机遇,鼓足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以“质效双优,赋能奋进”为抓手,实施项目建设年攻坚行动,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四区四园”发展布局,协同融入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根据上年计划执行情况和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预判,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初步提出 2022 年的主要经济指标计划为:生产总值增长 7%左右,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 10%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9%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左右。

 二、重点任务

  (一)狠抓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完善重点项目考评机制、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夯实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抓项目责任

 制,紧盯全年目标任务,着力破解难题,系统抓好项目手续办理、入库入统、资金筹措、施工现场、安全监管、验收考核等各环节工作,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全年实施重点项目 23 个,总投资 96.27 亿元,年度计划 32.77 亿元。二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牢固树立“投行思维”开展招商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在现有特色产业及项目基础上,做足“平台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等文章,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亩均效益突出的高质量项目。加大建设用地、财政金融等要素保障,建立健全企业投诉机制,加大外资企业招引力度,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年引进 5 亿元以上项目 4 个、10 亿元以上项目 2 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35 亿元以上。三是全力争取项目资金。目前初步谋划包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0个,总投资65亿元,债券需求资金 18.6 亿元。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两新一重”和新基建等方面,继续谋划一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事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项目,争取纳入中省市规划盘子,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及债券资金。

 (二)突出创新驱动,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实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争取省市政策支持,建好秦创原•泾阳创新实践基地。深化两链融合,大力实施“12345”工程,逐步建立“政、产、学、研、金”五类要素齐全的创新驱动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引育,力促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以冀东建材、雅泰乳业、神电电器等龙头企业为抓手,以“链长制”助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速培育壮大绿色建材、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和输配电装备、动力传动系统、新型元器件等特色产业链,塑造上中下游全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工业技改升级,不断提升市场主体能级水平。加大规模工业企业培育,确保年内纳规 4 户以上。加快数字泾阳建设,支持 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打造西北地区数字经济样板县。

 (三)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加快“一区两园”建设。抢抓泾阳纳入西安都市圈规划机遇,结合《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和“六个一体化”专项规划,高起点重构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体系,着力打造西咸(共管)泾阳临空都市区,积极融入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以“双城同创”为抓手,实施城建“十大工程”,完善县城功能,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打通城市断头路,加快建设先锋大街南段、文教大道、中心街东延伸段、高泾大道连接线等项目;建成停车场 3 处,预设停车位 400 个,分段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及管线落地、县城主干道路改造、背街小巷改造等项目,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城区口袋公园等项目,提高县城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加强对物业、中介等行业监管,加大对违规经营及非法营运等行为打击力度,进一步提升县城承载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坚决落实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实施西城保障房项目,稳妥化解房地产遗留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泾阳产业新城临空智造园、临空科创园。牢固树立“以亩论英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理念,开展园区亩均投资效益评价,最大限度提高园区“亩产”甚至“平方米”的效益,为高质量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创造条件。临空智造园着力打造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和都市消费 3 大产业集群,加快六环传动、瑞克空调、广核阀门、精密制造产业港等 4 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神电电器一期、嘉瀚机电、朗斯光电以及产业港首批入驻企业建成试投产。临空科创园着力打造科技研发、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加快推动中科科创园一期(含孵化中心、加速中心、科创大厦项目)开发建设,体育公园一期和活动中心项目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滨河路科创园段、滨河路东段、纵一路一期、科创中路东段建成通车。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和消费帮扶。加快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重点帮扶村)建设,强化扶贫资产运营管护,组织开展常态化动态监测,及时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监测对象。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千

 村万户”增收行动为牵引,建设绿色高效“吨粮田”确保粮食安全,攻关高产高效“万元果”提高果品品质,培育发展百万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做强做优县域特色产业。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吨粮田”1 万亩以上。创建万元果攻关园区 3 个,建设 220 亩高标准阳光玫瑰葡萄示范园区 1 个,完成“泾阳葡萄”地理标志认证工作,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产品 2 个以上。新增百亩以上设施蔬菜示范园 1 个,推广绿色高效技术 6 项,申报“泾阳西红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陕西西红柿第一县”。加快奶牛产业提质增效,推进奶山羊产业规模扩大。推进“泾阳茯茶”标准化生产,评选标杆茶和年份茶,打造集产学研旅一体的茯茶创业园区,提升泾阳茯茶公共品牌价值及影响力,力争泾阳茯茶品牌价值突破9 亿元。三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交通、乡村建设“十大工程”,持续抓好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公共服务、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整治、生活污水整治、改厕及粪污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打造一批“最美村庄”和“五美庭院”。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三变”改革为重点,深化“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多渠道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小作坊、小加工、电子商务等多种经营主体,支持乡村振兴社区工厂建设,鼓励支持农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多渠道增加收入。

 (五)立足全域旅游,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大力实施旅游“十大工程”,加快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创 5A、安吴青训班创 4A 步伐,启动文物保护工程、中华水利会馆保护利用工程等建设,持续完善景区公厕、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完善旅游标识,提升服务水平。深挖“山水茶农商”等文化内涵,做好“美丽乡村游、生态休闲游、红色文化游”3 篇文章,打造一批精品民宿、农业主题公园和工业旅游示范项目,推出 1-2 条精品旅游线路,不断创新文旅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开发一批具有鲜明泾阳符号的文创商品,积极承办各类旅游体育赛事,不断提升泾阳知名度影响力,着力构建西安都市圈北部休闲度假中心。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为主的生产

 性服务业,积极实施现代服务业“千企万店”增效行动,用足用活各级关于支持消费的政策举措,帮助餐饮住宿、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行业解决难题,复工复产,全力畅通县域经济内循环。培育新的规上限上商贸服务企业 4 家以上,布局万丽•万达广场等高端商业综合体,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增长点。

 (六)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紧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治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突出“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6 个重点,持续抓好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扬尘管控、餐饮油烟治理、生物质禁烧及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响应等工作,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推动 PM2.5、PM10 浓度持续下降。抢抓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以推进泾河、冶峪河综合治理为抓手,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打造河畅、水清、岸绿的水生态景观。加强王桥、云阳等重点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狠抓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及监管监测预警,确保水质稳定向好。以提升土壤安全利用水平为重点,严格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等源头监管,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维持在 95%以上。巩固采石矿山治理成果,实施生态环境再造工程,加快矿山生态修复,营造林 8000 亩。大力实施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支持发展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严控“两高”项目,努力实现减排与发展“双赢”。

 (七)改善民生与保障,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和幸福指数。建立健全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补短板、堵漏洞、建机制,做细做实防疫物资储备保障、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工作。建成县医院外科综合楼、永安医院住院楼项目,不断提升乡镇卫生院设施和服务水平。继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支持中医药健康发展,着力引进高水平医疗人才,做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工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突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

 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支持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各类援企稳岗保就业措施。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开展劳动用工、清欠农民工工资等专项行动,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2200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22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17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3%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统筹推进学前、义务、高中、职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狠抓“两支队伍”建设,优化教学管理,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投资 1130 万元,改善云阳镇第一幼儿园、兴隆镇太和小学、兴隆镇杨赵小学、云阳镇扫宋中学校舍条件。以关爱弱势群体为重点,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养育、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补助,持续扩大最低保障范围及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对云阳等 3 个社区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道路交通、矿山、食品药品、消防等重点领域整治,提升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能力,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认真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措施》,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政府服务改革、科技创新改革等。全面落实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探索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新路径,探索产业(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大力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压实“三包三促责任”,打造“十最”营商环境金子品牌。坚决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强化重点风险防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持续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积极稳妥化解政府性债务和重点企业债务,坚决遏制债务增量,健全金融风险预防、发现、预警和处置机制,全面兜住“三保”支出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篇七: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新变化,加快我县绿色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保障和促进“十三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城镇建设、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按照市、县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分析国际国内新形势,准确把握我县县情,积极推动我县绿色发展,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对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下一阶段的目标以及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部署,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促进我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工作安排

  根据全县统一要求和我县实际,初步安排我县“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安排部署及调查研究阶段(20**年 7 月~20**年 4 月)。确定研究方向,布置研究课题,组织力量编制分乡镇、分行业“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为全县综合规划编制做好准备。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发展战略研究,确定重点课题,有关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在 20**年 4 月底前完成相关课题调研

 报告。乡镇规划、专项规划在 5 月底前完成。

  (二)“十三五”规划纲要框架形成阶段(20**年 5 月~县委《建议》出台前)。配合研究起草县委“十三五”规划《建议》,组织开展县级专项规划的编制,组织起草编写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框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后进行修改,并与省、市、县相关专项规划搞好衔接。形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框架)。

  (三)规划纲要形成阶段(县委《建议》出台后~20**年 12 月)。按照县委《建议》精神,县发改局组织人员起草编写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初稿),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后,进行修改形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讨论稿),发送各乡(镇)、各部门进行讨论并修改,形成“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将“十三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分别呈送我县四大班子领导、老领导、各位民主人士、专家及社会各界代表,召开各种专门会议征求意见,补充完善“十三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修改后,聘请省、市、县有关经济专业人士或专家,进行研究论证,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四)修订审议阶段(20**年第一季度)。根据各方面的修改意见,由县发展改革局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按程序提交县委、县政府审议修改后,提交县人代会审议,待县人代会讨论通过后发布实施。

  三、具体要求

  (一)把握全局,吃透县情。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是关系我县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准确地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县所处发展阶段,认真分析“十三五”期间我县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借鉴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与国内先进县(市)的发展经验,科学地分析和判断“十三五”时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理清思路,

 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努力破解我县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增强规划的宏观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体现县委、县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要把重大课题的研究和重大项目的谋划作为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重大课题的确定和调研,主要是围绕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及新世纪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研究发展思路、战略措施;重大项目的谋划,主要是着眼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水平,谋划确定一批立县大项目。

  (三)突出重点,增强规划可操作性。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各乡镇“十三五”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的编制要强化空间布局和约束功能,突出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等重点内容,要注意与上级部门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

  (四)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社会参与度。编制“十三五”规划是今年全县范围内进行的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编制过程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及时研究解决,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都要成立专门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十三五”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工作。同时要发扬民主,提高社会参与度。要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五)质量标准要求。调研报告要求:不少于 4000 字,内容要求详见附件二。乡镇规划要求:“十*五”发展成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十三五”发展规划设想、

 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工作举措或工作建议;不少于 3000字。专项规划内容要求:本行业、部门“十*五”前四年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及20**年预测完成情况;“十*五”期间项目建设的详细情况;目前面临的形势及今后发展趋势;“十三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行业、部门“十三五”期间重点项目的谋划情况(按项目逐一列表);不少于 2000 字。以上调研和规划形成文字材料,经主要领导审定后,一式二份附电子版,分别于20**年5月底、6月底之前报县“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蔚县发展改革局综合股,联系电话 7011000,电子邮箱)。

推荐访问: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战略规划 经济发展 方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协多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10242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