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协多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 > 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材料3篇

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材料3篇

时间:2022-11-27 20:10:01 来源:网友投稿

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材料3篇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材料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乡村振兴”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材料3篇,供大家参考。

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材料3篇

篇一: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材料

dquo; 乡村振兴” 战略 背景下“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家战略,旨在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否能做好“三农”工作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一、发展背景 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存量虽不断增大,但中国城市与乡村人口的比例仍小于发达国家的比例,这就意味着中国乡村未来的发展有两种趋势:一、随着乡村人口和生产力的减少而逐渐衰退消亡,二、随着城市综合发展需求逐渐实现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国各省市县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为核心,人才振兴为根本,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聚集和资源聚集,解决农民就业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三产融合”、“三生融合”,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体面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全国大多数乡村缺乏资源、市场、产业、资本、发展模式等条件,有些乡村没有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就必然会渐渐衰退直至消亡,有些乡村需要挖掘自身优势资源进行转型升级,有些乡村必须借助周边核心产业的示范带动,有些乡村要借地理优势吸引龙头企业带来资本和市场。

 二、形态类型 全国行政村数量有六十多万,每个村有不同的交通区位、不同的特色产业、不同的资源环境、不同的土地性质、不同的经济基础和政策、不同的传统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符合全国的乡村振兴模式也会有很多种,本文主要结合不同的产业功能和农文旅模式,实施的乡村振兴形态大致有以下五种分类:

 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的特色小镇/农业嘉年华(瓜果蔬谷类、畜牧业、渔业等),该类型项目主要突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农来延伸文旅产品,如北京昌平农业嘉年华、鲜花港等。

 依靠都市休闲农业做精做美的国家农业公园/农业休闲园(休闲田园、休闲牧场、乡村营地、养生庄园、市民乐园等),该类型一般是满足一二线城市都市人群需求的近郊项目,利用生态的乡村环境为都市人提供一个亲近大自然的田园式休闲方式,如蟹岛、御汤山生态园等。

 依靠传统文化创新创意的农业艺术村/民族村(文化创意乡村、艺术乡建村、公益扶贫村、农业主题公园等),该类型主要依靠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村、乡村艺术家、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对当

 地民俗文化进行活化创意,以文化创意为主带动当地的农业和旅游发展。如古北水镇、鹤影里、龙船调等。

 依靠智能科技农业的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高效农业示范区等),该类型项目主要体现产学研的结合,突出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创业服务、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如北京通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山东东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

  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的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更强调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立足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链的共同建设,从而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当地乡村发展。田园综合体是一个综合化、体系化、现代化、城乡化、全面化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如迁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山西襄汾县田园综合体、武夷山市五夫镇田园综合体等。

  乡村振兴通俗来讲——是通过乡村自我更新、产业升级与新业态植入来满足城市消费需求,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会伴随吸引聚集都市人群来乡村旅游,但乡村旅游不一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可能是乡村振兴某形态的必然产物,乡村振兴的重点还是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三、城乡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之农文旅模式 城乡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是指:随着地方城镇化的发展,一些中心城市由于人口“单中心”过度聚集出现城市病,因此城市功能外溢,因地制宜的发展周边的小城镇及乡村,从而建立起多中心群的网络化城市体系。

 乡村振兴之“农文旅模式”:狭义来讲,“农文旅融合”是以农业为主题的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度假目的

 地;广义来讲,“农文旅融合”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农村供给侧改革为路径,以文化旅游为新业态,以乡村产业化升级为目的的“三生融合”“三产融合”“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

 城乡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有以下几大优势:便利的交通、独特的区位、大量都市客群、外溢城市功能的载体等。政策、产业和资本会向这样的区域倾斜,对于当地政府,应紧抓城市发展趋势,提前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给出相应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来投资;对于当地农民,应尽快梳理土地资源,密切关注最新政策,积极参与到家乡的产业转型升级中。

 该背景下的乡村振兴需政府、企业、农民共同参与,政府给予政策和土地支持,企业带来产业资源、资金平台、市场品牌、运营模式和组织管理等优势,农民用新的身份参与到乡村一二三产建设中,实

 现三生融合发展,开创一个集“三生融合”和“产城联动”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振兴模式。

 四、“农文旅振兴乡村”案例解读 项目名称:东进新希望启动区总体规划 项目愿景:天府雄州乡村振兴的永续典范 委 托 方:新希望集团 企业优势:

 新希望集团作为首批中国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之一 大地风景文旅集团作为国内顶级文旅产业发展与运营模式服务供应商 委托时间:2017 年 项目状态:项目已动工建设,总投资 180 亿 落成时间:预计 2022 年建成 实施路径:“农业+文旅”双轮驱动的农文旅发展模式 一期先启动 704 亩,新希望集团导入自身优势资源,引进和研发新品种来升级当地传统农业,通过绿领学院培训新农民,打造精致

 农业生产示范来进行新物种驯化试种、老品种改良、有机循环种植管理,实施绿品计划塑造当地健康农产品品牌;大地风景对接成都亲子市场外溢,利用集团对文旅主题乐园成熟的咨询规划和投资运营经验,打造最亲近自然寓教于乐的亲子乐园;政府对绿领学院、新品种研发、精致农业生产示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企业联合构建新型乡村机制,帮助当地农民住着舒适的环境、干着稳定的工作、有着丰厚的收益。

 二期启动 743 亩,新希望集团与大地风景 EPC 中心合作,对接青年客群,突出潮玩运动、极限挑战,打造乡村机车主题的酷野谷;结合乡村桃树种植,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利用在乡村文化方面丰富的学术研究和专家资源,助推当地打造桃文化创意园,结合当地数百年羊肉汤文化打造羊肉美食旅游节,通过举办美食节实施农村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产品从田园到餐桌的零物流服务,最大限度的提升农业附加值。

  三期启动 785 亩,发挥当地无公害水果基地等优越生态环境,打造康养主题的国内首个赤足公园,发展中草药种植、花卉种植、林下经济等。新希望集团自 2013 年以来对医疗健康产业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尤其在高端技术性医疗领域、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医院管理公司等领域。

 同时为解决当地城镇向外延伸,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旅游度假、旅居生活、乡创教育培训于一体的高端综合服务生活区,利用有限村集体用地解决当地农民安置,满足新型农民、大学生创业的社区配套。

篇二: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材料

ANGCUN KEJI 2021 年 4 月(中)

 29长安唐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条件及建议杨 洋 杨颖彦 唐树艺 李 晟(西京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摘 要]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陕西省长安唐村作为典型的农文旅融合旅游园区,在古村落修复和保护的基础上,集乡村旅游综合体、农业双创园和田园综合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体化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精神释放空间,同时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本文以长安唐村为例,探讨长安唐村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建议。[关键词] 乡村旅游;农文旅融合;发展条件;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1)11-29-3农文旅融合是“旅游+文创+农业”的旅游发展模式,依托乡村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发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融合产品,不仅可以使当地的乡村文化永久存在,而且可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1]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我国农村休闲旅游产业接待游客33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8 500亿元。2019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2万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1万家,吸纳农民就近就业3 000多万人,辐射带动1亿多小农户;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850万人,在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3 100万人。因此, “农业+文化+旅游”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乡村旅游发展是建立在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和农业环境基础上的,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1 农文旅融合概述1.1 农文旅融合的基本含义农文旅融合是最近几年才被提出的一个词语,目前学术界对其还没有明确的定义。陈洁认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不是两个产业的叠加,而是农业与文化、资源、旅游的交互作用[2] 。林国华等针对休闲旅游农业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是以农业为基本的发展单元,在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基础上,与农村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其他产业结合,形成跨行业的新兴乡村休闲文化产业[3] 。农文旅融合的实质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交融,即在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外在作用下,政府、企业、农户等利益主体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效益而开展的地区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空间布局及运行管理过程的总称[4] 。张莹认为农文旅互动是利用各自经营的优势,通过农业生产与旅游休闲环节的相互渗透,实现市场共同扩展和经济各自发展的过程[5] 。综上所述,农文旅融合是“农业+文化+旅游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即在旅游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下、国家及政府的政策背景下以及技术创新的支持下,产业为了寻求更长久的利益增长目标,使得原有的各个产业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甚至相互融合,以农村当地现有的文化资源、悠久的历史传承、特色的农耕技术及农耕产业等相互融合在一起,以此作为农文旅旅游的吸引物,满足游客沉浸式体验需求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农文旅融合可以带动农村当地经济收入增长,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使当地的年轻劳动力得以留下,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使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施。1.2 农文旅融合的发展原则首先,良好的自然资源是发展休闲娱乐旅游的基础。发展“农业+文化+旅游”时,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从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在保护当地建筑的基础上,对农村当地的历史文化类建筑进行保护与修缮,在保留原来模样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对已经遭受毁坏的物品进行修缮。最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基金项目:2020年度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陕西农旅融合调研与发展路径研究” (S202012715026)。作者简介:杨洋(1999—),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1.11.022

 村乡 科技XIANGCUN KEJI30 XIANGCUN KEJI 2021 年 4 月(中)为前提来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2 长安唐村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条件2.1 交通条件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南堡寨村,距离王曲街道约1 km,距离西安市区仅18 km,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见图1)。长安唐村共24个自然村落,占地面积约14.67 hm 2 ,位于被誉为“政治河、经济河和文化河”的滈河东岸。长安唐村自北向南形成“一条龙”的主街,将古民居分割在两侧,周围有一条环线公路S107省道,园内道路网络通达性较强,南门入口处有一大型停车场,交通路网四通八达,保证了其可进入性。2.2 资本条件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由农业农村部下属的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长安区政府与陕西天朗控股集团共同打造,是西北地区第一家获批的中国农业公园共建单位,同时是陕西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早期由长安区委、区政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吸引名企下乡,由华建集团西北中心全面参与南堡寨古村落修复保护, “空心村”因此重新焕发活力。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共完成投资 3 亿多元,自2019年园区开始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优先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为村庄提供了330个工作岗位,带动当地村民人均收入增长1 000元。2020年,与南堡寨村等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农业产业合作协议,发展“鳖稻虾”绿色循环农业33.33 hm 2 ,预计带动合作社收益162.50万元。2.3 资源条件2.3.1 自然资源。长安唐村坐落于终南山与长安城之间的王曲镇,以神禾原为依,受滈河水滋养,以终南山为屏,生态宜居,自古以来便是“终南水乡”和“鱼米之乡”。这里生产的桂花球大米和清水荸荠曾是长安唐村有名的贡品,园区内随处可见上百年树龄的古树,33.33 hm 2水田、大片的麦田与油菜花田,一直以来都是长安唐村最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和粮仓。2.3.2 文化资源。长安唐村是真正意义上的唐诗故里。盛唐时,文人雅士于此聚集,在此诞生过1 000多首唐诗。杜牧、韩愈、崔护、岑参和韦应物等诗人也曾在此居住生活,数百位诗人名士涵养了其盛唐贤士田园诗意的生活方式,使长安唐村成为唐诗田园的精神原乡。著名作家柳青在此工作并生活40余年,扎根农村,建立“胜利农业社”,以求改变农村贫困现状,并以此为原型创作了著名的《创业史》。长安唐村以“唐文化” “终南文化”“民俗文化”和“柳青创业史”为核心打造了唐诗田园、终南市集、唐小豆乡村图书馆、诗唐·花朝艺术民宿、三巡酒馆、开元风雅、荷染山房、美食好友会、红薯博物馆、柳青精神教育基地及柳青文学馆等旅游产品。依托乡村资源打造的乡愁主题文化增加了园区的生命力。2.3.3 农业资源。园区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实施了6.67 hm 2 水稻种植立体循环农业产业订单合作项目,并以“两新田园”为标准打造了南堡寨稻花农园鳖稻虾工程。园区以“大田种植、特色果蔬、特色花卉、特色养殖”四大体系为主导,发展“一村一品”乡土特色产业。

 “稻花农园”5.33 hm 2 农地的产业合作落成,收获稻谷9 t。9.33 hm 2 油菜种植收获油菜籽5 t,同时与中粮、金龙鱼等品牌确立了合作关系。长安唐村根据诗集“花欲燃”系列黄酒、楮皮手工纸流沙折扇等农文创产品,相继推出桂花球米、西红柿酒、鳖稻虾、唐村土鸡蛋和百年老油坊等特色农产品。2.3.4 建筑资源。园区内的建筑以关中地区传统民居为主,其空间布局以主街为轴,古民居建筑分列在主街两侧。空间形态往往表现为宅深、院窄和封闭等特点,前有门房,中有院子,两侧有厢房,后有厅房,人们称其为“四合院”或“四合头”。园区内部大多民居为一层,仅有正房和厢房,墙体厚重,外侧多为青砖,内侧为土坯砖和夯土墙。延续了原有肌理的古民居建筑隐匿在整个场地中,采用木质结构体系,减少了对原有乡土氛围的破坏,外露的木结构与园区内的树木枝干融为一体。整个园区采取再利用的方式,在保留乡村风貌和地域特色的前提下,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在保护闲置和废弃的古民居建筑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2.4 基础设施长安唐村的基础设施设计融入了“唐文化”与“田园风光”元素,无形中加深了旅游消费者对“唐文化”的认同,让整个园区的建设更加统一。2.4.1 餐饮设施设计。场地保留土坯墙古民居建筑,呈关中传统民居“四合院”形式。菜单按照诗歌节奏设计,分为前调、行吟、佟曲三部分。菜品取名高雅,菜品多为关中地区特色风味。2.4.2 路灯设计。园区的室内外照明包括停车场照明、路灯照明2个系统。路灯照明系统采取统一控制开启及熄灭的方式。路灯设计以木头搭支架、稻草为顶的小亭样式为主,景观和功能和谐统一。2.4.3 垃圾桶设计。垃圾桶采用短树墩式外形,外刷防腐漆。采用垃圾分类方式,内外分为2个桶。垃圾桶口相对封闭,有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的小门,美观实用。2.4.4 公共厕所设计。公共厕所数量适当、设施完备、干净整洁;命名优雅,设计融合“唐文化”,美观大方。洗手台与厕所门采用仿木材料,设计感强。2.4.5 标识与指示牌设计。园区内指示牌均采用十字形木牌,小红灯笼点缀,进行指引。标识牌均采用咖色

 XIANGCUN KEJI 2021 年 4 月(中)

 31方形木牌,内容上采用古诗词的方式进行介绍。3 长安唐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议3.1 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在长安唐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保障体系是推动农文旅融合的强劲外在推动力。新型产业规模化发展离不开政策保障,政府要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激励大众参与的政策,在招商引资方面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并对相关的农文旅融合项目进行税务减免。另外,为了更好地推动开展农文旅融合项目,政府应定期安排一笔资金支持农文旅融合项目。3.2 创新农文旅融合项目的产品首先,在初始规划与建设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挖当地的风俗、文化,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增加农文旅项目产品与旅游产业的关联性,创新融合产品,提高融合效率。其次,长安唐村农业生产、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等资源丰富,要根据农业的季节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发展模式。长安唐村四季分明,每个季节的农业景观不同,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季节特点,确定不同的关键词,推出不同主题的农业旅游项目,缩小淡旺季之间的差距。以“旅游+”的发展模式,利用丰富的特色资源,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项目,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康养和研学等多方面需求。3.3 优化农文旅融合项目的配套设施推动长安唐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离不开对相关配套服务设施进行优化。优化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可以增强旅游者的满意度,加深旅游者对园区的感知度。需要整治当地的村容村貌,设置相应的污水排水管道,增加垃圾回收站数量,改善当地公共厕所的卫生环境等。通过营造干净、整洁的旅游环境,转变旅游者的印象,使其产生再次返回游览的想法,推进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3.4 加强环境保护在农文旅融合项目发展过程中,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做到农文旅融合项目与当地环境协调发展,不能为了加快农文旅项目开展进程而破坏当地环境。开发时,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破坏环境。3.5 培养农文旅融合专业人才农文旅融合项目的平稳推进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招聘优秀人才时,需要注重引进相关的旅游管理型和农业技术型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定期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另外,可以与相关专业的高校签订就业协议,提供相关的实习岗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提升农文旅融合项目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对相关经营者进行定期培训与管理,可以定期聘请相关方面的教授专家对相关的经营者进行培训,帮助其提升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3.6 拓宽农旅融合项目营销渠道可以与旅行社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旅游精品路线,如乡村研学旅行等。同时,可以与当地的民营饭店合作,制定相关的优惠策略,通过新型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利用直播短视频的形式进行营销宣传,招揽游客,实现双方互惠共利。还可以建立网络系统,完善网上订票系统以及预定食宿等相关服务,对网络系统进行定期维护,营造良好的网络服务氛围,以此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提高其对景区的满意度。4 结语农文旅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长安唐村以农文旅融合为乡村发展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农业资源和建筑资源,形成乡村游、休闲游、研学游和农业体验游等新业态,既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的出游需求,又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延伸,实现了农村增项、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参考文献[1]鲁建平,关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秦巴山区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陇南白马藏族村寨为例[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2):44-48.[2]陈洁.益阳市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4:34.[3]林国华,曾玉荣,陈志峰,等.实现海西休闲旅游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1(1):45-48.[4]王玉婷.苏州市农旅融合演进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6:40.[5]张莹.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17-19.

篇三: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材料

时代农文旅如何融合发展探讨及案例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文旅产业升级刻不容缓。2018年是拥抱“文创+”的时代,乡村在拥抱“文创+”方面,无论是“+民宿”、“+设计”、“+节庆”还是“+非遗”等,加到最后就是大家所关切的目标——文旅。这个文旅可以叫做农商文旅的融合发展,而实际落实的目标,就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的机遇

 乡村振兴的目标受众其实是城市的中产阶级,需要的是个性化服务体系。数据统计,国内的中产阶级人数在 2020年可能会进入五亿。在庞大的潜在市场驱动下,乡村振兴策略更需要结合发展趋势做出升级。文旅转型,迫在眉睫。

 在思考乡村振兴问题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往往被忽略:服务标准是谁来衡量?随之而来的,是两大问题:谁来提供服务、运营人才怎么来。而台湾在这个领域之所以抓住机遇,有两个关键点。

 其一,通过社造储备提供服务的人才,注重老城街区村落方方面面的重塑和再生,如美丽乡村计划、重新进行排污和重新接管线,连接 wifi、供暖和环保等。

 在硬件概念之外,最重要的是第二条:留下原住民,并通过教育提升的方式让他们成为最好的服务提供者。“招聘的新人是领薪水的,在当地只是提供服务的角色,这种人很不容易留下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在运营上会产生很大的难题。”

 “文创+ ”转行策略

 在文旅转型之路上,也存在许多问题。现阶段,文创商品的开发普遍面对的痛点就是整体上缺乏战略思想,虽然年轻人已经很有概念,但是开发并没有和当地产生关系,也就没有了连接。

 深挖乡土文脉,形成自身特色 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有许多存在雷同复制的缺点,想要把当地旅游资源、产品、服务突出差异化特色,需要注重深耕所在地,深掘乡土文脉,多元跨界创新,带入跨界、多元、创新等元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成自身特色。

 在台湾宜兰县的三星乡,有一座独一无二的青葱文化博物馆。在文化馆中,除展视互动之外,还设有农产品展售区、青葱美食区等领域,供来往游客购买品尝。在这里,游客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延伸性农产品开发,也可以到田地里体验培育青葱的过程。而这种互动性,也是国内的文化馆目前欠缺的地方。

 “当大家讲起文化馆,说起当地最有特色的东西,绝对是很多的体验特征和说明,民宿只是配套”。现在很多人也在讨论民宿未来如何,没有人去一个地方只是单纯地为了住宿,而肯定是因为别的因素顺便住宿。民宿不需要单一的存在,和非遗、体验、观光工厂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品牌、丰富内容。

 整合功能区,升级综合体验 在大部分的旅游资源都很平凡的情况下,国内文旅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功能区的限制,不分功能区,吃东西、卖东西、体验采摘等功能区相隔很远。“来这个地方的人走不去另外一个地方,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大地方要切割为小区块,每一个区块都需要符合人的需求,要考虑完整的内容提供,以及不同族群、不同年龄层的分众活动,改变思路可以很快解决问题。

 如果没有卖点,就是很大的问题。在台湾宜兰,一个不起眼的小农场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衍生商品,有卖点的收入占据了总收入的 50%。特别是台湾的清境农场,为了解决淡旺季问题,更是“无中生有”。没有特殊花朵就在山上做风车节、打造各类民宿、策划主题活动,以此来创造人潮,带来人潮的不停回流,这也是清境农场成功的经验所在。

 地方文创商品的开发必须要有“在地体验”,不能凭借自娱自乐的凭空想象。如果有体验作为依归的时候,品牌和

 内容就“有根”了,这也是差别所在。很多年轻的设计师虽然有好创意,可是缺乏体验,就很难发展。

 加深记忆点,打造品牌 IP 地方伴手礼产业的建立需要有地方的标志性 IP,很多人虽然建立了品牌,但和地方的连接会很弱,就变成了只是属于自己的品牌。“为了解决设计的难题和地方的旅游,需要打造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品牌和办理地方伴手礼的产业,这个概念可以变成当地各种的农特产品,文创商品的选择概念,但是要有一个标志的品牌 IP。” 日本和台湾在文创农业的发展上走在了最前端,他们对农产品的包装非常重视,不仅仅是做产品,重要的是赋予产品生命。通过高品质产品、精美的外包装、产品深刻的文化内涵与顾客产生情感共鸣,让当地的风土人情深印在人心,达到了最好的宣传效果。

 芹壁村 借助农产品文创,传播乡村文化 芹壁村位于台湾的马祖外岛,处于芹山与壁山之间而得名。有人称它为「东方地中海」,以丰富的海洋文化及闽东花岗岩石屋建筑闻名。

 金银花是马祖的原生植物,2004 年时,当时的芹壁村长在芹壁的山坡上广植金银花,晒干后封装成金银花茶,热冲、

 调制冰饮都很适合。后来,他们通过结合在地文化为「金银花茶」制作出一套包装,其中介绍当地景点与历史的图画书「芹壁世纪图」风格的画册别具特色。

 另外,除了金银花茶,芹壁早期以捕鱼为业,虾皮和海菜的出口让它跃身为当时北竿最富有村落,将这两样物产制成虾皮脆饼和芝麻海菜酥,并与金银花茶一起作组合包装。包装设计结合芹壁村传统文化特色,融入闽东花岗岩石屋元素,整体包装独具民族气息。食物又是当地传统美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对外宣传作用。

 活米村 喜田米,让吃饭不再一成不变 台湾花莲县富里乡位于中央山脉及海岸山脉之间,青翠的山峦,蓝天绿地阡陌相连,有着令人悸动的风情,号称宝岛最后一块净土。这里所生产的稻米,特别香 Q 好吃,纯净、自然、零污染是“喜田米”之所以会成为顶级米的关键。

 活米村除积极创新产品、通路及组织外,更将商品以米为核心,迈向精致美观之路,同时还筹划门市连锁系统,开创新米类文化的契机,让吃饭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事,为台湾米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喜田米的包装真空透明,用最质朴最原始的素材呈现出产品质感和内涵。让消费者在关注产品的同时也被包装深深

 吸引。每 100 颗米粒,只挑选 20 颗最大颗米粒来做顶级米。

 喜田米以最精实的制米初衷强调现碾现做、透明真空、新鲜限量的包装分享台湾产地中最扎实的好口感!

 古迈茶园 藏在包装里的云端宝藏 古迈茶园位于原始黑森林下方,无污染的空气与山泉水灌溉,孕育出独特风味的茶品。他们认为有健康的茶树才会有好茶,因此坚持对茶叶管理,每年都会通过严格的 SGS 检验。

 茶园坚持手工采摘的茶叶,经过发酵淬炼,每一道步骤都是关键。

 茶叶采用"霁青色"做为礼盒的主色系,象征雨过天晴的梨山黑森林天空,透过版画的表现,勾勒出茶园景致。猫头鹰是原住民眼中的「报喜灵鸟」代表幸福、也守护着山林。

 眷村 文化气息浓厚的农产品饮食包装 眷村,1949 年起至 1960 年代,是台湾特殊建筑与居住形态,承载了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与生命体验,也是珍贵的文化资产。品牌《福忠字号》由眷村饮食,浓缩出常民生活的样貌,传递出台湾特有的眷村风味。

 毋忘眷村,设计概念保留台湾老眷村印象,融入现代美术风格,建构出形象与包装的整体感。强化品牌识别《福忠字号》中文四字的比重,将台湾眷村风味的清晰大器提炼出来,运用意象,撑起最家常的眷村饮食风味。

 毋忘眷村以红砖色为主色,辅助图腾凝聚眷村生活轨迹,将其转化再造设计元素,运用真笔插画,描绘出眷村物件与样貌,另外,更加强产品系统化、重新建构商品的中英文字体规范系统,改善销售排面的统一性。

 鹿谷乡 掌生谷粒,贩卖生活 台湾南投县鹿谷乡的掌生谷粒,从日常生活的碗底出发,通过探访台湾各地用心耕作的稻农,以文字书写、用影像纪录,借着精致的手感包装与诚恳的农家记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农业品牌,成为各种米的代言人。

 掌生谷粒的包装常会选用朴实的牛皮纸和纸藤搭配棉纸与笨拙的手法,给人以原生态而扎实之感,复古又不失时尚,这样带有自然原味的设计,曾获得包括 2011 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在内的诸多奖项。

 在平凡平实平常的包装下,文字蕴藏着的其实是台湾人的生活风格,雕刻着历史的文化风霜、地理的风土条件、人文的感官飞扬,以及台湾人对待土地的友善态度。

 掌生谷粒是一句呼唤、一句祝福,是对大地和生活者的承诺。掌生谷粒用文字与消费者交流,从而赋予产品生命力,包装所出现的符号,均采用中国文化元素的时尚表达。

 鹿窑菇事 —年一作 鹿窑园主陈威方先生,在 2000 年离开科技公司到南投上山学习种香菇,致力于研究自然环境对菇类生态平衡的影响,开始一年只种一季,奠定「年,一作菇」的基础,采用无农药的栽培方式,种植出台湾第一个取得有机认证的香菇。

 “鹿窑”利用艾草制菌的特性做“有机消毒”,用中国古早自然的熏香作为最佳防治,坚持一年一作菇,让土地慢慢休憩、调养生息恢复元气,保证肥厚扎实的冬香菇肉质,和鲜甜芬芳的口感。

 鹿窑菇事包装设计运用手绘插图风格,让自然色彩描绘出天然的手作温度感。2012年陆续于博客来、诚品知味、HOLA、CITY SUPER 等通路上架。

 四万十市 用文创改变乡村 日本的小山村四万十市(Shimanto)位于四国高知县,紧依着风景秀丽的四万十川,这条河流清澈见底,被称为“日

 本最后的清流”。居民运用当地的好水,发展了不少地方特产,如稻米、红茶、香鱼、水产藻类、好酒、栗子、柚子、冰淇淋等。由于所处的地方十分偏远,如何将这些土特产、农作物销售出去,成为当地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知县的设计师梅原真先生在 2002 年提出:用刊载地方新闻的旧报纸做成购物袋来包装土特产,这样就能把许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区特色随着客户以及这些旧报纸购物袋,传播出去。

 设计充满巧思,不仅传达了重视环境生态的理念,也把日本传统的「折纸」和「惜物」巧妙的连结在一起,引起了广泛的报导和关注。这些旧报纸购物袋成为每位旅客带回家的纪念品。

 直到如今,用当地旧报纸做成购物袋的热度仍持续发酵中,成为当地的特色。每年他们都会推出各种设计竞赛,带动全国各地一起贡献用旧报纸回收做成纸袋的创意。

 由旧报纸做成购物袋的创意,带动了这个穷乡僻壤的名声,同时带动了当地的土特产销售,他们的旧报纸购物袋,更参加了由原研哉所策划的主流设计展,甚至获得了国际媒体的注目。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首先是“振兴乡村文化”。通过文创挖掘、传承和提炼、创意,形成“本土特色乡村文化”,才能让乡村的旅游、乡村的产品找到根、找到魂,才

 能真正形成对外的文化吸引、对内的文化自信。这其中,乡村文创 IP 打造、乡村文创产品、乡村文创民宿等都有很好的导入机会。

推荐访问: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材料 融合 材料 发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协多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10242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