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协多文秘网>事迹材料 > 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材料3篇

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材料3篇

时间:2022-12-21 15:05:05 来源:网友投稿

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材料3篇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材料 在志愿服务中挥洒青春--北京交通大学辅导员孙慧环个人材料 一、个人简历一、个人简历 孙慧环,女,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4月生,讲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材料3篇,供大家参考。

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材料3篇

篇一: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材料

愿服务中挥洒青春 --北京交通大学辅导员孙慧环个人材料

  一、个人简历 一、个人简历

 孙慧环,女,汉族,中共党员, 1975 年 4 月生,讲师,1998 年 7 月至今担任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生辅导员。2008 年担任人文学院 2006 级 8个班(183 人)的辅导员。

 二、获奖情况

 2008 年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先进个人;2007 年被评为北京高校奥运会筹办工作先进个人;2006 年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

 所带班级获全国先进班集体 1 次,北京市先进班集体 6 次。

 三、工作情况

 孙慧环同志在工作中以促进学生的终生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为追求,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追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负责每个年级的时候,她都要先熟悉、掌握班级的基本情况,努力做到认识和了解每一名同学,对每个有特殊情况的同学都做到心中有数。并利用业余时间,有针对性的同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让一名学生掉队。比如,01 及法律 1 班的姬小楠同学在高中时非常优秀,并且已经加入了党组织。入学后,由于她没能如愿读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产生了厌学情绪,家长也多次写信、打电话,要求学校给她转专业。针对这个情况,孙慧环同志同姬小楠同学进行了多次长谈,深入浅出地向她讲明道理,化解了她的专业情绪。同时在她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时时关注她的情况并加以引导。毕业时,姬小楠同学不但出色地完成了班级团支部书记、入党培养人等工作,还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经济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在踏实工作的同时,孙慧环同志还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运用新的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比如,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她结合学院积极分子的情况建立"党

 员联系班制度",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学生党员负责指导各班马列主义学习小组的工作;同时,以"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学生"三个代表"思想学习研究会"为依托,从总体上强化各班马列主义学习小组的工作,使他们的工作扎实有效,避免流于形式,成为空架子。她还创造性地建立了"高带低"的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工作模式,即聘请保研的优秀党员担任低年级党支部书记,解决了低年级正式党员不够、经验不足无法成立年级党支部的问题。在团员评议和团支部登记评估工作中,引入量化评估手段,使评估工作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更为规范、可信。为我校各院团委提供了借鉴。

 2007 年 4 月,孙慧环借调至奥组委任奥林匹克公园北区场馆群观众服务经理。为了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孙慧环同志加班加点研习业务知识,精益求精制定赛前规划。一次,为了研究人员点计划,孙慧环同志连续在场馆工作,直到两岁的儿子给她打电话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场馆熬了三天三夜。就这样,凭着多年的专职辅导员生涯培养出来的职业素质,孙慧环同志很快完成了角色的转变。

 作为一项专业较强的工作,要实现赛时高效有序的运行,熟练掌握业务知识是前提条件,慎密完善的赛前规划是重要保障,而赛时运行工作的核心则是人的管理--因为观众服务有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也是将所有计划变为现实的生力军。只有建设起一支团结奋斗的观众服务志愿者团队,才能做好一切工作。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各高校积极配合,更需要制定缜密的招募培训计划。3 个月近万人的一对一面试,层层筛选,优中择优;近半年 100 多场的志愿者岗位培训,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建立了《岗位服务规范》、《行为规范》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和要求,明确规范,严格管理;加强团队建设、激励机制,凝聚队伍,塑造精英。经过孙慧环同志的精心策划和积极推动,扎实有效地实现了北区场馆群观众服务志愿者的高效管理,在北区场馆群组建了一支专业扎实、素质过硬的观众服务志愿者队伍。

 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是一种直接有力的教育因素,言传身教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孙慧环同志时刻不忘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和感染着团队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

 2008 年 8 月 10 日,网球开赛的第一天就因雨退票。不满的观众们聚集在场

 馆门口不肯离去。孙慧环同志和观众服务工作人员们一边冒雨为观众分发雨衣,一边安抚情绪激动的观众。面对观众的指责与辱骂,志愿者也有了一些思想起伏,她微笑着,亲自向这些观众道歉,耐心地解释着相关的政策和情况,最终安抚了观众的情绪,也为志愿者做了最好的示范。8 月 11 日凌晨 3 时最后一名网球观众终于满意的离开场馆。夜里,一名志愿者发了这样一条短信:"孙老师,谢谢您!今天我们离开场馆时候,想着今天被观众责骂的委屈,看着您淋湿的样子,我流泪了。您冒雨工作了十二个小时依然保持微笑。我今天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志愿者。孙老师,您辛苦了!"正是这种艰苦奋斗、以身作则的态度,才使得她能够带领观众服务团队,不畏辛苦,勇挑重任,克服种种困难,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

 即使在场馆工作期间,孙慧环同志仍不忘自己是一名辅导员,她时刻关心、爱护志愿者,以奥运为契机培养这支队伍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奥运的过程,成为他们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在赛前作计划的时候孙慧环同志就考虑到志愿者们在比赛中思想上将面临的挑战。她将志愿者服务过程分为:兴奋期、平静期和疲惫期三个阶段,认真分析志愿者在每个阶段心理特征,制订了《志愿者思想教育指南》。她充分关注每位志愿者心理和思想状态变化,以活动为载体,及时为其解决问题或提供工作指导,帮助他们尽快调适心理状态,减少志愿者们的挫折感,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保证志愿者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在曲棍球测试赛初就开辟了志愿者心愿墙,鼓励志愿者们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工作时的心得体会,宣泄压力,保护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热情;适时组织观众服务集体生日会,对志愿者进行适时的心理辅导,缓解志愿者的倦怠情绪;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带领志愿者们创造了--爱的鼓励--这种简单易行的鼓掌激励法后来成为了观众服务志愿者的团队标志,并在所有的奥运场馆中推广。在孙慧环同志的努力下,服务的每一天都成为观众服务志愿者永远难忘的一天。志愿者们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学着如何用最委婉的话拒绝观众的过分要求,如何最快速的解决观众的问路,如何用微笑缓解观众的愤怒和焦急。他们会利用瓶盖做激励墙,也会悄悄地做其他志愿者的"守护天使"。他们学会了在挫折中成长。

 从 2007 年 5 月到 2008 年 9 月,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准备,孙慧环与 8

 名观众服务副经理一起,带领着奥运会 1608 名,残奥会 1320 名观众服务志愿者,圆满地完成了奥运会 15 个比赛日 53 个单元 425 场比赛和残奥会 11 个比赛日 33个单元 365 场比赛的服务工作,共接待奥运会观众 31 万 6 千人次,残奥会观众18 万 1 千人次。成功处理了 300 余起运行事件,解决了千余起观众投诉和抱怨,此外,还应对了支援 11 号安检大棚安检协查工作、网球比赛因雨取消、观众涨台,突降暴雨等紧急突发事件。奥林匹克公园北区场馆群观众服务志愿者们胸怀祖国、情系奥运、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用自己的热情微笑和周到服务,为国内外运动员、教练员和海外游客献上了一张张北京最好的名片。孙慧环同志本人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用心培养每一名学生 --大连理工大学杨晓英个人材料

  一、个人简历 杨晓英,女,汉族,中共党员,1973 年 11 月生, 1997 年 7 月参加辅导员工作,现担任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2008 年担任 2005 级 1-5 班(共 150 人)辅导员。

 二、获奖情况

 2006 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

 三、工作情况 (一)像亲人一样爱自己的学生,为学生成长倾注满腔热情

 三、工作情况 (一)像亲人一样爱自己的学生,为学生成长倾注满腔热情

 从作为辅导员的那天起,杨晓英在每个岗位上都尽职尽责,并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带的班级有 8 个先后 17 次获校级以上奖励,其中物理 07 届毕业的国防生班的"四个百分百"(100%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100%通过了军政素质考核;100%光荣成为共产党员;100%要求到部队基层任职)更是被中国教育报、解放军报、辽宁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杨晓英个人也曾多次获得校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辅导员工作中,杨晓英始终充满着热情、充满着对学生的热爱,她信奉勤能补拙,要求自己必须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必须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杨晓英曾经带过一个学生,家庭非常困难,性格也比较内向,为了让学生安心完成学业,她不断地关心和照顾这个学生,并想办法为他联系到了资助,08年秋天,已经完成学业并在北京工作的这个学生专程返校看望她和资助者,学生真诚地对杨晓英说,"老师您对我的帮助我永远不会忘记。"

 08 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杨晓英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给自己的所有四川籍学生打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让学生深受感动。对于家里受灾的学生更是在配合国家和学校进行物资帮助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精神上的关怀,其中一名学生现在已经被免试推荐直读博士,在给她的新年祝福短信中这样写道:"谢谢

 老师给了我许许多多帮助和关怀,也感谢学校和国家给我的一切,我现在只有更努力,使自己有能力回报国家、学校和您"。

 杨晓英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由于工作出色曾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杨晓英提早对毕业班学生的求职意向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做成表格随身携带,随时向用人单位推荐合适的学生。她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确定求职意向、制作求职简历。逢招聘会杨晓英也是每次必去,帮助学生寻找就业机会,并组织老师主动去相关企业单位推介毕业生。很多学生在杨晓英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意外获到了就业机会。

 (二)把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学生心理健康助力

 (二)把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学生心理健康助力

 杨晓英积极报名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成为大连理工大学第一批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辅导员,此后她还自费参加了一些专门的心理咨询培训课程。

 在系统学习了心理学后,杨晓英开创性的把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心理辅导,别人眼里的问题学生都与她很亲近,有些学生与父母都不沟通,但却愿意把心里话说给她听。

 07 年,有一个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缺乏自信、厌学、多门功课不及格、人际交往也不好。杨晓英了解情况后,就每周五下午找这名同学谈话,给他做心理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该同学对她非常信任,有困惑就及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跟她沟通,杨晓英也经常给这名同学打电话,对他进行开解、劝导。逐渐的,该同学摆脱了心理上的桎梏,成绩也提上来了。

 杨晓英还利用自己所学,在学院给学生作了"关注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做个阳光女孩"、"阳光使者"等多场相关讲座和座谈,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把团体训练这一学生喜欢的形式应用到了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有班级建设(包括新生班级建立)团体、人际交往训练团体、学习焦虑问题团体、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提升团体、学生干部成长团体、价值观探索团体、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团体等等。通过团体训练中的一些游戏活动,使学生学会表达及应对的方法,并运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三)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努力拓展工作途径

 在理论学习中,杨晓英非常注重学生的参与性。组织党支部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轮流承担党支部理论学习的讨论话题,并引导学生讨论甚至辩论,使学生积极思考消化一些文件及观点。

 在党员及学生培养中,她注重学生的体验教育,鼓励青年志愿者活动、支持团支部进社区、组织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活动。在担任动力系团委书记时曾与四个街道共建,其中有两个街道被评为优秀共建单位;在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平时的课余时间,进行学校周边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家庭所在地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学生提前进单位实习等,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之努力学习的动力。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杨晓英注重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良好的习惯,有一篇题为《好习惯比什么高学历都重要》的文章是她喜欢并推荐给全校辅导员的。在学风建设中,她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学风建设。

 杨晓英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责任意识的培养。通过学生干部会、级队会、班会、与学生谈话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责任意识培养。她在新生第一次级队会上组织学生学唱"感恩的心"并给父母寄一张明信片,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奖、助学金发放后召开全院学生大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使用奖、助学金,并引导学生要对社会、国家怀有感激之情。由于她对工作、对学生有感情的投入,使学生在接受国家、社会及学校的资助时,更感受到国家、社会及学校的温暖,并使大部分学生坚定了回报社会的信念,截至现在,杨晓英所带的学生已经有三名回校对在校生进行了资助,难得的是其中两名学生在校时还是受过资助的经济困难学生。

 (四)把做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工作研究

 (四)把做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

篇二: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材料

件 2

 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有关人员工作事迹 (按姓名笔画排序)

  1.王雷霞,女,汉族,1982 年 5 月生,中共党员,讲师,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坚守辅导员岗位 15 个春秋,构建“三轨制育人模式”“1+4 女生教育”等育人平台,实现了立体化打造学生软实力、硬实力、幸福力的理想效果。就业季中不遗余力为学生推荐工作,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参与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及抗疫精神学习宣传活动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和平台广泛报道。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校辅导员“双巡”活动中担任主讲教师,是河南省首批辅导员工作室骨干力量,相继获得河南省第六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河南省“优秀辅导员”、河南省第六届“辅导员年度人物”、河南理工大学“十佳辅导员”等荣誉。

 2.木琳,女,汉族,1981 年 6 月生,中共党员,讲师,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指导 80 余个班团组织,60 余个学生党支部和 2400 多名本硕博学生,连续 9 年担任毕业年级辅导员,2020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 92%。她在“五育融合”的本职中创新,在“育人育己”的追求中坚守,在“爱国奋斗”的道路上奔跑,创建“三维三向”思政育人模式。十二年扎根一线,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小我融入大我。指导的学生和组织获

  得国家级荣誉 100 余项,个人获得校内外荣誉 20 余项。先后获得天津市普通高校十佳辅导员、天津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疑难问题解答一等奖、天津市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二等奖、第四届天津市普通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曾获南开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南开大学十佳辅导员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3.毛晶玥,1987 年 6 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青年讲师团成员,湖北省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组长。她怀揣工匠匠心,坚持把工匠精神贯穿在学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拍摄网络安全系列视频,当日点击达 10 万人次,被《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等媒体报道。她苦练育人匠技,打造学工品牌,构建“知网—触网—融网”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体系,主持的“青融网趣”网络素养教育活动被授予“湖北省好网民工程品牌”,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先后获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第四届“五个一百”全国正能量榜样、全国巾帼好网民、全国青年好网民、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荆楚好老师、湖北省好网民榜样、十堰市优秀共产党员、十堰市文明市民、十堰市好网民、十堰市优秀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等荣誉。

 4.尹卓君,女,汉族,1988 年 2 月生,中共党员,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辅导员。精心打造“党建+”生活园区站,形成了学生生活园区“一站式”思政新模式。春节前夕疫情爆发,她毅然放弃回家机会,留守学校陪伴学生,向学生发

  出“尽己所能助春耕”的倡议,带领学生用专业知识“智”援家乡复工复产;坚持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不断线,所带毕业生在疫情爆发前的就业落实率便居于全校第一。撰写网文获评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多次被兄弟高校官微和同行广泛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等省部级以上课题 4项;先后获广东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省学生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等荣誉。

 5.叶正芳,女,1984 年 7 月生,中共党员,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她潜心问道、苦练内功,力争做一名会放“盐”的“好厨师”,主动开展理论宣讲、主题党课近 200 场,把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烹饪”得活色生香。她牢记初心,身体力行,把自己淬炼成为一名有“盐”味的思政工作者,“有心事,找小叶”是学生们心照不宣的默契。近年来先后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复赛二等奖、湖南卫视《新时代学习大会》电视理论节目选手二等奖、湖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与实践先进个人、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与实践百佳个人等荣誉 12 项。入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湖南省高校 30 名优秀辅导员双巡活动全省报告团成员。

 6.先桁,男,汉族,1981 年 1 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学生辅导员。15 年专职辅导员之路,在材料与冶金学院培养了 4100 余名学生。创新培育思政新品牌,借力微信、易班等平台,构建融微引领、微课堂、微服务、微交流于一体的“四微”网络思政新模式。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他第一时间录制微视频辅导员战“疫”说,观看人数达到 2000 多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主动出击联系企业,对建档立卡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并建立帮扶档案,目前为止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率达 91%。先后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贵州省高校优秀辅导员、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及贵州省最美高校辅导员等荣誉。

 7.刘伟,男,汉族,1983 年 1 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协同创新示范区,构建起“辅导员名师,学生名品、名匠”三级协同创新育人体系,编写《学习的力量》《小事情•大道理》等 20 余万字的学生工作案例论文集,努力做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的践行者。先后荣获第十一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2019 年“山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19 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征集一等奖,2018 年度、2019 年度山东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一等奖以及团中央“优秀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学校“十佳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8.李楠,女,汉族,1987 年 5 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在读,讲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科科长兼分团委书记。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志愿讲解服务 10 年,积

  极打造散发红色气质的团委、团支部、团员的学工思政品牌,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举办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近百场,听众超万人,探索出以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文化传播、红色基因传承为主线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首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金牌志愿讲解员”、“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徐州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9.杨志,男,汉族,1985 年 1 月出生,中共党员,讲师,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辅导员。他坚持在健体育魂中释放思政能量,打造独特的体育专业育人模式,是引领学生思政工作创新的探索者,是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路人。创办传统射艺俱乐部,率队带领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射箭锦标赛,取得 2 金 3 银的优异成绩。疫情期间,他创编无器械居家健身操,带领全校学生体能战“疫”,抗“疫”工作案例入选教育部高校主题出版物《高校战“疫”一线的思政力量》,所带毕业生实现百分百就业。曾获 2019 年度吉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及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吉林省首届高校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优秀奖、长春市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东北师范大学十佳辅导员、东北师范大学管理育人优秀共产党员。

 10.杨萌,女,汉族,中共党员,讲师,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副书记、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她入驻学生宿舍四年多,疫情期间多次换防进入学生社

  区开展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她坚持致力于课程思政改革,在每一堂专业课前开展 3 分钟“思政小课堂”。疫情期间,她开展线上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 20 余场,对接专业对口企业 50 余家开展线上“双选会”。她潜心科研,2020 年获批教育部社科司人文社科项目 1 项。曾先后获得“第十一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新疆大学最美辅导员、新疆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11.杨敏,女,汉族,1982 年 9 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集美大学理学院团委书记。十五年来,她以“筑梦人”的身份始终耕耘在辅导员岗位上,培养学生近 3000 名。开展“五微”立项活动,培养大学生对“新思想”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曾获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省级优秀成果奖;制定“1+5”学生成长模式,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文体大赛,所带学生获得国际国内各类竞赛奖项超过 300 项。先后获评第九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福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获得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省赛一等奖、赛区二等奖,被评为校“优秀辅导员”。

 12.张薇,女,汉族,1983 年 3 月生,中共党员,讲师,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工办主任。担任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专职辅导员近 11 年,以学风建设为工作主线,构建起“四学四问”学生工作模式,实现了“最难学”的两

  大基础学科连续 7 年的学生学业“零退学率”。疫情防控期间,以“首战有我”的责任担当,做到学生健康排查“一个都不能少”,做好学生信息的“排摸员”;以“就业服务不断档”的坚守,做好学生就业的“指导员”,疫情影响下的全院本科生就业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 40%。先后获首届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全国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导师”、浙江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宁波市“优秀辅导员”及宁波大学“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提名奖、“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13.陈卉,女,汉族,1984 年 7 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全球职业规划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辅导员。12 年来,致力于成为“研究生‘三全育人’体系的协同者与开拓者”,与导师共铸育人“同心圆”;坚持“思政+”生涯教育理念,主讲全校第一门研究生生涯教育公选课程,引导研究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灿烂青春。出版近 40 万字的独立专著《陪伴青春——一位南京大学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成长对话》。工作成果曾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先后获评“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2018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二等奖、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14.郑园园,女,汉族,1980 年 4 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浙江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室、新媒体工作室负责人。运营

  “浙群辅导员”微信公众号,获批浙江省首批思政名师工作室,入选浙江省高校名师辅导员成长引领计划。深耕一线专职辅导员事业 20 年,用心用情用力服务 3900 余名学生,架构了浙江省高校辅导员“一微、两室、三赛”职业成长共同体,利用“浙群辅导员”平台编发了 51 所高校 200 余名辅导员的战疫故事、特色做法,努力成为浙江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引航者。先后荣获浙江省首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浙江省优秀辅导员、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一等奖、浙江省第五届高校微型党课大赛二等奖,相关成果被央视《新闻联播》《中国教育报》报道。

 15.赵晓珂,女,汉族,1982 年 4 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立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坚持石油精神融入爱国教育,打造实施“三关三化”价值引领工程,培养 3000 余名学生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建设。坚持追求卓越融入艰苦奋斗,以“创新创业”筑造国际培养平台,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的专业化国际石油人才。面对 2020 年的疫情突袭和低油价市场,架构“四维三全”云思政格局,密织全程化就业工作网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 95%,实现稳就业。先后获第七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山东省“辅导员年度人物”,获第三届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赛区二等奖、山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所在学院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和全国党建标杆院,编写《“三全育人”研究与实践》思政

  著作 1 部。

 16.赵德虎,男,汉族,1986 年 2 月生,中共党员,讲师,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委员、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在工作中创建了学生党支部“学·做·创”三维学习教育方法和“师·生·情·意”四阶段党性修养提升方法,形成了新时代具有师范特色的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模式,相关工作案例在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支部风采展示中评为优秀作品。获评第九届云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获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赛区优秀奖,云南省第六届、第七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所带党、团和班集体获国家级、省级荣誉 10 余项。

 17.胡波,女,汉族,1987 年 10 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在读,郑州大学哲学学院辅导员。从事专职辅导员 8 年,探索深度访谈“五步法”,做有亲和力的守护者;打造思政课堂“三融入”,做有思想力的引领者;一人一策动态帮扶,做精准就业的助推者;受聘为河南省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校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和“网络巡礼”团成员,发起组建河南省首批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青春导航”工作室,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成长之路上,努力做一名有思想的行动者。先后获得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河南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特等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

篇三: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材料

1 - 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候选人事迹材料

  2 姓名 汤志松 性别 男 出生 年月 1978.01 (照片)

 政治 面貌 所在单位及职务 中共党员 民族 汉 学历 硕士研究生 化工学院 04 级辅导员 邮编 100029 电话 64434786 个人 简历 (从参加工 作开 始)

 1999.07-2001.08 河南省固始县人事局

 科员 2001.09-2004.06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生 2004.07-今

 北京化工大学

 辅导员 主 要 事 迹 汤志松同志,历任化工学院北区党支部书记,04 级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化工学院本科生总支副书记。

 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把共产主义理想和构建个人发展平台结合起来,把远大理想和个人发展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增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努力创新新形式,例如引入拓展训练,党员讲党课等。

 重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培养,通过社会实践,家书,教师节献礼,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努力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积极为奥运等国家重大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生日常管理中,首先重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采用“我的大学”班级演讲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范围,有思想深度的交流机会,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班级团结。

 坚持机会均等原则,实施班委轮换,给绝大多数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锻炼了个人能力,提升了班级意识。

 狠抓学风,所带班级成绩成绩优异,四个班有一班次取得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四班次取得校优秀班集体称号。

 结合学院特点,从早期开始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兴趣,并调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前进入科学研究提供便利,提高了同学的专业素养,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3 曾 获 奖 励 情 况 2007 年,北京化工大学优秀辅导员 2006 年,北京化工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辅导员” 2006 年,学生工作论文二等奖 2007 年,学生工作论文一等奖 2006 年,北京化工大学优秀信息员 工 作 绩 效 (可另附页)

 所带班级、支部获奖情况 北京市优秀班集体 1 次 校优秀班集体、团支部 4 次 所带学生在课外科技竞赛获奖情况 全国第三届 ITAT 教育工程 大赛三等奖 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北京市一等奖 所带学生获得其他竞赛、比赛奖项 国家奖 4 项 北京市 7 项 校级若干 所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获奖情况 市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1 个 校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2 个 公开发表德育论文情况 校一等奖 1 次,二等奖 1 次

  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居全球第四,但中国客观影响力只排名世界第六。能否在 21 世纪中期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

  4 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嫉妒、恐慌与不安,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情节, 使得国际社会反华势力蠢蠢欲动, 散布谣言、 纵容 “大法” 、抵制奥运、力挺藏独、怂恿台独,忙的不亦乐乎。

 美国总统布什在第二次就职咨文中, 明确提到意识形态和接班人问题, 说明接班人是任何国家都不得不考虑的头等大事。

 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高度重视,也寄予厚望。

 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 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明确指出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良师益友,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培养又红又专合格的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神圣使命,辅导员肩负重担,义不容辞。

 党建是学生工作的龙头, 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与方向。

 四年辅导员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学生工作的基础,再以以党员辐射到班级、 宿舍的工作的方法,把党员队伍真正练成学生工作的“尖刀排” 。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及时教育。化工学院 04 级支部在长期的积累中,在充分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党支部形成了《组织委员工作傻瓜书》等九项制度,形成了“自我管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机制,坚持做到两周一次支部活动,及时将党中央、北京市、校、院党委的精神和工作要求有效传递,并认真领会。在反日游行、食堂罢餐、教学评估、德育评估等重大事件和重要工作中迅速统一思想和行动,有力的配合了各项工作。

 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在日常管理中,支部中形成“党员讲党课”的传统,营造了党员关心时事、提高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的良好氛围。通过讲党课,在支部活动中为学生会和班级培养了一大批有思想、有能力、善表达、有激情、重责任的学生干部。另一方面,通过和昌平棚鹰小学建立社会实践合作机制,与昌平沙河镇豆各庄建立“一加一”共建机制,为党员了解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把党员的切身体会上升到为国家民族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 培养了共产主义

  5 事业使命感。

 创新支部活动方式,05 年和经管学院北区支部一起,将辅导员入职培训的拓展训练引入到党支部, 探索了党员教育的新形式,对党员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冲击,该活动总结被校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特刊”刊登。

 在传统的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党支部多次通过知识竞赛、辩论会等新颖的形式,把“老三篇”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的实践意义,用学生党员的语言,进行了有力的诠释。

 04 级党支部被评为北京市先锋党支部,6 人次被评为“引领党员” ,在化工学院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带头作用。

 在党建工作的带动下,团总支、学生会紧紧围绕 “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理念,准确把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新风尚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教育。

 懂责任才能爱他人, 化工学院团总支多次开展贷款诚信教育, 通过播放影片,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诚信教育。

 “百善孝为先” ,家庭责任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基石。每学期末,利用年级会和公开信,提醒同学为父母家人准备小礼物,在假期做家务,在点滴小事之中,加速了学生的成长。06 年四月,化工学院团总支在 04 级开展“感恩家书”活动,通过给父母家人写信的方式,回忆父母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感怀父母养育之恩,提高了同学们对家庭的责任感。

 爱父母才能爱老师,团总支在 05 年的教师节在北区承办活动,几十名同学打着“老师,您辛苦了”的标语,在教师班车来到时送上鲜花和矿泉水,有几位老师感动得眼圈都红了…… 爱父母以及人之父母,化工 0401 班黄小萍母亲遭遇飞来横祸,两个星期才渡过危险期, 家庭状况雪上加霜。

 团总支学生会在化工学院发起募捐, 一周之内,老师、同学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一万多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爱家人才能爱社会,在昌平东关南里社区,团总支和社区服务站建立了长期社会实践合作关系,长期为社区提供照顾空巢老人、义务家教、服务残疾人、公益劳动等服务,05 年暑期,和社区党支部一起开展了“迎奥运、讲环保”知识竞赛,并为社区儿童开展了环保知识讲座,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同学们加深了大

  6 学生社会责任的理解。

 河北边村孤儿院, 地图上永远找不到的地方, 但是化工学院的同学却记住了那里遭遇种种不幸的孩子,从几个志愿者做假期义工开始,化工学院同学自发组织捐款捐物,通过红十字协会,送去了一车生活用品。

 爱社会才能爱祖国,04 年“一二九” ,04 级同学打出“勿忘国耻,铭记一二九”的标语,在北区食堂前发起签名,激发了北区同学的爱国情操。

 奥运会一步一步走近,04 级 198 人报名志愿者,接近总人数的 80%,爱国热情温暖北化。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学会宽容和理解,是80 后大学生的迫切需要。

 学会相处从宿舍开始,从上厕所冲便池到走廊歌手的转变,从寝室电话“话霸”消失到班级生日 PARTY,年级会、班会、宿舍会、个别谈话成为“纠风”主要战场。一群少不更事的孩子,逐渐学会尊重他人,进办公室喊“报告” ,上课手机静音,风气逐渐形成。

 认识自己是了解别人的基础,通过“我的大学”班级演讲,同学们总结了北区生活的两年,树立了大学生活的目标,也拉近了同学的感情,班级演讲从原定的两个小时延长到四五个小时不等,龃龉在瞬间消除,感情在谈笑中拉近,反省在泪光中升华。

 了解自己是为了更好的与人相处,从 04 级入校开始,我在所带班级中一直推行班委轮换制度,先后 70%的同学在不同时期走上“领导岗位” ,轮换做的最好的一个班,31 人中只有 1 人未担任过各级学生干部。轮换给尽可能多的同学站在班会台前的机会,班委轮换使更多的同学对集体负责,提升了集体意识,体会学生干部的辛苦,为班级工作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也锻炼了交往能力。心理问题同学永远是压在辅导员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可是一个被标记为 “需重点关注”的同学担任了三年的生活委员,其中两年每月给所有同学发 58 元的生活补助,两年过去了,他说话再也不结巴了。

 学习永远是大学生的本职工作,遗憾的是,总是存在有学生厌学和抵触。我

  7 采取了分流的做法。

 多数不爱学习的同学, 对于本专业还是认同的, 只是学习目标不明确或者学习方法不对头导致厌学。这部分同学的工作主要是靠营造班级和宿舍的学习气氛。努力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利用班主任的学术水平,通过班主任座谈,加深同学对专业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对于学习方法,通过调整并增加学习委员,把每学期的主要课程分配给学委和课代表,负责本班的课程辅导,针对同学们普遍头疼的课程在班级内开展交流。

 各班根据自己的特点,逐渐形成了学习资料交流和小组互助等形式,为“后进生”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个别同学采取“赶鸭子上架”的方式,有一个特例,我一个学委,是少数没有拿过奖学金的学委,三个学期挂了八科,但是从大二担任学委后,他再也没有挂过科。

 这些措施的采用, 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在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所带的班级有 4 门次在全校基础课排名中班级平均分名列前茅。

 所带四个班共 5 个班次获得市、校级优秀班集体、团支部。

 四级考试前在各班推行晨读制度,把晨读和早操出勤结合起来,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英语的学习,所带班级四级一次通过率超过 80%,为学院最好成绩。

 对于个别专业认同感差的同学,采取疏导的办法,鼓励学生选听、旁听外院课程,在保证第一专业能通过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其他专业课程。08 年研究生统考,有 5 人跨专业考研,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是至少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成功地为自己的将来转专业打下一定的基础。不管吃什么草,先吃饱再说。

 作为工科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升专业素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我的思路是把专业课学习和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北区,为了解决学生“学这个干嘛使”的疑惑,组织 04 级学生参观东区实验室, 并通过学生会联系参观石油大学重油裂解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结合北区“萌芽杯”和学校 SRTP 工程,培养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为之后的“创新大赛”做好了铺垫。

 为了把学生“赶”进实验室,到东区后,在 04 级范围内发起“创新大赛” ,

  8 通过科研过程讲座、筹措资金设奖项、帮助学生联系导师、帮助学生选定题目等艰苦的努力,最终有十三组五十多人参加“创新大赛” ,实现了较大范围的科研参与。有三组推荐参加“挑战杯” ,刘冲等同学“新型空气净化器”最终取得学校特等奖、北京市一等奖、国家三等奖。

 学校培养终究是为了让学生祖国的建设,学校培养不是学生成长的终止, 因此要把接班人培养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坚持下来,最重要的是端正同学们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意识。

 通过党支部、团支部,开展“我的事业在基层”教育,把国家发展的方向和国家对行业的要求和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最需要人才的岗位上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化工专业的特点是需要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化学工程学院 04 级同学将有33%同学继续深造,已经就业的同学中到国家重点企业的占到 60%以上,他们选择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化工事业。

 在 04 级就业工作中,通过班级主职会、就业岗交流会,并通过学生干部和就业岗同学的作用,鼓励广大同学转变就业观念,脚踏实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真正做到 “下的去、待的住、起的来” 。

  这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国家;他们有爱心,单纯;务实、 宽容;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直来直去, 不会给自己的行为加以任何的掩饰。总之,理智、爱国、务实、进取、向上,但他们有渴求知识,他们又像是先天不足的小鸟,刚刚孵出弹壳,站都站不稳,渴求获得新的知识与能力,就像一个个无辜的乞儿站在你的面前,眼神热切望着我, 除了付出我的全部心血帮助他们成长,我别无选择。

 但这也是一群让我们恨铁不成钢的孩子, ...

推荐访问: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材料 最美 辅导员 事迹材料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协多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10242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