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协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营商环境优秀典型做法案例4篇

营商环境优秀典型做法案例4篇

时间:2022-11-25 18:19:57 来源:网友投稿

营商环境优秀典型做法案例4篇营商环境优秀典型做法案例 附件 2021年全市各区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目录一、浦东新区案例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工程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营商环境优秀典型做法案例4篇,供大家参考。

营商环境优秀典型做法案例4篇

篇一:营商环境优秀典型做法案例

 2021 年全市 各区优化营商环境 优秀 案例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目录 一、浦东新区 案例一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工程建设项目落地投产 跑出“临港加速度” ............... 1 案例二 打造首个复合型移动端企业专属网页 ..................................................................... 7 二、黄浦区 案例三 栽种黄浦“生命树” 政务服务再发力 ................................................................. 10 三、静安区 案例四 智慧赋能便民办税,创新驱动税收共治 ............................................................... 12 四、徐汇区 案例五 智慧商铺“汇商码”创新市场主体治理新载体 ................................................... 17

  案例六 “住所云”一云观万家 便利化助力行天下 ......................................................... 21 五、长宁区 案例七 先进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支持服务中心落地 助力大虹桥及长三角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26

  案例八 率先推出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好办”系统 ........................................................... 29 六、普陀区 案例九 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 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打造“5S”标准化办税服务厅 ....... 32 七、 虹口区 案例十 “一楼一事办” “店小二”组团服务 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 35 八、杨浦区 案例十一 服务到家门口,打通营商服务“最后一公里” ............................................... 38 九、宝山区 案例十二 代办专员 代办服务制度 ..................................................................................... 43 十、闵行区 案例十三 “网、线、站、员”系统打造一站式企业服务阵地 ....................................... 47 案例十四 搭建共治平台,开启监管新理念 ....................................................................... 50 十一、嘉定区 案例十五 诚信计量示范创建 助推嘉定计量市场环境优化 ............................................. 53 十二、金山区 案例十六 打造“一网畅融”综合服务模式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 56 十三、松江区 案例十七“政府+园区+担保+银行”四方合作创新融资担保“松江模式” ................... 60 十四、青浦区 案例十八 积极做好信用修复,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 63 十五、奉贤区 案例十九 搭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解难题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 66 十六、崇明区 案例二十 实行“多址备案”助力“花博人家”项目加速落地 ....................................... 70

 1 案例一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工程建设项目落地投产

 跑出“临港加速度”

 一、工作背景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两周年以来,开发建设热度持续攀升,为进一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落地,加快开工投产速度,临港新片区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多、程序杂、耗时长等问题,探索实施了一批具有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持续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一体化审批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能 1 、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全覆盖的审批审查中心。2020 年6 月,临港新片区设立了上海市首个覆盖社会投资、国有企业投资、政府投资等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实体化运作的审批审查中心,将建设项目涉及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市政公用服务等事项统一纳入办理范畴,实行前台“一窗综办”,后台联合会审的“全流程、全覆盖、全要素”一体化审批和服务,全面打造从招商拿地到竣工不动产登记的“一站通业务办理、全链条流程再造、高定制审批服务、强协同落实推进”的临港模式。

 2 、率先实现两个“ 一站式” 机制。临港新片区依托审批审查中心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在上海市率先实行“一站式拿地

 2 开工”和“一站式竣工投产”两个“一站式”机制,帮助项目普遍实现拿地即可开工、建成即可投产。在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置水电气燃气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点,提供业务咨询、受理等现场服务。成立临港能源服务中心,由电力公司组成柔性团队入驻中心集中办公,按照“一口对外”“内转外不转”的原则,统筹受理新片区范围内全口径涉电业务。针对交警部门相关审批事项,专设新片区服务点,特邀交警进驻中心办公,为企业提供道路开口、占掘路、道路建设方案、信号灯等多类现场咨询服务。

 3 、跨前提供服务和全流程跟踪。临港新片区建立审批服务专员机制,形成了由项目牵头部门、投资促进中心、市政公用单位、园区平台公司等多层次的专员梯队。审批服务专员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加强宣传辅导、过程跟踪和指导协调,根据项目牵头部门反馈的企业需求和项目特征,会同牵头部门共同定制个性化审批服务方案,对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但尚不具备综合验收条件的重大项目,提前介入并主动提供指导服务,以分期分批推进的方式,先行开展质量安全、规划资源和消防验收,保障主体或单体生产厂房尽早投入生产。针对复杂项目提供方案报审、开工、施工和竣工的全过程专人跟踪服务,确保验收顺利进行。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中心牵头协调,快速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减少企业跑动和应检次数近六成。

 (二)大力推进审批制度系统集成改革,助推项目高效

 3 落地 1 、率先试点产业项目混合用地。临港新片区在上海市率先试点与企业研发和生产配比相适应的混合用地出让模式,由企业自主确定各产业用途的比例。对于用途明确且符合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导向的芯片制造类企业,针对其现场研发比例较高的特点,采取“明确用途+规定比例”的供地方案,根据其特定用途对相关指标予以特殊规定,并适当提高企业研发用地面积占比。对需承接园区内产业需求和配套服务需求的部分产业地块,以“提高单一用途产业用地混合成分”的方式制定供地方案,企业可根据拟进驻产业的策划需求,适当提高研发和配套用地面积占比,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直接约定特殊条件。针对部分产业园区的核心产业带用地群,推广“产业综合用地”模式,并针对工业研发类复合产业用地开展试点,使单一宗地具备工业用地与研发用地两种使用性质,且建筑用地比例不受限制,进一步提高了产业用地开发利用水平。

 2 、优化工程建设评估评审服务。一是开展区域评估试点。2021 年 7 月,临港新片区将交通影响评价、雷击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和水资源论证等具有共性的前置性评估事项统一纳入区域评估,并选择临港新片区奉贤扩区区域和综保机场南片区两大区域开展试点,提前开展统一集中评估、评审,并将整体性、区域化评估评审结果提供给进入该区域的工程建设项目共享使用,将工程建设

 4 项目评估评审的单体评估变为区域评估。二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改革。进一步扩大环评豁免范围并简化环评形式,对原要求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涉及生产制造、社会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28 个行业 60 个建设项目免于办理环评备案手续;对原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涉及生产制造、电子通信、房地产、社会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18 个行业36 个建设项目免于办理环评手续。对未纳入临港新片区重点管理行业名录的建设项目,原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简化为提供环境影响报告表,原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实施告知承诺管理,建设单位只要作出相应承诺,可当即取得环评批复。为避免建设单位重复提交相同材料,进一步压缩事项办理时间,临港新片区在全国率先实行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办理,对于新建项目,建设单位可在办理项目环评审批时同步申领或变更排污许可证。2021 年 6 月,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探索合并水保方案审批,实现环评、水保和排污许可“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并审查、一张许可”的“两证一评”合一,市场主体最长不超过 7个工作日即可获得行政许可。此外,在全国首创水土保持告知承诺无人干预自动办理,企业可全流程网上自助办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事项,通过 OCR 识别、远程身份核验等技术,仅需 5 分钟即可自动审批办结。

 3 、试点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2020 年 7 月,临港新片区在上海市率先试点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针对主线设计、

 5 发包均已完成、个别前置手续中存在少量不影响主线开工建设的不确定因素但风险可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可通过告知承诺制的方式适当容缺部分申报材料,并提前取得施工许可证,可帮助项目提前 2 至 3 个月开工建设。

 4 、实行竣工验收“ 一件事” 。2021 年 7 月,临港新片区在整合绿化、交通、交警、卫生、规划资源、民防、消防和质量等综合验收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合产业类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事项,将电力、供排水、燃气和通信等市政公用接入统一纳入“一件事”同步推进,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竣工验收和市政公用接入所有事项“一家牵头,一口受理,同步办理,统一出证”。建设单位“一表申请”,前台统一受理,后台验收通过后,建设单位即可领取《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一件事”合格通知书》。此外,针对低风险产业类项目,临港新片区试点同步进行综合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实现“验登合一”,打通企业投产投运前“最后一公里”,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一站式办理竣工投产”模式,为企业快速投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工作成效 临港新片区通过建立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一体化审批服务和改革工作体系,横向整合了跨领域、跨行业、跨专业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了审批流程,精简了审批环节。通过告知承诺、容缺后补和优化环节等措施,将事项分步串联审批改为同步并联审批,大幅压缩审批流程和时长。审批

 6 专员定制化的跨前服务和全程跟踪全面提升了服务效能,为企业节约了沟通成本。目前,临港新片区的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时普遍提速到 6 个月内,方案稳定的条件下可实现拿地即开工,综合验收平均办理时间压缩到 5-6 天,项目建设投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持续助力。

 7 案例二

 打造首个复合型移动端企业专属网页

 一、工作背景 2020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30 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从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来谋划设计改革”。浦东新区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精神,打造首个集政策、办事为一体的复合型移动端企业专属网页。2020 年 3 月,推出企业专属网页移动端 1.0 版,12 月正式发布运行。移动端企业专属网页依托人工智能分析、知识图谱建设、个性政策标签等技术手段,为企业提供专属档案、专属办事、专属政策、专属服务、专属动态、专属客服等定制化政务服务,打通线上线下办事数据,整合优化多渠道服务功能。

 二、主要做法 1 、建立专属档案。为实现针对每家企业的个性化专属服务,企业专属网页对企业逐一“量身”,建立一企一档。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从企业规模、发展阶段、行业类别等维度建立企业专属画像。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电子证照库、电子材料库、办事记录、电子公章,建立完整的企业专属档案。

 2 、整合专属办事。整合了线下窗口、自助办理、AI 智能预审、远程审核、快递服务以及线上办理等各类办事数据,支撑行业经营许可、商事主体登记、城市建设和管理等各类专属办事。采用情形引导、材料复用、信息自动填写等方式,

 8 解决企业实际办事中不知道如何填表、重复填写、重复递交的问题,实现“不见面审批”,解决企业跑多次的问题。

 3。

 、推送专属政策。与市“一网通办”政策解读平台、市区两级信息公开平台以及企业财政政策(科技专项)服务平台、信用赋能平台等多平台对接,实现多渠道集成政策、一门户政策总览。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按照企业画像自动匹配专属政策,根据企业的浏览情况和兴趣点,做到政策信息主动推送、精准送达。

 4 、提供专属服务。通过对接浦东新区的特色服务,精准触达目标企业,为企业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服务。目前,已上线信用赋能、知识产权等特色服务,为企业提供多场景政务服务。随着更多特色功能的引入,企业专属网页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5 、推送专属动态。将以往企业自主查询的模式转变为政府年报公示、证照到期、安全提醒、办事进度、新政策提醒等智能化提醒功能,服务更贴心。

 6 、打造专属客服。在整合企业反馈、窗口经验和审批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分析提取告知单信息,智能店小二模块将“300 问”常见问题纳入知识库,预判企业想问的问题,自动推送问题和解答给企业。同时将帮办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支持企业通过语音、文字、照片等形式远程咨询帮办人员各种问题,为企业提供交互式服务。

 三、工作成效

 9 移动端企业专属网页提供了更便捷、更综合、更智能的服务体验。

 一是实现“ ...

篇二:营商环境优秀典型做法案例

专员

 代办服务制度

 一、工作背景 今年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发展明确了“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规划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宝山区着力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书写好宝山“北”转型的新篇章,全面加强企业服务,深入开展投资促进体系建设,重点聚焦办事便利、政策获取和企业获得感等方面,努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年初首次重磅推出《宝山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举措》,其中,就政府服务问题,提出“对重点企业实施‘代办专员’制度。”的创新举措。内容包括为全区重点企业每家固定一名“代办专员”,针对企业在开办、运营、退出全生命周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施全程免费代办服务。随后宝山区发改委连续推出一系列代办服务举措,研究起草了企业代办工作制度,并在全区范围内梳理重点企业名单,建立代办队伍,建设代办工作平台,针对企业在开办、运营、退出全生命周期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实施全程“一对一”代办,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二、主要做法 1、 、 制度先行 制定《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企业代办服务制度(试行)》,明确事项代办条件、代办工作范围、办理时限等要素,

 在受理代办服务时,实施台账管理和跟踪服务制度,及时向服务对象反馈事项办理进度。对涉及多部门办理的事项,根据办理需要,由代办员首接首受、部门协同帮办代办。

 2 、确定范围 一是选取已在本区域内登记注册且上年度缴纳总税收达 100 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及拟引进在宝山注册落地且上年度缴纳总税收达 100 万元以上作为重点企业选择对象,共梳理业 区重点企业 2090 家。

 二是会同相关委办局及各街镇园区,按照服务内容选报相应岗位的工作人员作为“代办专员”,经过整理汇总,确定全区代办专员总计 4 474 人,其中街镇园区代办专员 0 330 人,委办局代办专员 4 144 人。

 3 、代办形式 一是按照 1 个代办员服务 4-5 家重点企业的配备形式,对街镇园区代办专员匹配所属区域的重点企业,以便于代办工作开展,委办局代办专员随机匹配。梳理完成 《宝山区进一》 步优化营商环境代办专员名册》。同时,按照边执行边完善的原则,制定《宝山区重点企业代办专员工作手册》,针对“代办专员”的代办职责、服务范围、服务要求等方面,规范工作要求,加强日常履职监督。

 二是开发)

 上线“宝山区代办服务工作平台”(试运行)。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建立宝山区代办服务工作平台,为企业办事架起沟通服务的桥梁。企业通过网上办事平台上传提交

 所需办理的事项及相关资料,代办专员根据企业诉求通过系统快速对接审批办理部门,大幅缩短了企业办理时间,帮助其顺利通过审批拿到有关证照,或是快速获得相关政策信息。同时,还未匹配代办专员的企业只需要网上申请或拨打电话,代办服务团队即可快速匹配代办专员提供“一对一”代办服务。

 4 、边行边改 一是加强培训指导。注重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定期组织举行各镇园区及相关委办局的代办人员培训,从代办制度、代办服务、平台应用等多方面不断提高代办人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代办队伍建设。

 二是加强调研走访,按照边执行边完善的原则,为进一步了解基层代办专员的服务情况,不断优化改善代办服务工作。将陆续整理走访过程中基层代办队伍提出的意见建议,在接下来的代办服务落实过程中,不断优化代办服务,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确保代办服务深入人心。

 三、工作成效 “代办专员”制度的推出,通过建立代办专员队伍,用触手可及的方式来塑造一个好营商环境。构建帮代办服务网络,将营商环境服务工作将向深度拓展,逐步实现全区企业代办服务全覆盖,变“群众跑腿”为“代办员跑腿”,力争实现企业办事“只要跑一次”。将创新服务方式和便民利企举措落到实处,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注入新能量、增添新活力,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截止 0 10 月底,宝

 山区代办服务线上、线下共计代办服务 2 1992 件。

 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积极落实“对重点企业实施‘代办专员’制度”的工作要求,由分管领导挂帅,组建了 20 人帮办代办服务团队,按照帮办服务全流程,进一步完善覆盖前中后台的中心帮办服务系统。通过优化线上帮办功能、定期联络、调研走访等方式主动对接目标企业,建立“ 一次申请、专人服务、全程跟踪、办结为止”的服务模式,精心服务好我区重点项目企业。依托智能政务服务工作台,实现“69+102”项政务服务事项“AI 智能办”。对镇(园区)帮办代办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投放智能政务服务工作台进园区,将帮办服务送到企业和群众的“家门口”。

篇三:营商环境优秀典型做法案例

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10 篇 目录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1 ......................................................... 2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2 ......................................................... 5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3 ......................................................... 8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4 ....................................................... 12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5 ....................................................... 17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6 ....................................................... 20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7 ....................................................... 24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8 ....................................................... 27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9 ....................................................... 31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10 .................................................... 34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1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水电气“报装联动”改革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根据《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21—2023 年)的通知》(三府办〔2021〕216 号)精神,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整合优化水电气报装业务,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园区试点推行水电气报装“一站式”“两先行”“四个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

 ( 一)“ 一站式” 政务服务,助力审批效率提升。针对企业水电气报装需多头申请办理的痛点,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联合水电气等公司,分别制定了创建水电气优化营商环境示范点行动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开设“水电气报装服务综合窗口”,打通政务服务数据与水电气等公司之间数据互通互认渠道,水电气等公司通过政务服务系统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企业相关信息,实现水电气报装“一次不用跑”,提高审批效率。

 ( 二)“ 两先行” 主动服务,助力报装服务快捷。水电气等

 公司派专员预约企业,上门提供“两先行”服务(技术、安装),提前协调做好现场踏勘、编制方案、外线施工和表管安装等接入流程,可与企业同步设计、施工、验收,避免后期报装水电气二次开挖土地,确保管网工程施工完成后能以最短时间完成验收、开通和经营管理权移交等工作,在园区企业用户正式用水、用电或用气前,完成水电气管网接入的前期工作,将报装流程变为报用开通。

 ( 三)“ 四个零” 极简服务,助力办事成本降低。一是“零上门”报装。通过“园区服务中心热线”“微信公众号网上营业厅”等多渠道申请报装预约。二是“零材料”提交。凡是能够在政务系统等正规渠道核验用户证照和信息的,用户无需再提供任何证照材料。三是“零审批”服务。只需提供报装登记信息,签署承诺书和报用合同,即可完成接入前期手续。四是“零成本”接入。在园区市政管网已敷设的规划建设用地区域内,企业用户无需承担其建筑区划红线外发生的任何安装费用。

 二、主要成效

 ( 一) 供水服务更优。供水企业免费为用户提供前期接水报装的技术和咨询服务,改革前,企业用水报装需耗时 4—12 个工作日,一般需要跑两趟才能完成供水报装业务。现在,企业提出用水需求当天就可以实现开通用水。供水公司全面推行的“管家式”供水延伸服务,甚至将供水专业服务延伸至了用户“水龙头”。

 ( 二) 供电时限更短。供电报装全流程改革优化后,供电时间大大压缩,园区内低压用电报装时间由 6 个工作日压减

 为 2 个工作日、高压单电源用电报装时间由 32 个工作日压减为 20 个工作日;园区内 10 千伏单电源扩报装客户取消“客户确定供电方案、答复供电方案”工作。

 ( 三) 供气流程更简。燃气报装全流程精简优化后,燃气报装办理环节由 7 个缩减至 2 个,重点项目燃气报装,燃气公司开辟“绿色快速通道”,实行“四同时”(同时报装、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确保项目按时、按需安全供气,着力提升企业用气满意度。

 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水电气“报装联动”改革,有效提升水电气报装服务便利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实现建设工程项目流程与水电气报装流程的高效衔接,减少了审批程序、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助力工程项目建设和投产提速。2021 年 7 月以来,已有 28 个项目受益,园区企业用户已享受水电气技术和服务“两先行”58 次,共减免报装相关费用 437.93 万余元。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2 洋浦保税港区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儋州市人民政府(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020 年 6 月,省委、省政府赋予洋浦保税港区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重大使命,洋浦保税港区聚焦自贸港政策落地见效和做大经济流量,着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破解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了市场主体的便利度和获得感,有力促进了自贸港政策实施和保税港区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

 ( 一) 成立园区综合党委,党建引领园区发展。洋浦保税港区成立综合党委,由与保税港区企业关系密切的税务、市场监管、规划、市政、应急管理、生态环境、边检、海事、消防等部门负责人担任综合党委兼职委员。综合党委树立园区“大党建”理念,组织开展“自贸先锋”党建系列行动计划,包括实施企业基层组织孵化、举办“政企面对面”恳谈会、组织企业家沙龙活动、实施政策落地集中攻坚行动等,实现党建引领园区发展。

 ( 二) 开发问题清零平台,助推问题高效解决。聚焦解决企业诉求,适时召开企业座谈会,邀请企业点单,政府问诊开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了洋浦保税港区企业问

 题清零平台。问题清零平台启动后,对程序性事务进行有效管理,推动部门协同,避免企业往各职能部门多头跑、重复跑,提升保税港区服务企业和园区管理效率,提升了市场主体便利度、获得感。

 ( 三) 以企业诉求为导向,线下线上合力服务。企业利益无小事,政策落地实施、水电气接通等都在服务范围,“工地一线、企业现场就是办公室”,服务企业和项目零距离。并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努力做到通过解决个案问题实现同类问题清零。配备企业服务联络员,及时了解企业诉求,跟踪项目建设进展。组建企业服务秘书群,及时在线回复企业问题,对于能立刻解决的问题,迅速协调解决。国际粮油项目先后3 次申请变更用地选址,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半月内先后 3 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该项目从项目选址、办理审批手续、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仅用 6 个半月时间,而国际上同等规模项目建设期约为 2—3 年,创造了自贸港速度。

 ( 四) 联合打通难点堵点,推进政策落地实施。洋浦保税港区与省商务厅、海口海关、洋浦海关、洋浦经济发展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加工增值政策解读培训,指导企业资质备案实单操作。加工增值政策首单完成后,迅速放量增加,截至 2021年底,加工增值备案企业 15 家,加工增值实单业务 123 票,货值 6.2 亿元,免征关税 4894.6 万元。联合海口海关、洋浦海关改造更新卡口信息系统、优化海关通关系统,并行设置“分批送货、集中报关”与“选择性征税”两个业务功能模块;集中攻关,设计符合洋浦保税港区特点的跨境电商即买即提

 购物流程和实现路径。在洋浦保税港区挂牌设立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先行示范区,开展新型离岸贸易业务。与海南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洋浦分行、中国工商银行洋浦分行优化企业开展离岸贸易真实性审核,从侧重事前审查转到事中事后监管。联合洋浦海事局、中国船级社海南分社优化国际船舶登记流程,创新船舶落户“多证联办”制度,首创海事、船检等跨部门联合审批工作机制。

 二、主要成效

 ( 一) 形成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洋浦保税港区企业问题清零平台实现了“一个窗口”“双向监督”“三项机制”,即打造企业服务 APP 一个窗口,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畅通政府与企业的双向监督,问题解决过程公开透明;建立清零、跟踪、评估三项机制,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实现“一类问题的解决”,形成了高效解决企业问题的长效机制,有力提升了服务企业的能力。

 ( 二) 大幅提升企业办事效率。2021 年实施“多证联办”模式后,洋浦伟海船务有限公司旗下的“盛安洋”货轮由巴拿马进口并入籍“中国洋浦港”,从报关进口、登记到重新营运,由原来 30 多个工作日压缩至 6 个工作日。海南创远海运有限公司“创新 9”货轮由武汉转籍“中国洋浦港”,仅用 1 天半时间即办完全部手续,大大节省时间成本。

 ( 三) 吸引更多项目投资落地。洋浦保税港区发扬服务企业“店小二”精神着力打造的自贸港“样板间”,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和项目落地。得益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1 年洋浦保税港区完成进出口总值 364.7 亿元,同比增长15.6 倍;经营总收入约 2155.5 亿元,同比增长 3.77 倍;实际使用外资约 1.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 倍。

 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3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推进政务服务“一站办好”改革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坚持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抓手,围绕政务便民、助企服务、项目建设等领域,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站办好”改革,打出多套审批服务组合拳,为我省县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了实践经验。

 一、主要做法

 ( 一) 坚持便民利企,打出服务“ 加法” 、环节“ 减法” 组合拳,打破壁垒化繁为简。一是创新推出“1+1”审批组合服务,选择食品生产许可等 11 个事项,将两个审批子项深度融合,形成“变更+延续”“补发+变更”等系列组合,实现一次申请、并联审批。二是在全省率先推出 14 个业态 55 件“一件事一次办”,并将 10 个业态 31 个行业纳入“一业一证”改革,通过事项整合、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并审批、一证准营”。三是在全省率先推行外线工程审批服务“三合一”改革,实现并联申报、审批,审批时限从原来的 25 个工作日压缩至 3 个工作日。四是创新推出

 “视频委托书”改革,首批将“食品经营许可证首次发放”等 53个事项申请材料中的授权委托书,以视频的形式代替传统纸质委托书,便利企业群众办事。

 ( 二) 坚持“ 保姆式” 服务,当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 店小二” ,精准服务破难题。一是牢固树立“企群至上”服务理念,组建项目服务专班和帮办代办服务队伍,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实行帮办代办制;组建“上门审批小分队”,把审批服务直通车开到企业“家门口”,做到现场审批、现场出证。二是建立县领导联系服务企业 2 小时问题解决机制和服务企业“三个清单”管理机制,将企业按落地运营、已落地正办理手续和有意向来投资三个类别分包到具体县领导,由县领导亲自对接服务,破除“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和“推绕拖”等诟病,营造重商亲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三是推出周末“不打烊”+24 小时自助服务,将企业、群众需求强烈的高频政务事项纳入服务范围,安排专人提供随到随办服务。目前累计推出 257 项周末“不打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 626 项事项“24 小时”可办。

 ( 三) 坚持负责思维,创新三项机制“ 兜底” ,确保“ 一站办好” 改革取得实效。一是推行政务服务“1+N”模式,即对到大厅办事的企业群众,由首问窗口发挥“1”的作用,向涉及有关服务的“N”个窗口延伸,通过跨窗跨部门协调、帮办代办等方式实现“一次办好”。二是推出未办成事协调服务窗口,本着“YES 为常态、NO 为例外”的原则,按照“办不了”“很难办”“不给办”“没办过”等分门别类,限时办结。三是推行“137”马上

 就办和“红黄绿灯”监督机制,将未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事项列入“督考清单”,对不作为、慢作为等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主要成效

 ( 一) 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高。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创新推出“一业一证”等改革举措,大大减少了申报材料、优化了审批流程。如社会投资类、政府投资类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分别由 80、110 个工作日压缩至 50 个工作日,压缩率分别为37.5%、54.5%;外线工程审批时限压缩 88%、申报材料压缩60%;“一业一证”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审批时间分别较改革前压减了 60%、70%、72%;“1+1”组合服务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审批时间分别较改革前压减了 62%、65%、70%。

 ( 二) 办事制度性成本大幅降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对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高频事项等提供定制化、个性化“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了群众和企业跑腿次数。如原先企业办理一个行业证件,审批(承诺)办结时限一般为 21—32 个工作日,建立行综合许可制度后,办结时限缩短至 10 个工作日。

 ( 三) 办事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企业群众到大厅办事均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服务模式,由审批人员依法依规提供精准化、“保姆式”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繁等问题。如:一家便利店的营业,从营业执照到食品经营许可,到户外广告,均能在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办好”;一个景区的建设,从营业执照到企业资质,

 从环境影响评价到水土保持,从工程规划许可到施工许可,从排污许可到取水许可,从项目招商到景区开业,均能在政务服务大厅“一站通...

篇四:营商环境优秀典型做法案例

计量示范创建

 助推嘉定计量市场环境优化

 一、背景情况 为营造健康的诚信计量市场,打造公平、公正、有序的消费环境,助推地区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嘉定区真新街道先行先试,以诚信建设为抓手,以诚信计量为突破口,深入开展诚信计量示范社(街)区创建活动。通过健全机制、分级监管、社会共治、氛围营造,整合各方资源,实现部门联动与条块结合,创建活动取得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制,组成诚信计量建设新队伍

 1 、党政主要领导直接挂帅推进诚信计量创建工作。为做好创建工作,明确工作要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街道共同成立“诚信计量示范社(街)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规划、方案审定、重大问题的协调与决策。

 2 2 、明确诚信计量建设具体工作方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街道共同印发《关于真新街道创建“上海市诚信计量示范社(街)区”的活动方案》(嘉真街发〔2021〕5 号),对街道诚信计量创建目标、规范要求、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创建工作计划等进行明确,为街道诚信计量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分级监管,探索诚信计量建设新模式

 1 1 、建立健全街道计量建设制度体系。区分不同管理对象分层次实行差异化管理,针对管理者,建立定期对各经营者的计量器具进行抽查制度、计量器具报废更新制度、惩处非诚信计量制度、诚信档案制度等。针对经营者,建立定期自检计量器具制度、进货计量验收制度、计量器具日常维护和保养制度、计量器具日常自校制度,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制度等。

 2 2 、建立计量器具档案,探索分级分类监管模式。区分经营单位诚信状况实施分类监督管理,发挥诚信计量导向作用,加大对计量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计量违法行为多发的领域、行业、商户增加检查频次和处理力度。

 (三)社会共治,创立诚信计量建设新模式

 1 1 、建立群众计量监督员队伍,探索创新群众共建队伍。充分发挥群众和社会监督作用,聘请群众和社会人士担任计量监督员,建立相应的群众计量监督员队伍。

 2 2 、“商户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三方共治的新模式。创建区域内的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饮企业、眼镜店、商店(超市)、医院作为重点创建单位,在经营场所内张贴承诺书向社会承诺诚信计量,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政府、社会、主体三方共治,让诚信计量根植人心,让违法计量无处遁逃。

 (四)营造氛围,提升诚信计量建设新高度

 1 1 、畅通社会监督投诉渠道。定期开展计量法律法规和

 《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的宣贯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社区宣传栏等各类媒体积极宣传计量法律法规、计量科普知识和诚信计量工作,提高诚信计量知晓度和群众参与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诚信计量申诉、投诉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处置各类计量申投诉。

 2 2 、扩展社会面理解参与度。通过道旗、花草插牌、以及路边大型宣传阵地等方式和渠道,扩大创建范围内诚信计量的宣传氛围,让社会大众提高对诚信的重视、对计量的认知和对诚信计量创建工作的理解度,形成商户自觉遵守、市民参与监督、政府积极执法的良好局面。

 三、工作成效 通过诚信计量示范街区创建活动,街镇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示范区内所有商户电子秤 100%强检,210 家先行示范单位统一制作了诚信计量台账,区分行业分门别类建立了台账目录、规章制度、计量器具清单、自查记录等。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诚信计量长效监管机制初步形成。市场商户诚信自律意识和法律水平以及商贸服务业计量监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公平有序的消费环境得到提升,诚信计量示范街区创建取得实效,具有很好的社会推广价值。

推荐访问:营商环境优秀典型做法案例 做法 典型 案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协多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10242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