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协多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党课下载 > 最然党课信仰7篇

最然党课信仰7篇

时间:2022-12-15 12:35:05 来源:网友投稿

最然党课信仰7篇最然党课信仰 党课讲稿—信仰的力量6篇 党课讲稿—信仰的力量篇1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然党课信仰7篇,供大家参考。

最然党课信仰7篇

篇一:最然党课信仰

讲稿—信仰的力量 6 篇

  党课讲稿—信仰的力量篇 1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大法宝”的核心是党的建设。***曾经指出:“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同志也发表文章指出,“保持思想纯洁,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可见,加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和灵魂。这也是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信仰是什么?信,就是某种主张、主义或者宗教。仰,就是信服、景仰。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的信服和尊敬。从哲学的概念理解,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就政党的本质来说,信仰就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政党之间的区别,根本在于信仰不同。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呢?马克思有一段阐述再精确不过,他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把一个人自然的生命融入为整个人类的奋斗之中。我们的信仰还有一个简洁的说法:共产主义。

 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对未来的预见和构想。只不过这种预见和构想是从现实出发的、有根据的、合理的,与空想、幻想不同。比如我们有的年轻党员老师,想去当一名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凭自己努力为学校争光,为学校争得荣誉,借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叫理想。因为这样的想法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如果在座哪位说他真想再活 500 年,这就不是理想而是妄想了。

  什么是信念?信念,其实是一种态度和看法,是对某种思想或者事物坚信不疑并且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这种坚信不疑的态度和看法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在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信念这东西非常靠谱,非常管用。比如我们鼓励马拉松运动员常说的一句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就是信念,这种心理暗示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运动员跑到终点,尽管他已经精疲力尽了,但信念在,梦想在,所以,他超越了自我。

  明确了信仰、理想和信念的概念,再看看我们党的信仰、理想。我们党从建党那天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从来没有改变过。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马列主义是科学的、正确的,那我们为什么不坚持呢?

  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满足两个条件才能实现: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二是社会主义高度发达。当今中国还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理想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换言之,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近期理想,两者一脉相承,阶段不同而已。所以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共产主义。打个比方,假如把共产主义看作成熟稳重的壮年,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相当于意气风发的青年。

 二、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

  1、坚定理想信念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

  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一个拥有***亿人口的大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广大党员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群众往往会通过他们身边的共产党员的言行来对整个党进行评价。因此,我们的党员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坚定理想信念是时代对共产党员保持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向世人展示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个民主和谐、繁荣昌盛的小康社会正向中国走来。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信息,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必将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

  三、怎样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我认为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个“加强”。

  1、加强思想建设。核心就是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加强思想建设,对于各级党组织而言,一是教育引导,二是健全制度,三是强化监督。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一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二是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三是牢记宗旨,执政为民。对我们的教师来说,一是带头垂范,二是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并切实应用到教学中,三是牢记职责,一切为了学生。

  2、加强理论武装。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同样,一个党员、干部要站在时代前列,也一刻离不开理论武装。

 广大党员、干部要用什么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呢?要通过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我们坚守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的本质表现,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思想纯洁的重要保证。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第一途径是学习。列宁说过,学习,学习,再学习。除了学习,别无选择。作为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是学习我们的特色理论。第二途径是实践。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个祛除杂念、净化灵魂的锻造过程,完成这种过程,除了要刻苦学习,更重要的是到实践中去锻造,在实践中提高。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第三途径就是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其他党员的监督。作为党员,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作为教师,我们更不能忘记我们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责任重大啊!

  4、加强道德修养。俗话说:“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我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一是苦练内功。党员的道德修养是否奏效,在多大程度上奏效,关键取决于党员自身的修炼。也就是说,关键在自律。二是强化外部约束。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或者说他律,对于党员的道德修养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四是完善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

  总之,我的体会是,心灵之镜勤拂拭才能更明亮,精神家园常呵护才会更美好。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思想纯洁,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广大党员教师和干部职工,为了学校,更为了学生的美好未来,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常怀律己之心,提升思想境界、培养高尚情操,最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与大家共勉。

  党课讲稿—信仰的力量篇 2

  1927 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国民党反动派迅速

 调集军队,妄图将这支革命的火种扼杀。经过多次战斗后,2 万 8 千余人的起义部队最终只有 800 余人走上井冈山。但是,正是这 800 余人,成了点亮整个新中国曙光的火种。

  是什么支持着先烈们面对着饥饿、严寒、贫困乃至屠刀仍然前仆后继,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呢?我认为,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再需要面对落下的屠刀,但面对新形势,有些初心还需要共产党员去坚守——

  坚定不移地保持忠诚于党的信念。历史的大浪潮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金沙,也有着苦涩。但是,就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有着一群怀着崇高理想信仰的人们带领着队伍克服种种困难,走向了光明。

  我们普通党员,就是要把忠诚于党作为一生坚定不渝的信仰,自觉融注到生命中,融入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把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作为最重要的人生信条,展现每个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无限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治品质。

  坚定不移地保持报效国家的决心。2010 年,我曾远赴南沙群岛执行任务。在那里,我第一次登上礁盘,看到一副对联:“烙一身古铜,纳民族大业,天涯须眉潇潇洒洒,烟波浩淼中,审潮涨潮落皆如壮丽人生,留一朝豪气成千古风流;铸一副铁骨,承祖国重任,军营男儿轰轰烈烈,云海变幻处,看日出日落都是锦绣山河,送一日时光化万载辉煌。”

  那里的战友们长年累月地面对高温、高碱、高湿环境,大都不同程度的患上了关节炎、风湿病等疾病,孤独寂寞更是挥之不去……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保卫着***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是报效国家的信仰坚守!是让***亿同胞能够安居乐业的愿望!

 坚定不移地保持热爱人民的恒心。在我们党 90 多年的奋斗史上,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一辈子选择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根本在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都处在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第一线,就是要敢于直面困难,不怕苦、不怕累,爱岗敬业、勤勤恳恳,用忠诚燃烧生命之火,用信仰筑就生命价值。

  有了信仰,青春才不会无处安放;有了信仰,人生才不会随波逐流;有了信仰,理想才不会被迷雾遮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实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无怨追求、无悔奋斗。让我们一起,传承、接力、奉献,以忠诚于党、报效国家、热爱人民的信仰,从每一天、每一件事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党课讲稿—信仰的力量篇 3

  今年我们党支部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抓好“两学一做”教育。“两学一做”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是突出经常性教育,把学的成果、做的实践体现到日常工作中去。主要方法是带着问题去学,针对问题改,加强支部建设,两手抓地促进中心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学、做、改三个字。

  我们说带着问题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那么我们存在什么问题?我理了理,我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责任意识淡化。许多同志认为自己只是党员队伍中的一员,又不是领导干部,起不了什么作用,个人好点差点不会影响大局,于是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感觉不到自己承担的责任。还有的人对党的工作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不干,还说支部书记现在要求那么多我看不当算了;对组织的活动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或者找各种借口不参加。

  二是奉献意识淡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党员把无私奉献说是精神文明,把甘愿吃亏说成是干傻事,把不谋私利当成没本事,有的只埋头业务而忽视政治学

 习,不注意政治方向;有的工作消极,得过且过;有的借工作之便谋私利。

  三是党员意识淡化。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实践行为的产物。表现在执行纪律不严、不讲政治、不讲信仰、不讲原则,几乎与普通群众看齐;不听统一指挥,不注意加强学习和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就像每天上下班的打卡,都有人想办法以各种理由不主动;党费交纳不管规定是什么,总是和个别想办法少交党费的党员比较,总认为自己按规定交党费吃亏了;有的拿自己交党费的多少和组织的物质回报比较,看是否划算。四是我们的理论、思想、行动、认识是否达到了一个党员的要求。我们每次都学习《党章》中的几条。今天,交了入党申请书但还没有加入党组织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我们有没有了解清楚他们的理论、思想方面对党的认识,以及这些达到了什么程度?理论入党要弄清楚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理论基础是什么,思想入党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行动入党要求党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履行党的宗旨上去,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本职工作做贡献,这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五是在“三会一课”上、在组织学习中要说自己的话,要说能让别人听懂的话,以此促进我们话风、会风、文风和行事风格的转变、来端正我们的作风。这些可以自学、可以传阅,会上多交流、多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心各支部要通过“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好主体责任,成熟一个制度完善一个制度地做好制度建设,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和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做好支部的对标定位、晋级争星和党员的积分制管理工作,要支持分工会的争星工作。

  最后,我们党支部委员会通过像今天一样,把我们的工作学习、方法交流、问题探讨、党课教育、宣讲队伍锻炼、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培训、会议主持等内容穿起来,我们不但要看要说,更要看做,要把言和行统一起来,落实好学、做、改。

 党课讲稿—信仰的力量篇 4

  今年我们党支部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抓好“两学一做”教育。“两学一做”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是突出经常性教育,把学的成果、做的实践体现到日常工作中去。主要方法是带着问题去学,针对问题改,加强支部建设,两手抓地促进中心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学、做、改三个字。

  我们说带着问题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那么我们存在什么问题?我理了理,我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责任意识淡化。许多同志认为自己只是党员队伍中的一员,又不是领导干部,起不了什么作用,个人好点差点不会影响大局,于是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感觉不到自己承担的责任。还有的人...

篇二:最然党课信仰

历史,百年精神,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如今驶向世界中心舞台的巍巍巨轮,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无不诠释着信仰的力量,正是靠着这股力量,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可如今,随着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的青年身上出现了信仰缺失、精神弱化、价值观错位等现象,盲目追求高质量生活,忘记艰苦奋斗,骄娇二气滋生,信仰之根的养分逐渐流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信仰这个话题。

 第一问:信仰为何物 〔一〕长征途中的半截皮带。2016 年 10 月 21 日习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讲:“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长征,被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在邓小平女儿问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时候,他只说了三个字:跟着走!1936 年 7 月,红四军从四川甘孜出发北上,这对大局部红四方面军战士来说已经是第三次过草地了,途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行程过半粮食已尽,为了填饱肚子,战士们开始吃树皮和野草、牛皮、牛羊的骨髓,甚至把草鞋、枪带上的皮子、皮带烤焦煮熟充饥,有无数的红军战士是嘴里含着野菜荣耀牺牲在草地上。红四方面军 31 军战士周国才,他所在的班只剩下7 个人,班里其他战士的皮带已经被吃光了,只剩下他的唯一一条皮带〔这条皮带是 1934 年红军在任合场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他缓缓的把皮带拿出来,剪成一段一段放在水中煮,看着漂起来的皮带丝,就在剪到第一个扣眼时,他实在忍不住哭了:同志们,我不吃了,把它留下作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在随后的长征途中,周国才班里 6 位战友相继牺牲,随红四军胜利到达延安的只有他一人,为了纪念牺牲的战友,周国才在皮带反面烫上了“长征记〞三个字,并用红绸子把它包了起来,1975 年,周国才将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了国家。25000 里,2 年,面临敌人的围堵,恶劣的环境,连续的行军,长期的断粮,饥饿、寒冷、落伍、死亡无时不在身边发生着,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走下去?是什么坚决着他们铁心跟党走的如磐初心?我想,这半截皮带已经给出了答案,这半截皮带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穿越了两万五千里征程、见证了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怀, 什么是信仰,这半截皮带就是信仰。

 〔二〕延安窑洞中的不灭灯光。陕北延安,革命的圣地,而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被毛主席感慨为“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1935 年,中央红军来到陕北,自此,陕北的天空被数以万计的小油灯点亮,作家路遥对小油灯是这样描述的,播火种啊,小油灯,红光闪闪照征程!千里草地灯映红,毛主席灯下写雄文!小油灯下起狂飙,小油灯下春雷滚;壮丽的诗篇灯下写,伟大的决策灯下定!五星红旗飘天上,祖国山河红彤彤!杨家岭的灯啊,为什么这样明?因为它经历了革命的光辉历程,它永远亮在战士的心中。关于小油灯,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当年,美国记者斯特朗访问延安时,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共产党的领导在思考问题时,把灯光捻小,挥笔写作时,才将灯光捻大,他在《北行漫记》里讲:“共产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着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却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在这个油灯之下,毛主席胳膊得了关节炎、炭火烧着了棉鞋、熬干了无数盏油灯,用九天九夜写下了《论持久战》,在这油灯之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小油灯,在延安的窑洞中熠熠生辉,映照的

 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初心使命,如火炬、如灯塔,迸发的是信仰之光、真理之光,是胜利的曙光,也是解放全中国的黎明之光。13 个春秋,紧急的战事,简陋的窑洞,微弱的灯光,是什么让毛主席孜孜不倦,废寝忘食?是什么让无数有志青年向往追寻?我想,这不灭灯光给出了答案,在这窑洞之中灯光之下,马克思主义迸射出万丈光辉,伟大的思想震撼世界,毛主席与黄土地、人民紧密相连,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什么是信仰,这不灭灯光就是信仰。

 〔三〕身陷图圄中的三封遗书。1928 年 3 月 20 日,清晨,武汉汉口余记里刑场,共产党员夏明翰虽遍体鳞伤,却仍目光如炬,正义凛然,在挥笔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就义诗后,英勇就义,年仅 28 岁,这首诗,我们从懵懂开始,捧读至今,也鼓励着无数后来人为了“主义〞英勇战斗。但是他写的三封遗书,大家可能鲜有耳闻,1921 年,在毛泽东、何叔衡的介绍下,夏明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了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参加了秋收起义,1928 年 3 月 18 日,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后,敌人对他进行了惨绝人寰的酷刑折磨,夏明翰知道自己生命即将结束,用敌人给他写“自白书〞的半截铅笔和纸,忍者剧痛,混着血泪,给亲人写了三封遗书,给母亲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鸣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他的母亲陈云凤以 75 岁高龄之躯为抗日将士奔波募捐,被人尊称为“潇湘女杰〞。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他牺牲后,妻子郑家钧写下“不存白骨精神在,革命还有后来人〞的祭夫诗,牢记丈夫嘱托,坚持革命,成为一名地下交通员。给大姐的信中写道:“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三封遗书,满门忠烈,从富家少爷到革命烈士,在危难之时、酷刑面前,是什么让他义无反顾?是什么让他慷慨赴死?我想,这三封遗书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三封遗书诉说着主义的真谛、传播着革命的火种、散发着信仰的光辉, 什么是信仰,这三封遗书就是信仰。〔笔杆儿网原创,

 bgjy 〕 第二问:迷失在何处 有人说,信仰!我一直很在线啊,你看我方向不偏、工作不焉、我不犯错误,睡觉都敢开门,怎么就没信仰了?看来大家对信仰存在一些误解,先问一问大家:面对苦累和舒服你会选择哪一个?羡没羡慕过你体制外的朋友?有没有过无欲无求的想法?我想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错,就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小事〞,让我们的信仰逐渐迷失。下面我就带着大家一起看一看,我们的信仰到底迷失在何处? 。

 〔一〕讲实惠、向钱看的错误思想是透支信仰的“兴奋剂〞。穿上这身警服,我们必须要知道“我是谁,为了谁〞。很多同志认为现在是 21 世纪了,以前的讲奉献、讲奋斗、讲坦诚已经过时了,也有人比拟困惑,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面接受单位正能量的引导,一面接受着网络世界“钱即一切〞价值观的冲击,着实很纠结。在跟有的同志聊天时,就有人表示来警局主要是来挣工资的,再说了“靠身体赚钱不丢人〞;有的认为这社会笑贫不笑娼,别管钱怎么来的,你就

 说好用不好用吧;有的同志干什么都要回报,没有实惠的事不愿意干,更想不出力、不费力就把钱赚了。同志们,“警察〞跟“赚钱〞能画等号吗?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二〕摆阔气、乱攀比的奢侈之风是阻碍信仰的“绊脚石〞。电影《大腕》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当前我们的同志主体都是 90 后、95 后,都是蜜罐里长大的一代,左右有“两大护法〞,身后有“四大金刚〞,混迹于酒吧夜场 KTV,别的咱不敢说,在花钱上没服过谁;不管自己胖不胖,打肿脸也得追时尚!奋斗?啥叫奋斗?我只管享受,其他的交给身后;有的同志是“辛辛苦苦攒点钱,一次潇洒全花完〞,认为不奢华就是失礼、不铺张浪费就会丢脸;同志们,难道敌人会因为你出手阔绰就不打你吗?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三〕怕苦累、图舒服的享乐主义是磨灭信仰的“温柔乡〞。“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我们有很多同志不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却在网络世界里浴血奋战;有的身在军营心在外,花花世界我最爱,扣着手上的茧子,摸摸腰上的突出,看着脚上的血泡,怪自己当初脑子进的水太多,恨不得自扇耳光向自己谢罪,甚至用装病闹情绪来逃避训练;有的思念那个晚上八点,华灯上,把自己打扮成最靓的仔,在酒吧里激情四射的日子。同志们,一块普通石头怎能跟忍受千刀万凿的佛像比呢?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四〕不求功、不作为的处世哲学是摧毁信仰的“加速器〞。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很多同志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觉得自己活了 20 多年了,翅膀也挺硬了,知道的潜规则也不少,现在也算是八面玲珑,小有所成,比方“不干事就不会出事〞,“干的少挨批评就少〞,“现在干的好以后就没有上升空间了〞等等,信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己教育自己说:反正我不是最优秀的,何必则较真呢。同志们,假设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呀?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五〕拉关系、走后门的投机心理是泯灭信仰的“催魂曲〞。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奋斗,就在前段时间,我们组织的问卷调查中有这么一道题:在局里进步靠什么?有几名同志就这么写,进步靠上级,办事靠关系,没有关系在哪都行不通;有的同志犯错误后,到处找人拉关系大行“摆平〞之风;有的认为不讨好上级,就得挨收拾,讲究“犯错上点炮,批评不爆躁〞;有的进局里先找老乡,拉关系,构建“关系网〞,喜欢圈圈子、划地域、建帮派,追求利益“双赢〞。同志们,关系是进步的阶梯吗?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六〕低风格、俗趣味的精神追求是吸食信仰的“海洛因〞。人的一身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相对应的精神追求也丰富多彩了,有的喜欢在小说中梦想、在网络中邀游,有的同志习惯了觥筹交错的夜生活、沉溺于牌场赌局的暴富梦,流连于声色犬马的欢乐场,精神世界的高地受到了攻击,其实我们自己也知道这些追求不健康,但是在我们真正面对的时候,是不是一次次地以“小节无碍〞原谅自己,以“下不为例〞开脱自己,以“别人不知〞放纵自己呢?同志们,我们自己的精神高地到底需要谁来守护?这样的信仰可取吗?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有多少人是这样的状态,那个曾经立下铮铮誓言,以身许国,除暴安民的你哪去了?你还觉得你的信仰很在线吗?〔笔杆儿网原创,

 bgjy 〕

 第三问:寻找在何方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信仰不会从天而降,更不会凭空产生。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面对迷失的信仰,我们应该到哪去寻找?怎样去重塑我们的信仰? 在共产主义中提炼信仰之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为真理而献身,是每一名中国共产党人一生不变的信仰。1936 年,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正是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后,开始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比糖甜。1920 年春,深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寸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还说“够甜了够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101 年前,年仅 29 岁的陈望道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在昏音的油灯下奋笔疾书,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和根底,陈望道来讲,他对《共产党宣言》的感觉完全替代了味觉,信仰的味道就是甜的,它比红糖更甜,正是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陈望道找到了甜蜜的信仰,一生从未放弃。

 信仰重于命。1935 年 8 月 6 日,江西南昌下沙窝,方志敏眼神坚毅,大义凛然,高呼万岁,泣血呐喊:“黑暗一定会消失,共产主义的光明未来一定会来到,美丽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英勇就义,时年 36 岁。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方志敏坚贞不屈,断然表示为革命而死,虽死犹荣,始终坚信主义比生命更重要!他的遗作《可爱的中国》广为流传,给无数中华儿女以巨大的精神鼓舞,“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这是他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这信仰坚如磐石,这信仰让人无所畏惧,为这信仰可以慷慨赴死。

 信仰高于天。1955 年 9 月 7 日,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携妻子和两个孩子,从洛杉矶踏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跨越太平洋回到祖国的怀抱。从准备启程到正式站在祖国的领土上,足足用了五年,这五年里他遭到监禁、审讯、软禁、监视等迫害与折磨,当时的美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说:“我宁愿枪毙他,也不许他回到共产党,回到中国,他太有价值了,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抵得上 3 到 5 个师的力量。〞他在美国,有汽车、有洋房、有优厚的待遇,而他却义无反顾地放弃这些,一心只想回到当时还十分贫穷落后的中国,他在驶离美国的轮船上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他的誓言,一生致力于“两弹一星〞事业,把毕生所学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

 〔二〕在伟大精神中汲取信仰之力。每个时期都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恰恰是今天的我们需要汲取的信仰之源,今天,我们学习几个比拟有代表性的精神,从这些可贵的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珍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革命时期,国民党军队不仅对井冈山根据地在军事上进

 行“围剿〞,更是在经济上进行严密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困死在井冈山,但是井冈山军民并没有被艰难困苦打倒吓倒,他们吃红糙米、南瓜汤,自力更生搞经济建设,当时,在红军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

篇三:最然党课信仰

录 主题党课:信仰三问 党课讲稿:最有力量是信仰 党课讲稿:信仰的力量

 主题党课:信仰三问 百年历史,百年精神,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如今驶向世界中心舞台的巍巍巨轮,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无不诠释着信仰的力量,正是靠着这股力量,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可如今,随着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的青年身上出现了信仰缺失、精神弱化、价值观错位等现象,盲目追求高质量生活,忘记艰苦奋斗,骄娇二气滋生,信仰之根的养分逐渐流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信仰这个话题。

 第一问:信仰为何物 (一)长征途中的半截皮带。2016 年 10 月 21 日习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讲:“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长征,被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在邓小平女儿问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时候,他只说了三个字:跟着走!1936年 7 月,红四军从四川甘孜出发北上,这对大部分红四方面军战士来说已经是第三次过草地了,途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行程过半粮食已尽,为了填饱肚子,战士们开始吃树皮和野草、牛皮、牛羊的骨髓,甚至把草鞋、枪带上的皮子、

 皮带烤焦煮熟充饥,有无数的红军战士是嘴里含着野菜光荣牺牲在草地上。红四方面军 31 军战士周国才,他所在的班只剩下 7 个人,班里其他战士的皮带已经被吃光了,只剩下他的唯一一条皮带(这条皮带是 1934 年红军在任合场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他缓缓的把皮带拿出来,剪成一段一段放在水中煮,看着漂起来的皮带丝,就在剪到第一个扣眼时,他实在忍不住哭了:同志们,我不吃了,把它留下作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在随后的长征途中,周国才班里 6 位战友相继牺牲,随红四军胜利到达延安的只有他一人,为了纪念牺牲的战友,周国才在皮带背面烫上了“长征记”三个字,并用红绸子把它包了起来,1975 年,周国才将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了国家。25000 里,2 年,面临敌人的围堵,恶劣的环境,连续的行军,长期的断粮,饥饿、寒冷、掉队、死亡无时不在身边发生着,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走下去?是什么坚定着他们铁心跟党走的如磐初心?我想,这半截皮带已经给出了答案,这半截皮带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穿越了两万五千里征程、见证了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怀, 什么是信仰,这半截皮带就是信仰。

 (二)延安窑洞中的不灭灯光。陕北延安,革命的圣地,而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被毛主席感慨为“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1935 年,中央红军来到陕北,自此,陕北的天空被数以万计的小油灯点亮,作家路遥对小油灯是这样描

 述的,播火种啊,小油灯,红光闪闪照征程!千里草地灯映红,毛主席灯下写雄文!小油灯下起狂飙,小油灯下春雷滚;壮丽的诗篇灯下写,伟大的决策灯下定!五星红旗飘天上,祖国山河红彤彤!杨家岭的灯啊,为什么这样明?因为它经历了革命的光辉历程,它永远亮在战士的心中。关于小油灯,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当年,美国记者斯特朗访问延安时,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共产党的领导在思考问题时,把灯光捻小,挥笔写作时,才将灯光捻大,他在《北行漫记》里讲:“共产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着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却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在这个油灯之下,毛主席胳膊得了关节炎、炭火烧着了棉鞋、熬干了无数盏油灯,用九天九夜写下了《论持久战》,在这油灯之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小油灯,在延安的窑洞中熠熠生辉,映照的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初心使命,如火炬、如灯塔,迸发的是信仰之光、真理之光,是胜利的曙光,也是解放全中国的黎明之光。13个春秋,紧急的战事,简陋的窑洞,微弱的灯光,是什么让毛主席孜孜不倦,废寝忘食?是什么让无数有志青年向往追寻?我想,这不灭灯光给出了答案,在这窑洞之中灯光之下,马克思主义迸射出万丈光芒,伟大的思想震撼世界,毛主席

 与黄土地、人民紧密相连,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什么是信仰,这不灭灯光就是信仰。

 。

 (三)身陷图圄中的三封遗书。1928 年 3 月 20 日,清晨,武汉汉口余记里刑场,共产党员夏明翰虽遍体鳞伤,却仍目光如炬,正义凛然,在挥笔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就义诗后,英勇就义,年仅28 岁,这首诗,我们从懵懂开始,捧读至今,也激励着无数后来人为了“主义”英勇战斗。但是他写的三封遗书,大家可能鲜有耳闻,1921 年,在毛泽东、何叔衡的介绍下,夏明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了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参加了秋收起义,1928 年 3 月 18 日,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后,敌人对他进行了惨绝人寰的酷刑折磨,夏明翰知道自己生命即将结束,用敌人给他写“自白书”的半截铅笔和纸,忍者剧痛,混着血泪,给亲人写了三封遗书,给母亲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鸣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他的母亲陈云凤以 75 岁高龄之躯为抗日将士奔走募捐,被人尊称为“潇湘女杰”。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他牺牲后,妻子郑家钧写下“不存白骨精神在,革

 命还有后来人”的祭夫诗,牢记丈夫嘱托,坚持革命,成为一名地下交通员。给大姐的信中写道:“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三封遗书,满门忠烈,从富家少爷到革命烈士,在危难之时、酷刑面前,是什么让他义无反顾?是什么让他慷慨赴死?我想,这三封遗书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三封遗书诉说着主义的真谛、传播着革命的火种、散发着信仰的光芒, 什么是信仰,这三封遗书就是信仰。(笔杆儿网原创,www.bgjy.cn)

 第二问:迷失在何处 有人说,信仰!我一直很在线啊,你看我方向不偏、工作不焉、我不犯错误,睡觉都敢开门,怎么就没信仰了?看来大家对信仰存在一些误解,先问一问大家:面对苦累和舒服你会选择哪一个?羡没羡慕过你体制外的朋友?有没有过无欲无求的想法?我想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错,就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小事”,让我们的信仰逐渐迷失。下面我就带着大家一起看一看,我们的信仰到底迷失在何处? (一)讲实惠、向钱看的错误思想是透支信仰的“兴奋剂”。穿上这身警服,我们必须要知道“我是谁,为了谁”。很多同志认为现在是 21 世纪了,以前的讲奉献、讲奋斗、讲坦诚已经过时了,也有人比较困惑,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一面接受单位正能量的引导,一面接受着网络世界“钱即一切”价值观的冲击,着实很纠结。在跟有的同志聊天时,就有人表示来警局主要是来挣工资的,再说了“靠身体赚钱不丢人”;有的认为这社会笑贫不笑娼,别管钱怎么来的,你就说好用不好用吧;有的同志干什么都要回报,没有实惠的事不愿意干,更想不出力、不费劲就把钱赚了。同志们,“警察”跟“赚钱”能画等号吗?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二)摆阔气、乱攀比的奢侈之风是阻碍信仰的“绊脚石”。电影《大腕》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当前我们的同志主体都是 90 后、95 后,都是蜜罐里长大的一代,左右有“两大护法”,身后有“四大金刚”,混迹于酒吧夜场 KTV,别的咱不敢说,在花钱上没服过谁;不管自己胖不胖,打肿脸也得追时尚!奋斗?啥叫奋斗?我只管享受,其他的交给身后;有的同志是“辛辛苦苦攒点钱,一次潇洒全花完”,认为不奢华就是失礼、不铺张浪费就会丢脸;同志们,难道敌人会因为你出手阔绰就不打你吗?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三)怕苦累、图舒服 的享乐主义是磨灭信仰的“温柔乡”。“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我们有很多同志不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却在网络世界里浴血奋战;有的身在军营心在外,花花世界我最爱,扣着手上的茧子,摸摸腰上的突出,看着脚上的血泡,怪自己

 当初脑子进的水太多,恨不得自扇耳光向自己谢罪,甚至用装病闹情绪来逃避训练;有的怀念那个晚上八点,华灯上,把自己打扮成最靓的仔,在酒吧里激情四射的日子。同志们,一块普通石头怎能跟忍受千刀万凿的佛像比呢?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四)不求功、不作为的处世哲学是摧毁信仰的“加速器”。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很多同志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觉得自己活了 20 多年了,翅膀也挺硬了,知道的潜规则也不少,现在也算是八面玲珑,小有所成,比如“不干事就不会出事”,“干的少挨批评就少”,“现在干的好以后就没有上升空间了”等等,信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己教育自己说:反正我不是最优秀的,何必那么较真呢。同志们,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呀?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五)拉关系、走后门的投机心理是泯灭信仰的“催魂曲”。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奋斗,就在前段时间,我们组织的问卷调查中有这么一道题:在局里进步靠什么?有几名同志就这么写,进步靠上级,办事靠关系,没有关系在哪都行不通;有的同志犯错误后,到处找人拉关系大行“摆平”之风;有的认为不讨好上级,就得挨收拾,讲究“犯错上点炮,批评不爆躁”;有的进局里先找老乡,拉关系,构建“关系网”,

 喜欢圈圈子、划地域、建帮派,追求利益“双赢”。同志们,关系是进步的阶梯吗?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六)低格调、俗趣味的精神追求是吸食信仰的“海洛因”。人的一身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相对应的精神追求也丰富多彩了,有的喜欢在小说中幻想、在网络中邀游,有的同志习惯了觥筹交错的夜生活、沉溺于牌场赌局的暴富梦,流连于声色犬马的欢乐场,精神世界的高地受到了攻击,其实我们自己也知道这些追求不健康,但是在我们真正面对的时候,是不是一次次地以“小节无碍”原谅自己,以“下不为例”开脱自己,以“别人不知”放纵自己呢?同志们,我们自己的精神高地到底需要谁来守护?这样的信仰可取吗?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有多少人是这样的状态,那个曾经立下铮铮誓言,以身许国,除暴安民的你哪去了?你还觉得你的信仰很在线吗?(笔杆儿网原创,www.bgjy.cn)

 第三问:寻找在何方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信仰不会从天而降,更不会凭空产生。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面对迷失的信仰,我们应该到哪去寻找?怎样去重塑我们的信仰? 在共产主义中提炼信仰之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为真理而献身,是每一名中国共产党人一生不变的信仰。

 1936 年,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正是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后,开始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比糖甜。1920 年春,深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寸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还说“够甜了够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101 年前,年仅 29 岁的陈望道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在昏音的油灯下奋笔疾书,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和基础,陈望道来讲,他对《共产党宣言》的感觉完全替代了味觉,信仰的味道就是甜的,它比红糖更甜,正是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陈望道找到了甜蜜的信仰,一生从未放弃。

 信仰重于命。1935 年 8 月 6 日,江西南昌下沙窝,方志敏眼神坚毅,大义凛然,高呼万岁,泣血呐喊:“黑暗一定会消失,共产主义的光明未来一定会来到,美丽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英勇就义,时年 36 岁。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方志敏坚贞不屈,断然表示为革命而死,虽死犹荣,始终坚信主义比生命更重要!他的遗作《可爱的中国》广为流传,给无数中华儿女以巨大的精神鼓舞,“敌人只能

 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这是他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这信仰坚如磐石,这信仰让人无所畏惧,为这信仰可以慷慨赴死。

 信仰高于天。1955 年 9 月 7 日,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携妻子和两个孩子,从洛杉矶踏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跨越太平洋回到祖国的怀抱。从准备启程到正式站在祖国的领土上,足足用了五年,这五年里他遭到监禁、审讯、软禁、监视等迫害与折磨,当时的美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说:“我宁愿枪毙他,也不许他回到共产党,回到中国,他太有价值了,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抵得上 3 到 5 个师的力量。”他在美国,有汽车、有洋房、有优厚的待遇,而他却义无反顾地放弃这些,一心只想回到当时还十分贫穷落后的中国,他在驶离美国的轮船上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他的誓言,一生致力于“两弹一星”事业,把毕生所学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

 (二)在伟大精神中汲取信仰之力。每个时期都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恰恰是今天的我们需要汲取的信仰之源,今

 天,我们学习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精神,从这些可贵的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革命时期,国民党军队不仅对井冈山根据地在军事上进行“围剿”,更是在经济上进行严密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困死在井冈山,但是井冈山军民并没有被艰难困苦打倒吓倒,他们吃红糙米、南瓜汤,自力更生搞经济建设,...

篇四:最然党课信仰

题党课:信仰的力量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着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在成就面前,我们不禁思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而这些思索都指向了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信仰的力量。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很多革命先烈怀着为人民谋美好、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宏大旗帜,坚决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信仰在工作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信仰,是人类社会最奇特的字眼,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全体党员“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因此,当前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需把信仰作为根本遵循。

 一、何谓信仰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奉为自己的行为准那么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那么和看法。简洁地讲,信仰就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根本遵循。这一遵循是稳定的,相对不变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信仰,我们的工作、生活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通过对比理想、信念、信仰这三个范畴的内涵,可以更好理解什么是信仰。第一,理想。理想是对将来事物的奇特想象和期望,或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相对于信仰而言,理想是一种比较初级的精神状态。那么,在其之上是什么?在理想的支撑下,我们会明确自己的信念,因此信念超越了理想。第二,信念。信念是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对某一问题信任或有信念的一种思想状态。那么,在理想、信念之上是否就是信仰了?我们以理想、信念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信仰,因此信仰是一种更高级的精神追求。第三,信仰。信仰是对某种主见、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信任和仰慕。由此在确定程度上说,信仰统领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精神生活中最高级的状态,始终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二〕信仰的类型

  X.科学信仰 科学信仰既包括对科学的信仰,也包括对具有科学性学问的信仰。怎么理解?第一,我们有着坚持科学信仰的传统。在学校中,我们始终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工作生活中,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这表达了我们坚持科学信仰的传统,同时也说明坚持科学信仰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密不行分。

 第二,我们有着坚持科学信仰的文化传统。比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儒家文化,告知我们要遵守社会的规那么规范,要靠拼搏、奋斗实现个人价值等,这些在确定程度上表达了我们坚持科学信仰的文化传统。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科学信仰推动经济快速进展。改革开放 XX 多年来,我们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进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进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战略思想。可以说,科学技术、科技创新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由此,我们不能把科学信仰单纯地理解为对科技、对创新的一种信仰,它表达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内心中的一个传统。

 X.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宗教的人对自己所信仰的教理教义,由认同和崇拜而产生的坚决不移的信念以及全身心的皈依。在宗教问题上,我们要留意三个特殊重要的原那么:第一,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第二,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第三,不能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宗教活动。宗教信仰是一个特殊重要的问题,尽管社会上有宗教信仰的人相对较少,但宗教信仰带来的影响力不小,假如我们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文化冲突、民族矛盾,甚至会危害国家统一。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X.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们对既定的政治形态的认同,是对政治的终极关心。它包括我们对政党及其理论、政策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当前及今后,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坚持共产主义的社会进展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党信仰。这是政治信仰的基本

  要求。由此可见,政治信仰是我们今日沟通的主题,是信仰力量的一个核心。

 〔三〕信仰的实质 信仰是一种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身的反思和确证,到达对自己区分于他人、他物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他人、他物关系的意识。同时,信仰作为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具有时间的向度,是指向将来的。因此我们也明确,信仰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同现实的关系不能不是一种否认性的关系,以否认性为媒介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信仰对现实的否认,使我们不断趋于信仰。用辩证法的“否认之否认〞规律认识:通过信仰的指导,通过自我否认,否认我们现实中很多不合理性,来实现自我进展。

 二、信仰源自哪里 〔一〕信仰产生于现实 宗教信仰源自现实生活的苦难,是人对超人力量的恐惧和对理想状态的幻想。宗教信仰是信仰较为低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产生的时间比较早,可以说,在人类社会刚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宗教萌芽。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群居状态生存,共同抵挡来自自然界的种种

  威胁。但当自身无法克服这些困难时,我们就会产生宗教信仰,会把自己不具备的力量、不能实现的理想,诉诸宗教、诉诸神灵。所以说,宗教信仰产生于现实。我们对大自然的不理解,对自身认识的不深刻,对他物的妥协和屈服,形成了最初的宗教。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自身、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确定程度上弱化了宗教的力量。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我们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唯心主义存在的合理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错误。简洁地讲,不管是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有它们的局限性和合理性。那么既然唯心主义有合理之处,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呢?因为,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符合科学进展规律,同时自然科学进展也给唯物主义观点提供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明。但假如坚持唯心主义,那么会导致我们的很多想法仅停留在空想上,没有转化为现实的合理路径。这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坚持唯物主义、不主见把宗教信仰当作行为原那么的缘由。

  总之,宗教信仰产生于所处的社会进展条件,而我们今日坚持正确的政治信仰也就是源于现实、源于我国社会进展成就和社会进展历史进程。所以说,信仰是我们通过对现实的思索、通过对理论的推理和加工而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

 〔二〕信仰进展于实践 这里,我们要讲一讲马克思,这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宏大的一生中都表达了信仰的力量。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长期革命实践中建立和进展起来的。

 马克思毕业后担任《莱茵报》编辑期间遇到的现实问题,使其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在大学期间,就把大部分的学习焦点放在哲学和历史上。步入社会后就在《莱茵报》做编辑,期间遇到了在马克思思想进展史上颇为知名的“林木盗窃问题〞。XX 世纪初,贫民为了填饱肚子到森林里捡拾枯枝、采摘野果。虽然有 XXXX年《普鲁士刑法典》对擅自砍伐和盗窃树木行为的严峻惩罚,但上述事件仍有增无减。面对这种社会形势,普鲁士统治者不是从社会制度层面查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反而出台了一个更严峻的法案,将人们

  在森林里捡拾枯枝、采摘野果和其他一些仅仅违背林木管理条例的行为也升格为盗窃犯罪,给予刑事惩罚。对此,马克思写下《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责怪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森林立法观。普鲁士政府特殊气愤,马上查封了《莱茵报》。马克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懊悔,相反,他更认清了政府的丑恶,也逐步意识到思想上的认识缺乏以转变现状,要通过革命推翻落后的社会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在这一阶段,马克思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坚守这一信仰。XX 世纪 XX 年月,马克思始终从事理论商量与革命工作,通过商量资本主义经济进展规律,解读资本主义进展的内在矛盾、经济危机,总结出人类社会进展规律,进一步丰富和进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以说,在马克思的努力下,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对世界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信仰成就于事业 我们不能把信仰仅作为思想上、头脑中的一种精神追求,更要通过不断努力和拼搏,将信仰转化为造福老百姓、为国家做奉献的工作成就。我们举两个例子。

  “雷锋传人〞郭明义,XXXX 年 X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部队评为“学雷锋标兵〞。从 XXXX 年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每天提前 X 个小时上班,XX 年中累计献工 XXXXX 多小时,工友们称他是“活雷锋〞。他 XX 年来献血 X 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 XX 倍多。他为期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 XX 万元,先后资助了 XXX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郭明义的实际行动和成果表达了信仰的力量。只要坚持信仰,并持之以恒,就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守岛英雄〞王继才,XXXX 年 XX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 XXXX 年起,毅然担起保卫黄海前哨开山岛的重任。他和妻子以海岛为家、与艰苦为伴,坚持每天升起国旗,每天按时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与走私、偷渡等不法分子作斗争。XXXX 年 X 月 XX 日,王继才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后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表达了信仰的力量,实现了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三、信仰的意义 〔一〕信仰的意义

  信仰的意义是什么?信仰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信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小枫曾经这样阐述信仰,或许能够解答我们的疑问。刘小枫教授说:信仰就是毫无所惧地持有对生活的信任感,就是在挚爱与期望受到现实否认时仍旧持重挚爱与期望。它使人秉得一种超越性的心智力和感情素养,使人能超越存在的限定和损害,进入神圣的自由空间,与此同时,又使人主动地、挚情地参与生活的更新,因为信仰也是对那种面临苦难、贫乏、苦痛、自弃而无动于衷的自由感的否认。

 对于这段话,我理解有三层意思。第一,信仰是我们人生的目标与方向。信仰很抽象,好像很遥远,但通过我们对理想信念的深化、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可以渐渐地把握住。我们一旦有了信仰,生活就有了目标和方向,人生就有了明确的进展路径。

 第二,信仰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前行的动力。通过信仰对现实的否认,我们可以克服现实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这样才能趋向于信仰。也就是说,有了信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无须扬鞭自奋蹄。

  第三,信仰使我们拥有一种自我超越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行避开地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和失误。怎么办?简洁来讲一句话,就是要坚持信仰,实现自我超越。

 总之,通过刘小枫教授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信仰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二〕信仰的养成 那么,我们如今如何坚持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殊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所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增添我们信仰的力量。

 这里要明确一个基本观点,即信仰是在社会进展过程中逐步丰富、进展起来的。留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由人化文,通过人的劳动和实践,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人类文明不断进展;另一个是以文化人,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反过来又在提高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进展,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精神面

  貌、文明风气、行为规范的不断进步。而人精神层面特殊是信仰力量的提升,又推动了社会良性进展。

 下面,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我们对信仰的养成做一个简洁梳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和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而人民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一脉相承的。XX 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飞速进展和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化的矛盾中产生。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进展日新月异,而背后却表达出人道主义的缺失。面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群众,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所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立足于社会进展实际,不断深化对信仰的理解和认识,从“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再到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 XX 个词、XX 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我们提出了基本规范和要求。如今,我们对信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三〕信仰的作用 有了信仰,我们人生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就有了超越自我的力量,社会进展就有了重要支撑和重要引导。反之,我们个人、社会都会面临很严重的...

篇五:最然党课信仰

20 专题党课:信仰的力量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以“信仰的力量”为题给大家作个汇报交流。

 从哲学的角度讲,人类从一出生就会产生三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产生自然科学;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社会科学;人与自己的关系产生宗教和信仰。

 那么,什么是信仰呢?信仰就是个人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的极度信服和尊敬。从哲学的概念理解,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

 就政党的本质来说,信仰就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政党之间的区别,根本在于信仰不同。那么,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呢?马克思是这样阐述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一个把个人命运融入为全人类命运而不懈追求的信仰,即实现共产主义。

 据民政部统计,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短短的 28 年时间,牺牲的可以查到姓名的革命烈士有 370 多万。那

 么,是什么支持着先烈们面对饥寒交迫、恐吓杀戮,仍然前仆后继。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一、信仰可以让强大的对手臣服 杨靖字将军,大家熟知的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他生前和死后都受到日军的极大敬畏。当他陷入绝境时,日军派叛徒劝降,他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我们细细品味,这句话至今仍在天地间回响。它让我们触到了信仰的力量。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尸体,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在场的日本人无不受到莫大震撼。日军头目岸谷隆一郎(就是屏幕上显示的这位,时任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也就是他组织实施了对杨靖宇将军的剿杀)。据史料记载,这个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为此流了泪,长时间默默无语,“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此后,岸谷隆一郎用他的余生研究中国抗日将士的心理。研究越深入,他内心受到的折磨越大。最终在杨靖宇将军牺牲 5 年后,他在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后刨腹自杀。他在遗嘱中这样写道:“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时隔 79 年,2019 年 10 月 24 日下午,一个由伪满洲国亲历者、日本侵华老兵后代、日本大学生组成的访问团,来到吉林通化市靖宇陵园,拜谒杨靖宇将军雕像。并带来一份署名为岸谷和的“谢罪书”。

 84 岁的岸谷和,正是岸谷隆一郎的亲侄女。(屏幕上的就是)作为岸谷家的后代,谢罪以告慰靖宇将军的英灵,是她晚年的心愿。其中有这么两句话:“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起,就赞同中国革命,所以杨靖宇将军是我敬仰的国际友人”“实际上,我 20 多年前去了通化,谢罪。这次因为腿脚不便,没能来,我在日本再一次向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表示谢罪”。该信向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表示谢罪并表达敬仰之意。同时对日中友好、构建世界和平秩序提出殷切期望,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二、信仰可以升华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两件并列在一起的书信展品,一封是丈夫写给妻子的遗书,一封是妻子写给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的遗嘱。

 照片上的就是这两封信的主人:革命烈士陈觉、赵云霄夫妇。牺牲时,陈 25 岁,赵 23 岁。夫妇从苏联回国,在湖南从事地下活动,不幸被捕。陈觉很快被杀害,赵云霄因有孕在身,刑期推到分娩后。孩子出生后,她只要发表脱党声明,就可出狱,但她决不叛党,最终被杀害。临刑前,赵云霄给孩子写了一封信,时隔近百年,今天我想摘一段给大家读读:

 启明我的小宝贝:

 启明是我们在牢中生了你的时候为你起的名字,你是民国十八年

 正月初二日生的,但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有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小宝宝!母亲不能抚育你长大,我所给你的纪念只有像片和衣物及一金戒指,你可作一生的惟一的纪念品!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多说了。血泪而书成。望你好好读书,好好长大成人,才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 这是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一位临刑前的母亲涕泪写给出生不久的孩子遗书。

 大家看屏幕上这张使无数国人为之泪目的油画,正是赵云霄烈士临刑前最后一次给孩子喂奶。

 我们很难想象,是怎样的信念,使这个只有 23 岁的女共产党员体内蕴藏着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一个母亲来说,还有什么比哺育自己的儿女更重要的!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信仰可以让人变得无坚不摧!信仰可以让人变得无所畏惧!正如陈觉烈士牺牲前给爱妻赵云霄的遗书中所说:“谁无父母,谁无儿女……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 今天读来,仍然惊天撼地。

 三、信仰缺失可以让一个民族失去方向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作品里,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这一时期,国人给孩子取名,大都是狗剩、狗蛋、二赖、翠花等等,而同一时期日本人的名字却是伊藤博文、宮崎滔天、大竹英雄等。当然,我们也调侃日本人的名字,什么井上了、树下了,好像日本人就没有一个是在房子里生的。但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日本通过 1868 年的明治维新,其国人思想和精神都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也就促成其综合国力迅速跻身于世界经济、军事强国之列。大家看看,从 1840 到 1949上百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国人东躲西藏、颠沛流离,为了保命逃命,连个响亮的名字都不敢起,还有什么信仰可言。因为苦难而失去了信仰,因为缺失信仰而带来了更多的苦难。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不难理解 2 个日本兵可以管辖一个县的事情!

 改革开放后,有段时间我们有很多人是信仰破灭的。有段子说,中国人从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中认识了石蜡,从火腿中认识了敌敌畏,从鸡蛋中认识了苏丹红,从牛奶中认识了三聚氢胺等等;还有大家熟知的 2011 年广州小悦悦事件引发的国人大讨论,年仅两岁的女童七分钟先后三次被车碾压,从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再有贪腐问题,老祖先早就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古训,可是,我们一大批党员干部却全然忘了这个道理。这是什么?是信仰的缺失!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主义肆意横行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诸神退场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充斥

 竞争的时代。物质主义让欲望成了真理;诸神退场让人精神迷茫,倍感孤独;竞争有时甚至恶化了人际关系,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生活,日渐忘记生活的目的,忘记生命的意义,忘记志向与梦想,甚至迷失了自己的信仰。

 国防大学刘亚洲上将曾说,“信仰一旦崩溃,比不曾有过信仰更加糟糕,就像文明一旦崩溃,比不曾有过文明还要糟糕一样。”精神危机是最根本的危机,无精神是无道德的体现,无道徳是无信仰的体现,道德的源头是信仰。它会使一个民族自信强大,也可以使一个民族迷失前行的方向!

 一种虔诚的信仰,是一种融入他们生活里的精神追求。去过藏区的人,大多会被藏族同胞虔诚的朝圣所感动,心灵为之震撼,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一路匍匐叩拜,他们用自己身体的长度来丈量心中的信仰,甚至把死在朝圣的路上作为一种荣耀。不得不让人为之动容。

 结论: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深刻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水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的不竭力量源泉。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动摇,锲而不舍把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各位领导,同志们,有了信仰,青春才不会无处安放:有了信仰,

 人生才不会随波逐流;有了信仰,理想才不会被迷雾遮挡。我们普通党员,就是要把忠诚于党作为一生坚定不渝的信仰,把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作为最重要的人生信条,爱岗敬业、勤勤恳恳,用忠诚燃烧生命之火,用信仰筑就生命之魂!

篇六:最然党课信仰

:信仰的力量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在成就面前,我们不禁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而这些思考都指向了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信仰的力量。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无数革命先烈怀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信仰在工作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信仰,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字眼,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全体党员“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因此,当前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信仰作为根本遵循。

 一、何谓信仰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简单地讲,信仰就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根本遵循。这一遵循是稳定的,相对不变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信仰,我们的工作、生活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通过对比理想、信念、信仰这三个范畴的内涵,可以更好理解什么是信仰。第一,理想。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或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相对于信仰而言,理想是一种比较初级的精神状态。那么,在其之上是什么?在理想的支撑下,我们会明确自己的信念,因此信念超越了理想。第二,信念。信念是自己认

 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对某一问题信任或有信心的一种思想状态。那么,在理想、信念之上是否就是信仰了?我们以理想、信念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信仰,因此信仰是一种更高级的精神追求。第三,信仰。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敬仰。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说,信仰统领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精神生活中最高级的状态,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二)信仰的类型 1.科学信仰 科学信仰既包括对科学的信仰,也包括对具有科学性知识的信仰。怎么理解?第一,我们有着坚持科学信仰的传统。在学校中,我们一直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工作生活中,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这体现了我们坚持科学信仰的传统,同时也说明坚持科学信仰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密不可分。

 第二,我们有着坚持科学信仰的文化传统。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儒家文化,告诉我们要遵守社会的规则规范,要靠拼搏、奋斗实现个人价值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坚持科学信仰的文化传统。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科学信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们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一直秉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战略思想。可以说,科学技术、科技创新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由此,我们不能把科学信仰单纯地理解为对科技、对创新的一种信仰,它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内心中的一个传统。

 2.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宗教的人对自己所信仰的教理教义,由认同和崇拜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全身心的皈依。在宗教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三个非常重要的原

 则:第一,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第二,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第三,不能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宗教活动。宗教信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尽管社会上有宗教信仰的人相对较少,但宗教信仰带来的影响力不小,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文化冲突、民族矛盾,甚至会危害国家统一。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们对既定的政治形态的认同,是对政治的终极关怀。它包括我们对政党及其理论、政策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当前及今后,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坚持共产主义的社会发展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党信仰。这是政治信仰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政治信仰是我们今天交流的主题,是信仰力量的一个核心。

 (三)信仰的实质 信仰是一种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身的反思和确证,达到对自己区别于他人、他物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他人、他物关系的意识。同时,信仰作为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具有时间的向度,是指向未来的。因此我们也明确,信仰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同现实的关系不能不是一种否定性的关系,以否定性为媒介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信仰对现实的否定,使我们不断趋于信仰。用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认识:通过信仰的指导,通过自我否定,否定我们现实中很多不合理性,来实现自我发展。

 二、信仰源自哪里 (一)信仰产生于现实 宗教信仰源自现实生活的苦难,是人对超人力量的恐惧和对理想状态的幻想。宗教信仰是信仰较为低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产生的时间比较早,可以说,在人类社会

 刚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宗教萌芽。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群居状态生存,共同抵御来自自然界的种种威胁。但当自身无法克服这些困难时,我们就会产生宗教信仰,会把自己不具备的力量、不能实现的理想,诉诸宗教、诉诸神灵。所以说,宗教信仰产生于现实。我们对大自然的不理解,对自身认识的不深刻,对他物的妥协和屈服,形成了最初的宗教。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自身、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宗教的力量。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我们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唯心主义存在的合理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错误。简单地讲,不管是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有它们的局限性和合理性。那么既然唯心主义有合理之处,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呢?因为,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同时自然科学发展也给唯物主义观点提供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明。但如果坚持唯心主义,则会导致我们的很多想法仅停留在空想上,没有转化为现实的合理路径。这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坚持唯物主义、不主张把宗教信仰当作行为原则的原因。

 总之,宗教信仰产生于所处的社会发展条件,而我们今天坚持正确的政治信仰也就是源于现实、源于我国社会发展成就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所以说,信仰是我们通过对现实的思考、通过对理论的推理和加工而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

 (二)信仰发展于实践 这里,我们要讲一讲马克思,这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伟大的一生中都体现了信仰的力量。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长期革命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毕业后担任《莱茵报》编辑期间遇到的现实问题,使其确立了共产主义信

 仰。马克思在大学期间,就把大部分的学习焦点放在哲学和历史上。步入社会后就在《莱茵报》做编辑,期间遇到了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颇为有名的“林木盗窃问题”。19 世纪初,贫民为了填饱肚子到森林里捡拾枯枝、采摘野果。虽然有 1826 年《普鲁士刑法典》对擅自砍伐和盗窃树木行为的严厉处罚,但上述事件仍有增无减。面对这种社会形势,普鲁士统治者不是从社会制度层面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反而出台了一个更严厉的法案,将人们在森林里捡拾枯枝、采摘野果和其他一些仅仅违反林木管理条例的行为也升格为盗窃犯罪,给予刑事处罚。对此,马克思写下《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谴责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森林立法观。普鲁士政府非常气愤,立刻查封了《莱茵报》。马克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后悔,相反,他更认清了政府的丑恶,也逐步意识到思想上的认识不足以改变现状,要通过革命推翻落后的社会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在这一阶段,马克思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坚守这一信仰。19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一直从事理论研究与革命工作,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解读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经济危机,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以说,在马克思的努力下,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信仰成就于事业 我们不能把信仰仅作为思想上、头脑中的一种精神追求,更要通过不断努力和拼搏,将信仰转化为造福老百姓、为国家做贡献的工作成就。我们举两个例子。

 “雷锋传人”郭明义,1980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部队评为“学雷锋标兵”。从 1996 年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每天提前 2 个小时上班,15 年中累计献工 15000多小时,工友们称他是“活雷锋”。他 20 年来献血 6 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 10 倍多。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 12 万元,先后资助了 180 多名特困生,而

 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郭明义的实际行动和成绩体现了信仰的力量。只要坚持信仰,并持之以恒,就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守岛英雄”王继才,2003 年 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 1986 年起,毅然担起守卫黄海前哨开山岛的重任。他和妻子以海岛为家、与艰苦为伴,坚持每天升起国旗,每天按时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与走私、偷渡等不法分子作斗争。2018 年 7 月 27日,王继才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后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体现了信仰的力量,实现了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三、信仰的意义 (一)信仰的意义 信仰的意义是什么?信仰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信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小枫曾经这样阐述信仰,或许能够解答我们的疑问。刘小枫教授说:信仰就是毫无所惧地持有对生活的信赖感,就是在挚爱与希望受到现实否定时仍然持重挚爱与希望。它使人秉得一种超越性的心智力和感情素质,使人能超越存在的限定和伤害,进入神圣的自由空间,与此同时,又使人积极地、挚情地参与生活的更新,因为信仰也是对那种面临苦难、贫乏、痛苦、自弃而无动于衷的自由感的否定。

 对于这段话,我理解有三层意思。第一,信仰是我们人生的目标与方向。信仰很抽象,好像很遥远,但通过我们对理想信念的深化、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可以慢慢地把握住。我们一旦有了信仰,生活就有了目标和方向,人生就有了明确的发展路径。

 第二,信仰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前行的动力。通过信仰对现实的否定,我们可以克服现实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这样才能趋向于信仰。也就是说,有了信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无须扬鞭自奋蹄。

 第三,信仰使我们拥有一种自我超越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

 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和失误。怎么办?简单来讲一句话,就是要坚持信仰,实现自我超越。

 总之,通过刘小枫教授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信仰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二)信仰的养成 那么,我们现在如何坚持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所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强我们信仰的力量。

 这里要明确一个基本观点,即信仰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丰富、发展起来的。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由人化文,通过人的劳动和实践,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另一个是以文化人,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反过来又在提高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的不断进步。而人精神层面特别是信仰力量的提升,又推进了社会良性发展。

 下面,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我们对信仰的养成做一个简单梳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和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而人民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一脉相承的。19 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和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化的矛盾中产生。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而背后却体现出人道主义的缺失。面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所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

 为党的根本宗旨。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深化对信仰的理解和认识,从“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 12 个词、24 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我们提出了基本规范和要求。现在,我们对信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三)信仰的作用 有了信仰,我们人生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就有了超越自我的力量,社会发展就有了重要支撑和重要引导。反之,我们个人、社会都会面临很严重的问题。2012 年 11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

篇七:最然党课信仰

21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党课专题讲稿(3 篇)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党课专题讲稿 1

  10 月 21 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多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论断!

  我不由想起那首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诗:“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生活如此,革命更是如此。因为拥有共同的信仰,一大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才会坚定无悔地追随着中国共产党;因为拥有坚定的信仰,数万红军才能在围追堵截中屹立不倒、在冰天雪地里宁折不弯,“万水千山只等闲”,最终“三军过后尽开颜”。

  曾经有这样一种观点:长征就是不断往前走,走着走着最后走到了陕北,也就走出了所谓的长征。持这种观点的人,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就是将长征抽象化了。是的,长征是不断地往前走,但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往前走,而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战略转移;长征走的也绝非坦途,不但需要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还需要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更需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根植于内心的共同理想信念,如何能数万人步调一致、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

 时间如白驹过隙,80 年好似弹指一挥间。但长征故事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长征精神依然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80 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新长征路是什么?用总书记的话说:“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实现伟大的理想,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我们面前依然有“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依然有“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依然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依然需要我们保持理想信念坚定,“风雨如磐不动摇”。

  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精神永远在路上。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要践行“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党课专题讲稿 2

  闽西是中央苏区核心区,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硝烟早已散去,精神的力量永存。

  两处地点,印象深刻。

  长汀县中复村,是红九军团的长征出发地。那里的一座木质廊桥上,至今还留着当年红军征兵的等高线。“人比枪高当红军”,中复村一带,2000 多名闽西子弟曾经从那条线走过,步履铿锵,绝大多数只留下永远的背影。

  长汀县濯田镇,烈士的名字刻满了纪念馆整整一面墙。镇里的同志介绍,在册烈士***名,大部分参加了红 34 师,几乎都长眠在湘江之畔。

  遗迹无言,力重千钧。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苏区人民的无私支持和巨大牺牲,来自于党和人民军队的休戚与共,血肉相连。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初心就镌刻在那条生命等高线上,在那面烈士

 纪念墙上,在“半条被子”的细节里,在无数生死与共、守望相助的故事中。

  “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即便革命暂时遭遇低潮,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仍然是“誓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毅然决然,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乐观豪迈。军旅作家王树增在《长征》一书中动情地写道:“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何等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新长征,我们再出发。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党课专题讲稿 3

  坚定的信仰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真正静下心来,逐条逐句学党章党规,原原本本学系列讲话;坚定的信仰源于火热的实践,要自觉对照“四讲四有”标准检身正己、躬身实践,把铿锵誓言转化为具体行为

  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只要时刻保持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原则、无私无畏,我们就能勇挑重任、开拓创新,当好时代的“劲草”和“真金”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深刻总结了我们党 95 年的光辉历程,面向全党吹响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时代号角,内容丰富、思想深邃,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组工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使讲话精神在组织工作中落地生根。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坚守。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论语颜渊》中,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意思是在其位不能疲倦懈怠,执行政令要忠诚尽力。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坚守,既要有“居

 之无倦”的敬业精神做支撑,更要有“行之以忠”的不离不弃葆本色。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有矢志不渝的精神支柱和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坚定的信仰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真正静下心来,逐条逐句学党章党规,原原本本学系列讲话,切实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理解真谛,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的信仰源于火热的实践,要自觉对照“四讲四有”标准检身正己、躬身实践,把铿锵誓言转化为具体行为,把律己要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同学党章党规结合起来,理解吃透党章、升华信仰自觉,对照条例查距、校准行为之标;要同学系列讲话结合起来,学深吃透精神、掌握基本原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向中央看齐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自觉性;要同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结合起来,认真地学,务实地思,扎实地做,努力在破解改革难题、推进科学发展中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有“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敢于担当要有“苟利社稷”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更要有“不顾其身”带头冲锋的魄力。要坚持实事求是,对中央的决策部署必须有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对省情特点必须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把上级精神吃透,把基本情况搞准,做到担当有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突发之事、棘手之事,既要敢于迎难而上,更要冷静沉着思考,做到担当有勇气。要坚持统筹推进,对每一件事情都要进行通盘考量,不谋不做、先谋后做、谋定再做,做到担当有方法。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只要时刻保持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原则、无私无畏,我们就能勇挑重任、开拓创新,当好时代的“劲草”和“真金”。今年是市县乡换届之年,组织部门必须肩负起选贤任能的责任担当,全面落实中央对换届工作的部署要求,因地制宜制定符合青海实际的换届政策和人事安排方案,科学指导换届工作,努力实现“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

 子、换出好面貌”的目标任务。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有“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的情怀。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云:“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意思是惭愧自己所处地位太高却未能顾及百姓的安康。作为领导干部,“居处崇”更应“斯民康”。感情上必须贴近群众,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以感恩之心、公仆之责对待群众,经常换位思考、常想百姓所需。工作上必须依靠群众,无论是创新加强党的建设、还是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发展,都要把广听民意作为必经程序,多听不同的声音、反对的声音、批评的声音,真正把调查研究、听取民意作为我们正确决策、严以用权的“导航仪”。作风上必须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走访,带头结对认亲帮扶,积极解决好群众最为急盼的“头痛事”和最有怨言的“闹心事”。抓住市县乡换届的重要契机,以党建促脱贫攻坚,突出配强贫困县领导班子,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做好乡镇换届,着力加强贫困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扎实推进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提升,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把村班子、党员队伍带强,帮助理清工作思路、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发展能力,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有“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的自律。唐代诗人吴叔达在《言行相顾》中写到:“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意思是树立志向要以誓言为根本,修养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导。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言为本”才能带头明底线、知敬畏、守规矩,“行乃先”才能做表率、当榜样、树威信。要严以正己,模范遵守党规党纪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初。要严以克己,牢记“禁微则易,救末者难”的道理,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要严以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要认真落实“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要

 求,大力发扬“安专迷”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严格执行组工干部“十严禁”等纪律规定,引导广大组工干部不断巩固“红线”意识、强化“底线”思维,铸牢甘为人梯的信念,塑造锤炼“绝对忠诚、公道正派、担当奉献、务实创新”的青海组工精神。

推荐访问:最然党课信仰 党课 信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协多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1024252号-1